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分类影响群体决策行为
2020年08月06日 09:2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8月6日第1983期 作者:毕晓燕 邓敏 陶云

  决策在我们的生活中必不可少,但在一些情况下,特别是对于复杂的决策问题,不仅涉及多目标、不确定性、时间动态性、竞争性,而且个人的能力已远远达不到要求,这时就需要发挥集体的智慧,由多人参与决策分析。为此,群体决策因其特有的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多决策者的认同并日益受到重视。同时,群体决策的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那么,是什么因素影响群体决策呢?其中必不可少的一个因素就是社会分类。

  社会分类是根据需求、自我认同、价值观等将群体分为两个或两个以上类别的过程,例如黑人和白人、男人和女人。由于社会分类从社会上改变了人们作为个体所拥有的一些特征,由此可以看出在作出群体决策时,人们会自觉地将自己划入某一个群体,即“内群体”和“外群体”。因此在分配资源和对群体作评价时,内群体的成员往往会分配更多的资源给自己的群体,同时也会对自己所属群体作出更多正面、积极的评价,而对外群体则产生排斥心理。因此,了解不同分类条件下群体决策的特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管理群体从而作出有益的决策。

  选取80名在校大学生参与本次实验。选取标准为右利手、无红绿色盲、视力或矫正视力正常,且未参与过类似的实验。实验准备阶段运用Nalbandov已创编好的群体情境事件材料,并设计E-prime实验程序呈现群体情境事件材料。社会分类利用假想民族的方式来实现。具体实验采用2(假想民族:Garme族,Honky族)×3(决策框架:支持、反对、防御)的混合实验设计。实验过程中,每一对被试按照抓阄的方法来得出所扮演的民族成员角色,然后进入正式实验。实验流程为:“+”注视点(居中呈现,时限1000ms)→事件决策→行为反馈→收益反馈。在被试仔细阅读完每一个无呈现时限的事件后,作出“反对”“支持”“防御”三类行为选择,对应地按数字键1、2和3进行记录,直到完成所扮演民族的全部群体事件决策。

  实验程序记录被试行为决策频次,作为本实验因变量。在实验数据处理过程中,剔除不完整、实验过程中出现错误的试次,最终获得有效数据78份。计算群体情境事件行为决策分数:分别计算24个群体情境事件决策中被试选择反对、支持、防御三种行为的频次,作为三种群体行为决策指标。实验结果分析如下。

  通过对不同假想民族的行为决策指标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假想民族和行为决策的交互作用不显著,说明在作决策时,群体决策行为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而行为决策指标主效应显著,通过对行为决策指标进一步LSD统计分析得到结果,支持行为指标(M=12.02,SD=3.25)大于反对行为指标(M=6.45,SD=2.83)和防御行为指标(M=5.57,SD=3.03)。通过对内、外群体行为决策指标进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得到结果内、外群体行为决策指标主效应均显著。内群体行为动力指标多重均值比较显示,支持行为指标(M=7.35,SD=2.25)显著大于防御行为指标(M=2.04,SD=1.59)和反对行为的指标(M=2.61,SD=2.07),而防御行为指标和反对行为指标之间无显著差异;外群体行为动力指标接近边缘性显著,进一步分析发现,支持行为指标(M=4.67,SD=2.17)大于防御行为指标(M=3.54,SD=2.07)和反对行为决策指标(M=3.82,SD=1.59),而防御行为指标和反对行为指标之间无显著差异。结果说明,个体在作行为决策时,存在对内群体行为决策的偏向和反对外群体的行为决策行为。

  本研究探讨社会分类条件下群体事件行为决策特点,发现在总体上决策具有一致的偏向,存在内群体偏向和反对外群体的决策特点,个体支持本民族的决策行为显著高于支持外民族的决策,反对和防御外民族的决策行为显著高于反对、防御本民族的行为。具体而言,也就是在民族分类条件下,即使人们相互不认识,在作决策时依然会分给自己群体更多资源,并给予正向、积极的评价,而对外群体则会分配较少资源并且给予负面评价。

  据此我们可以推测,进行社会分类后,即使这种身份是表面的、短暂的,进行决策也会得到同样的结论。总而言之,利用社会分类加工处理信息对于人类简化世界、认知世界有着重要作用。通过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成员与群体的同质性等模式,人们会自觉地运用性别、民族、年龄等社会分类完成来自刻板印象影响下的自我分类,之后人们会根据认同感、归属感将自己所在群体称为“内群体”,将相对的群体称为“外群体”,并且通过不断努力使得与内群体的相似度越来越高,在作决策时往往会产生“内群体偏好”。这样的支持偏向性决策,常常使群体作出不理性的选择,由此我们可以通过干预社会分类、混淆分类等方法来促进群体决策。

  (本文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民族双语者的认知控制”(31660282)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