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2020年11月03日 09:4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11月3日第2039期 作者: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治理问题日趋复杂多变,对国家治理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国家治理亟须创新。

  第一,治理效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目标所向。党的十九大指出,新时代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一个国家制度是否有效、能否达到既定目标,取决于该国的治理体系是否健全、治理能力是否完善。国家治理体系是在党的领导下管理国家的制度体系,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国家治理能力则是通过国家制度体系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保障社会稳定有序发展的能力,是以国家制度体系为基础开展治理实践的过程。制度体系并非静止之物,其生命力在于执行和运转。好的国家治理体系有利于提高国家治理能力,而高水平的国家治理能力也有利于充分发挥国家治理效能。国家治理效能是国家治理体系所蕴含的积极作用以及在治理过程中取得的效力、效果的总和。只有不断完善我国治理体系的协调性和整体性,才能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进而将制度优势有效转化为治理能力,实现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协同发展的国家治理效能。

  第二,制度优势: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基础所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制度体系,经过近百年革命、建设、改革的过程,不断发展创新而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具有强大生命力和巨大优越性,为我国国家治理体系的建立、治理能力的发挥、治理效能的实现打下了坚实基础。

  党的全面领导的领导体制优势。首先,领导体制优势建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有力的领导根基上。党的领导制度使中国这艘巨轮得以拥有优质的“方向盘”和“发动机”。其次,领导体制优势表现在各级党组织和党员肩负使命勇于担当的强大战斗力中。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乃至全国人民中的先进分子组成的先锋队,“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每个党员应遵循的基本宗旨。

  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优势。首先,“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确立了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奋斗目标,并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确立为党的根本宗旨。其次,“以人民为中心”是治国理政的实践之源。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并致力于将民之所盼转化为政之所向,在治国理政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实现人民群众的全局利益、长远利益和根本利益,用实践证明了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以人民为中心”的本质属性。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组织协调优势。首先,完善的制度体系为资源聚集奠定了制度前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一套严密完整的科学制度体系,包括党的领导和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军事、外事等各方面制度,是兼具十三个方面制度优势并在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历史性成就”的制度体系。其次,五级行政体制为组织协调构建了制度框架。我国行政区域划分为中央、省、市、县、乡五个层级,各级、各地区、各部门的工作都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将各地、各级资源统一聚合、集中力量办大事。

  第三,治理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实践所为。当今世界局势复杂多变,新问题、新风险、新危机层出不穷。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解决新问题、抵御新风险、化解新危机必须走创新之路,通过创新治理思路和制度构架、协调两大基本关系,将我国制度优势持续转化为治理效能,惠及全国人民。

  明晰我国治理体系制度层次,创新制度构架。首先,纲举目张,牢牢把握根本制度。只有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的根本制度,其他制度才能找准方向、凝聚力量,在根本制度的引领下朝着既定方向与根本制度同向同行。其次,条修叶贯,坚决执行基本制度。基本制度是我国在和平发展时期和发展常态下维持社会秩序稳定、社会治理有效、社会体系正常运转的根本保证,必须坚定不移地执行。再次,因时就势,积极落实重要制度。在坚定根本制度、坚持基本制度的前提下,审时度势,根据不同情境设定阶段性重要制度,是解决问题、实现阶段性目标的首选路径。

  协调两大基本关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治理理念。在治理过程中,要将理念转化为实践,实践落实为效能,应处理好国家与社会、政府与市场两大关系。首先,要处理好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要积极培育多元治理主体的参与机制,重视社会组织的作用,发挥不同利益主体的积极性。通过互利合作、民主协商等方式,实现国家治理与社会调节、基层自治、公民参与的良性互动。其次,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为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就要不断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要发挥“有效市场”资源配置的优势,又要发挥“有为政府”宏观调控的功能。一方面,应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逐步开放公共服务市场,通过政府购买服务、健全激励补偿机制等多种办法,提高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领域的资源配置效率。另一方面,政府要通过不断深化自身改革,形成科学有效的治理模式。

  (摘编自《理论与评论》2020年第4期,原题为《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治理创新理路探析》)

  (作者单位: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西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张月英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