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青年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2021年08月03日 09:5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8月3日第2221期 作者:魏荣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注重思想建党、理论强党,是我们党的鲜明特色和光荣传统。青年是社会最有生机活力的力量,面向青年积极传播、宣传、践行马克思主义,以理论武装增强青年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才能使其成为有担当有作为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

  理论武装是增强青年志气、骨气和底气的精神滋养。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青年人在大量救亡图存的思想潮流和主义理念中比较、甄别,最终锚定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磐石,满怀爱国热情和对真理的追求走上革命道路,用鲜血和牺牲建功于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经实践检验不断深入人心,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在学校和宣传领域逐步走向制度化,浓厚的理论武装氛围引导青年投身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建功于创造一个新世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青年人面对全球化的文化交汇和思想交锋,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认识和分析问题,拨开意识形态领域的迷雾,坚守科学社会主义方向,秉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为人先等党的优良传统,建功于中国跨步追赶时代的改革大潮。新时代的青年充分共享改革成果,坚定了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站在了接续中华民族强起来的伟大事业建设的前列,建功于开拓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时代伟业。

  理论武装是增强青年志气、骨气和底气的思想保障。理论武装能推动青年知情意行统一,淬炼人格品质,锻造精神气度,从而激发青年以昂扬奋斗的志气、挺立脊梁的骨气和厚积薄发的底气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志气就有积极成事的决心和勇气。当前,我们正处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历史时期,党的创新理论以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目标、推翻旧世界和建立新世界的实践品质、矢志追求和创造美好生活的人民情怀,强烈激发着青年人用奋斗的青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增添动力的志气。有骨气就有刚强不屈、自尊自强的气节。无论是争取民族独立,还是迎战各种风险和挑战,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守初心使命,探索形成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彰显出勇于斗争、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风骨气概,不断激励着青年做有骨气的中国人。有底气就有拼搏奋进的信心和力量。武装青年的理论建立在大量实践成果基础上,以中国农村发展为例,中国共产党从选择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到从农村开展土地承包进而揭开“三农”改革的序幕,再到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诸多扎根于中国实际,秉持人民至上价值取向的中国发展成就,给予了青年一代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充分自信的底气。

  加强理论武装,涵养时代青年成为有志气、骨气和底气的中国人。首先,要认真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经典著作。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青年要认真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从而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并以此武装头脑。要培养青年的历史视野、未来视野和现实视野,使青年在明确努力方向的基础上,提振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和底气,积极投身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去。

  其次,要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思想方法决定“过河”的方向,工作方法决定过河所需的“桥或船”。掌握科学思想方法的实质就是形成善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认识世界的思维方式。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发展历程中形成的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检验真理、抓住主要矛盾解决问题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是武装青年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最终要落实到怎么用上来”。因此,只有兼顾武装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才能提升青年理论思维水平并走向理论自觉,进而增强青年的志气、骨气和底气。

  最后,要将理论领悟与实践体悟相统一。中国自古就重视将获取直接经验的实践教育和获取间接经验的理论教育相结合。实践中除了采取形式灵活、载体多样的教学、宣传等“他教”途径,更要善用数字化环境的技术优势,创新青年实现从“觉”到“悟”跨越的自我教育途径。理论领悟与实践体悟的统一要求建设和发挥好社会大思政课堂、社会大实践基地、社会大宣传平台功能,不断涵育青年的人格品质。

  (作者系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