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路径选择
2022年02月24日 08: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2月24日第2354期 作者:雷引杰

  理论的生命力在于不断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百年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相统一、培元固本和守正创新相统一,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纵观中国共产党百年理论探索史,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形态、时代主题和话语表达总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展现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坚持解放思想,是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之源。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生产生活方式处于急剧变革的背景下,“时代变化和我国发展的广度和深度远远超出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当时的想象”。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须以解放思想为动力引擎,从实际出发来分析、研究当前面临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我们适应新形势、认识新事物、完成新任务的根本思想武器。”历史和人民选择马克思主义是自发的、科学的、循序渐进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落地生根,是在与各种主义、学说进行筛选比较后的合乎历史规律的正确选择。新时代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紧跟时代步伐,实现思想观念更新,发扬科学精神,实现思维方式变革,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去,“坚持理论指导和实践探索辩证统一,实现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良性互动,在这种统一和互动中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和实践不断证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华大地上展现出强大真理力量,只有坚持走自己的道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才不会偏离方向,才能在新时代创造中华民族新的更大奇迹。

  坚持实事求是,是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之道。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正确认识中国当前阶段的国情并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实践。历史唯物主义认为,历史的发展是动态而不是静态的,这就要求中国共产党人必须具体地、历史地看待不断变化发展着的中国国情,根据各个历史发展阶段的具体问题和历史特点作出具体分析。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事物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普遍联系的,进而构成了事物动态发展的整体系统,这为正确认识和分析中国国情提供了重要方法论指导。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每一次理论创新成果都是对所处时代面临的重大问题和实践发展需要的深刻回答,都是在发现、筛选、分析、解决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中完成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问题导向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点。问题是创新的起点,也是创新的动力源。”因此,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要求以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实践为根基,在不同时间、空间条件下确立起自己不同的理论主题和研究范畴,不断探索新的解决矛盾和问题的途径。

  坚持培元固本,是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之根。根深则叶茂,源远则流长。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根”和“源”,就是经典马克思主义作家创立和发展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决定着整个科学体系的根本方向。马克思主义创立以来,人类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总体上仍是按照其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而不断发展。历史证明,偏离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论创新就会变成无源之水。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中国不断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中国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迅速发展,彰显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智慧、理论力量和时代意蕴。新时代新形势下,虽然中国面对的社会条件与两个世纪前的欧洲社会相比,与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相比,都发生了巨大而深刻的变化,“但从世界社会主义500年的大视野来看,我们依然处在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历史时代”。因此,不管是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还是研究和解决中国发展的问题,都仍然要求科学把握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

  坚持守正创新,是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之本。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虽然从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高度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但在不同历史阶段人类社会发展面临的问题总是有所区别,无法从经典著作中找到现成、直接的答案。因此,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必须根据现实条件的变化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在中国共产党的百年理论探索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是根据中国当前阶段面临的具体实际赋予马克思主义新的时代内涵,并用这种具有鲜明实践特色、民族特色的马克思主义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二是将实践中的中国经验概括凝练,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为理论创新提供动力源泉,并不断推动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和理论创新指导下的实践创新。在这样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践形成一种良性互动,既能实现理论自身的创新发展,又能更好地成为指导实践的行动指南。中国共产党始终站在时代前列,在回答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过程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守正创新,在回答“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认识,在回答“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在回答“世界怎么了、我们怎么办”中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通过“一带一路”“人类命运共同体”“全面小康”等理念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在21世纪继续高扬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