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逻辑
2020年08月07日 08:3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8月7日第1984期 作者:符海平

  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它表征着人类智慧和道德进步的现实状态。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神文明建设的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地回答了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精神文明、怎样建设精神文明”这个根本性问题,对于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践提供了根本遵循和重要指引。

  正确处理与物质文明的关系是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基础,也是精神文明建设过程中无法回避的一个基本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辩证的、全面的、平衡的观点正确处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 精神文明是人们改造主观世界的活动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它不可能脱离人的物质生产实践。改造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的活动是辩证统一的。对应于这两种活动的两种文明形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二者的关系也是辩证统一的。一方面,物质文明建设为从事文化、艺术、道德等精神文明建设创造物质保证和实践前提,决定着精神文明建设的层次和水平。另一方面,精神文明建设有助于规范物质文明建设的正确方向,为其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先进的科学文化、坚定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情操、积极的价值追求将极大地提高人们的技能、激发创造热情,凝聚起从事物质文明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从而促进物质文明的发展。因此,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要辩证地平衡同物质文明建设的关系,实现二者的和谐、均衡发展。

  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指引。核心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本质、最核心的要素,决定了文化的性质和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非常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蕴。“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展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和合”理念与家国情怀;“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的社会治理理念和人文追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传承了中华传统人文精神和修身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承继了中华优秀传统智慧精髓,而且彰显了时代精神追求,是时代精神的理性表达,承载着新时代国家、社会和个人整体发展的价值指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对价值追求的高度凝练,它极其精炼地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一种什么样的社会、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根本性问题。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追求的价值旨趣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整体目标具有高度契合性,二者具有价值同构性。它不仅可以引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且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着力点。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应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紧密融合,塑造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为实现中国梦提供共同的价值指引。

  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作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动力。思想道德建设是精神文明建设的灵魂,决定着精神文明的性质和方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的道德传承,彰显了中华文明成果显著的创造力。《左传》中“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强调人生的最高境界是树立德行。《礼记·大学》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强调着眼于至善的君子人格之培育。“人德共生”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质,这也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道德是人的立身之本,是构筑人的精神家园的内在因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基因,是民族安身立命、凝聚共识认同、不断前行的强大动力,是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因此,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要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使人们“明大德、严公德、守私德”,具备家国情怀、理想信念、责任担当,为中华民族不断前行提供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

  以促进人民福祉作为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实践目标。“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价值追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战略部署充分彰显了对“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新时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真正发挥凝心聚力的重要功能,同样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理念,增进广大人民的福祉。在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美好生活需要不仅包括物质方面的满足,而且包括精神方面的需求。随着社会文明不断发展,人们的精神性需求的层次不断提升,类型日益多样化。这就要求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契合人民的需要,以个性化和多样化的要求塑造人,使人民群众德、智、体,以及知、情、意诸方面健康、和谐发展,充分彰显人的主体性,真正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广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