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种阐释力
2021年08月03日 09:2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8月3日第2221期 作者:杨赫姣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蕴含三种强大阐释力,即理论体系的科学性阐释力、思想内容的原创性阐释力、凝聚话语共识的大众化阐释力,创造性地发展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深入研究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升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三种阐释力的认识,是全面把握新时代党和国家指导思想,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内涵的重要前提。

  理论体系的科学性阐释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极具理论体系的科学性阐释力,通过理论体系的“合逻辑性”,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逻辑凝练于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之中,回答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基问题、方法问题、保障问题。

  第一,明确阐释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源、根基、根本问题。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源在于党和人民长期的自主探索与实践,在于社会历史变迁中不断进行的社会革命和自我革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上源自于道路自信,源自于中国人民的意愿和中国自身发展实践所不断坚定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与文化自信。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基是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在新时代历史方位下提出的科学真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根基,是我们强党兴国的根本所在。”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毫无疑问是在不断加深“人民与发展的关系”中取得的,从革命、建设初期的人民宗旨,到改革开放的人民立场,再到“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以及坚持以人为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与人民血脉相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这个新的历史坐标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一步凝练、丰富、提升了这一发展根基,提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以人民为主体回应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根基,以人民为中心全面整合了人民是发展目的、实践力量、评判标准、共享主体的思想内涵,以人民为中心体现了“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自觉担当”。

  第二,鲜明阐释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法论。恩格斯曾指出:“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而思想进程的进一步发展不过是历史进程在抽象的、理论上前后一贯的形式上的反映。”历史与逻辑相一致是摆脱历史虚无主义,超越历史直线思维,从更高站位实现历史进步的重要方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这一方法的集中体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基本方略,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不是主观臆想出来的……一种理论的产生,源泉只能是丰富生动的现实生活,动力只能是解决社会矛盾和问题的现实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不断汲取历史经验、反思历史教训、开创未来历史的基础上,科学地勾勒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目标、总任务与总布局,合规律、合目的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作出了科学性阐释。

  第三,精准阐释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障。中国共产党领导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搞好一切建设最根本的前提保障,而政治建设是一场伟大的自我革命,不仅要求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更要求共产党员加强自我建设,从思想上补足“钙”,从行动上认准“实”,不断补齐能力短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剖析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面临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科学统筹持续推进各项工作,充分彰显了精准的思想方法和敏感的问题意识的有机统一。

  思想内容的原创性阐释力

  思想内容的原创性阐释力是指理论能够通过“合问题”的方式呈现出思想本身对时代要求、实践要求的高度契合。这种契合一方面表现为兼顾历史与现实双重维度的总揽性创新,另一方面凸显为对新的问题进行的时代化解答。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际运用并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回应了中国问题,指明了中国发展方向,凸显了理论的原创性,而且在思想内容的细化中表达了理论创新的丰富意蕴与当代价值,主要包括对历史时期的原创性阐释,对人民观的原创性阐释,对中国梦的原创性阐释,对战略布局的原创性阐释,对发展理念的原创性阐释,对国家安全观的原创性阐释,对强军战略的原创性阐释,对国际战略的原创性阐释,对政党建设的原创性阐释等,高度契合了新时代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统一的诉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这是一个需要理论而且一定能够产生理论的时代,这是一个需要思想而且一定能够产生思想的时代。我们不能辜负了这个时代。”不负时代的自觉意识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应时代呼声、回答实践问题的原创根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容的阐释上坚持发展论与阶段论辩证统一的阐释取向。新时代历史新阶段的提出标示着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要振兴,就必须在历史前进的逻辑中前进、在时代发展的潮流中发展”这一规律性认识的理论自觉。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必然性,深刻理解新时代发展的重大意义,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前提是深刻理解“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这一科学判断。同时,在不“变”中又蕴含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重大变化。正确认识发展的总体要求与阶段性发展的实践特点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以贯之的历史思维与辩证思维。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内容的阐释上还体现了精准概括的阐释方式。“中国梦”精准概括了中华民族长久以来深切渴望民族复兴的奋斗目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精准概括了决定新时期发展成效的行动先导;“人类命运共同体”精准概括了全球发展现实下的中国方案;等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中的精准概括并未停留于理论的思想建构状态,而是在改造世界的实践中持续获得鲜活生命力。正如伟大“中国梦”,不仅是中华民族从未放弃的美好追求,更是对当代中国的深刻认知,是在不断改造世界过程中释放出来的强大奋斗力量。实现伟大梦想必须进行伟大斗争,必须建设伟大工程,必须推进伟大事业,“伟大梦想不是等得来、喊得来的,而是拼出来、干出来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所以能够进行精准概括,在于其将思想理论的深度与广度放置于实践维度之中。

  凝聚话语共识的大众化阐释力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透过理论话语直达实践要求与思想共识的质性传递,突出体现了其在话语形式上的经典与精准,展现了其凝聚话语共识的大众化阐释力,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作出重大贡献。

  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加强党的理论思想传播的话语实践。毛泽东作为党的第一代领导核心在长期的革命实践活动中善用启发式语言,深入浅出地为广大工农群众讲解党的方针、政策,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如将调查研究比作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人民群众是“水”,共产党是“鱼”等,形成了具有感染力、号召力的毛泽东思想的话语风格,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话语共识开辟了重要途径。

  思想理论能够真正成为实践道路指引的关键一环在于掌握群众。马克思深刻剖析道:“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掌握群众就是掌握了实践的根本力量。如何掌握群众?关键在于理论是否具有鲜明的话语立场、深刻的话语内蕴、亲切的话语艺术。在这一点上,习近平总书记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他的话语方式大大推进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大众化,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可以让人感同身受和令人信服的阐释力。

  理论话语需要突出话语实践的主体。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始终突出人民主体,深刻描绘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的根本立场。他生动地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话语艺术强化了对于重大问题既要想清楚,更要讲清楚,找到实践路径的理论要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呈现的话语体系、话语方式、话语特点凝结于一种话语共识:以人民为中心。面向人民生活、创造人民话语、凝聚人民共识、回应人民向往,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可思想、可传达,更加可践行,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发展的新探索。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种阐释力共同阐发了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深刻必要性。新思想的深刻阐明是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保障,更是全体人民通过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紧密团结的思想依据。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内涵,掌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总体脉络,深刻体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阐释力的巨大意义,是每一个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必学本领。

  (本文系2019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委托项目“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三种阐释力”(L19WTB020)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大连海事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