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时空逻辑
2020年06月18日 06: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6月18日总第1950期 作者:张勇锋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具有强烈而鲜明的时空逻辑。从时间维度看,百余年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无产阶级领导人关于新闻传播活动的思想论述呈现出赓续不断、一脉相承的历时性;同时,这种历时性又内含着与时俱进的理论和实践品格。从空间维度看,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背景,具有跨地域、跨文化的特性,具备了广阔而开放的空间视野。

  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学实践中,准确认识并把握其时空逻辑,对于新闻院系的学生学习、内化和实践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至关重要。

  经纬交织 回归原典

  历时性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时间逻辑的核心表征。沿着历史长河溯源而上,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形成是一个历史的和历时的长期过程,这一过程经历了马克思恩格斯创始奠基、列宁继承发展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丰富创新三个重要历史阶段。

  新闻院系的青年学生思想活跃,对于社会热点、新闻舆论、数据信息更具敏锐嗅觉,但历史感有所欠缺,这种时间维度上的模糊乃至欠缺,使他们对具有深厚历史脉络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缺乏基本的感受和认知,往往停留在肤浅的一般性理解层面。因此,在教学方式上需要注重“时间线”与“内容线”的“经纬交织”,以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原典意识。在“时间线”上,应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时间逻辑鲜明体现于课程教学的总体设计之中,即沿着从马克思恩格斯开始,经过列宁,到中国共产党各个历史时期领导核心这样一条主导脉络,围绕他们的政治斗争和革命与建设活动,结合重要历史事件和主要革命报刊的存亡发展,选读各个历史时期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和领导人的经典新闻传播著述。在“内容线”上,按专题对选读原典进行分门别类。如传媒的性质和任务、传媒工作的原则和策略、新闻出版自由、对资产阶级新闻业的批评、新闻职业伦理等,引导学生探究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和继承发展,从原典文本的真实语境中体悟和领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原理。

  基于时间逻辑的“经纬交织”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在教师带领下重返历史,回归原典,在演进脉络上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有基于历史纵深感的整体把握和认识,使课程教学有了坚实的历史唯物主义基础。在内容节点上,精选细读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经典文献,又使得学生在具备科学历史观的前提下,回归文献的历史语境和本真涵义,澄清各种似是而非的错误认识。

  熟悉国情 慎思笃行

  国情指的是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的基本性质及其所处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情况。国情具有历史与现实、时间和空间多维交织的特点,而这一特点,正是澄清学生关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各种认识误区的“总开关”。

  我们必须以国情为背景,在历史坐标上就根本问题正本清源。从人类新闻发展史看,自由主义新闻体制并非世界新闻体制的唯一选择,社会主义新闻体制同样是人类对自身新闻传播活动以及新闻文化的多元化探索成果之一,作为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有必要切实了解和掌握。在此认识基础上,教学实践应重点把握好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这一中心环节,充分精讲延安时期以《解放日报》改版为中心的党报理论的形成过程及其内涵与历史逻辑,使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历史过程在学生头脑中形成脉络清晰的真切映像。进而对中国的新闻事业选择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历史必然性产生更为深刻的认识和认同。

  时间逻辑中的国情毕竟是抽象的,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学中还必须把握好其空间逻辑,让学生走出教室,亲手触摸中国革命的历史现场,亲身体验基层中国的广袤田野。笔者所在学院每年都要组织师生赴延安革命纪念馆、延安新闻纪念馆以及梁家河知青旧址等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实践基地,进行为期一周的参观、学习和采访。这将新闻史论课堂回归到新闻历史现场,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国共产党艰苦卓绝的伟大历程,感受“一切为了人民”的初心使命,强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认同和理论自信。与此同时,学院每年暑期都要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将国情教育和新闻实践教育融为一体。基层社会的实际情境深刻地触动着新闻学子,也触发着他们对于国情、社情、民情以及自身新闻使命的思考。

  紧跟时代 把脉问题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时间逻辑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随着时代发展而不断与时俱进的。如何保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之树常青,提升其面对各种时代问题的专业解释力,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课程教学中必须面对的挑战。

  当前飞速变化的传播生态,使得学生总能在课堂上提出很多问题,有的甚至十分尖锐。这些问题是时代发展在学生思想上的各种折射,更是引导学生学习和领悟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良好契机。作为任课教师,对这些问题不能含糊其辞,尤其对关涉是非原则的问题更不能绕道回避,必须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知识正面回应,在时代情境中把脉问诊,释疑解惑;做到以理服人,以趣悦人,和学生一起探究和领会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理论自洽性和解释力。

  在具体教学中,一方面可以带领学生重返理论经典,让学生吃透其原理精神,掌握好解剖问题的理论工具。另一方面,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时代情怀,追踪当前传播、技术与社会的时代特征,以学生感兴趣、分歧多的最新问题为抓手,通过对案例的精讲剖析,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各种专业和社会问题。这样,可以更好地“桥接”起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经典理论的历史内涵与现实生机,使学生更为信服地领略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与时俱进的科学内涵和理论魅力。

  视接中西 明辨互鉴

  马克思主义新闻观起源于西方,而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则是一个由西而中的本土过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形成历史的这一空间逻辑要求,在其教学实践中必须具备连接中西、开放包容的国际视野。

  我们既要认识到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作为科学真理对于中国实际的普适性,又要充分认识到毛泽东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对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国化的创造性理论贡献。我们既要认识到中西方政治意识形态的根本区别,又要从人类新闻文化的共通性出发,对中西方新闻业客观对待,明辨互鉴。在当前全球化的背景下,对于青年学生真学、真懂、真信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尤为重要和必要。

  在评价西方新闻理论时,如果仍然用“虚伪的”“赤裸裸的”“遮羞布”这些传统的批判话语,已经很难再让当代青年学生信服。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学中应当避免简单机械的二元价值论,借鉴比较新闻学的理论框架,在中西新闻学之间进行客观理性的区别与互鉴。比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中的舆论引导与西方的议程设置、以人民为中心的观念与西方传播学的受众研究转向等原则、理念与理论之间,究竟存在着怎样的联系,又有着怎样的本质区别。

  在以国际视野区别互鉴的同时,还要突出中国新闻传播独有的“地方性知识”,增强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专业归属和理论自信。比如,中国倡议的“共商共建共享”“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全新的理念,是对西方以单向控制为目标的功能主义传播范式的根本性突破,为与西方传播研究展开理论对话、重拾传播学的“想象力”提供了新的契机。对学生而言,在中西比较的空间视野之下,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学不再是囿于孤立系统的自说自话,而成为了与西方理论相互参照、进而凸显自身主体性和生机活力的思想展演。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