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文助推学科合作与共生
2021年11月30日 09:4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1月30日第2298期 作者:张卫东 左娜

  哲学社会科学是推动人类文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明确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应该体现系统性与专业性特点。他指出,“要加快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新兴学科和交叉学科,使这些学科研究成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突破点”。2020年11月3日,由教育部新文科建设工作组主办的新文科建设工作会议发布了《新文科建设宣言》,强调学科交叉的现实意义。当前,我们要以文理交融应对新科技与产业革命的巨大浪潮,以跨界融通形成解决社会复杂问题的创新知识体系,以文科与理工农医的领域交叉推动文化繁荣。

  新文科与传统文科相比,其“新”之张力至少体现在两个层面:一是不同文科专业融通所形成的哲学社会科学之内在张力;二是文科与理工农医交叉融合所铸造的新学科体系之外在张力。无论哪个层面,都是新文科建设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复杂性社会需求双轮驱动下所凝练出的一种跨学科思维。在跨学科思维的引领下,新文科建设逐渐在现代信息技术与文科专业的融合趋势中走向“技术”与“人文”大范畴的知识融合,这与发端于“技术”与“人文”联合实践的数字人文高度同源。作为国际视野下的研究热潮,数字人文已然代表着一种数字技术与人文科学深度融合的跨学科研究领域,并在媒介体系与研究范式上对人文领域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数字人文是跨学科合作的典范,其跨界融通的思维模式在持续、广泛的“数字”与“人文”双向建构下逐渐向一种跨学科合作机制迈进,主要体现在理论框架、技术架构、实践体系、教育模式等不同层面。数字人文在开拓创新的过程中开启了描画自身理论框架的研究进程。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科学哲学理论等多学科理论被吸收借鉴,数字人文在学科交叉的理论纵横中不断诠释着其基础内容与发展意义。从数字化到数据化,基于数据内容的数字人文技术架构形成,在大规模协同的跨界合作中,利用文本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多源数据的打乱、重组与价值创新。数字人文中心、数字人文项目、相关学术会议等跨学科合作形式的实践活动层出不穷,数字人文相关的讲座、工作坊、课程、学位教育等聚焦于文理融合的教育模式也不断发展与成熟。

  在数字时代,领域与领域间的交叉渗透越来越广泛,具有高度知识密集型特征的学科间跨界联合趋势也在问题驱动模式下日益增强,各主体在数字人文跨学科合作机制中联结成一个相互依赖的共同体。在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浪潮下,学科结构被进一步塑造、学科知识体系被重新整合,这就要求我们从大学科视野看待新文科建设。数字人文正是在大学科视野下,助推新文科建设中的学科合作与共生。

  一方面,数字人文存在“中介机制”,助推新文科建设中的学科合作。在“技术”与“人文”大范畴知识体系的融合中,数字人文凸显出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的“中介”意义。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参与数字人文有多方面的动因和优势,如拥有丰富的人文学科文献资源、在长期面向社会需求服务中充分了解人文学者的学术需求、数字时代文献信息资源开发的目标赋予其利用数字技术处理文本的能力等。同时,我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机构同专家主办或参与的数字人文学术活动、研究和教育项目颇多。从这一角度看,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可以充当人文领域与技术领域之间的沟通纽带。面向数字人文的未来发展,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在不断明晰自身定位的基础上,可通过扩展数字时代信息资源开发与服务功能、研发面向人文学科的数字文献资源、推介数字人文项目、培育包括人文学者在内的读者数字信息素养等途径,推进新文科建设中的多学科合作。

  另一方面,面向数字人文的多学科共赢新生态,助推新文科建设中的学科共生。数字人文参与主体主要包括面向技术或人文的领域专家与机构、面向数据资源存储与整合的领域专家与机构、面向社会或科研需求的领域专家与社会公众等,涵盖文学、历史学、哲学、图书情报学、档案学、考古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数字人文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不断加强学科之间的对话与合作,强调不同学科在弱化学科壁垒、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共建评价体系等方面的能动性。从结构化数据到多维可视化呈现、从项目实践到中心实验室的搭建,数字人文一系列跨越学科界限的举措推动了多学科深度合作新生态的形成,也为以传统文科、社会科学、理工农医领域内专家与机构为主要参与主体的新文科建设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与交流平台,为新文科建设进一步推动学科重组、合作与共生提供持续助力。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