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产品赋能教育创新发展
2022年09月13日 09: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9月13日第2490期 作者:郭绍青 王浩楠

  2021年12月,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指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在2022年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实施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改革举措被提出。当前,充分发挥数字技术优势,大力促进教育创新发展,构建面向数字时代的教育发展新生态,成为教育信息化高级发展阶段的显著特征。

  运用数字技术赋能教育,强调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但是,在相关研究中,许多论述有一个过渡性的省略,那就是数字教育产品。技术不能直接应用于教育教学活动,而需要数字教育产品这个“中介”,主要包括服务教育的平台、工具、数字教育资源等数字产品的集合。由此,我们不能忽略依托技术开发的数字教育产品的适应性与满足教育创新应用的功能性。面向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实际需求,实现教育数字化转型,亟须以现代教育理论与学习理论为指导,设计、开发、供给能够对教育创新发展赋能的数字教育产品。

  首先,构建面向学习者的数字教育产品开发与供给体系。构建网络化、智能化、终身学习数字教育支持服务体系,是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的核心。通过课程改革优化学生学习方式,可以全面推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有效促进学生知识建构、能力发展、素养提升。数字教育产品开发与供给需要面向学生,从过去重点为教师供给数字教育产品走向为学习者供给产品。随着大数据、虚拟现实、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融合与复合功能的显现,数字教育产品供给正在从低技术含量的知识类数字教育产品的供给,走向虚拟仿真、虚拟场馆、虚拟交互、全息体验等高技术含量的数字教育产品开发与供给新阶段。同时,数字教育产品开发与供给主体正在从数字教育产品由教育系统内部开发供给为主,逐步走向由企业开发,在教育行政部门许可、监管下的多主体供给的新服务生态。

  其次,合理配置满足当下教育需求与引领未来教育创新发展的数字教育产品。教育数字化转型需要经历渐进性、阶梯式的发展过程,数字教育产品的建设和配置应满足两大教育需求。一是满足当前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与教育需要的普适性数字教育产品。虽然这种需求具有传统讲授教学的特征,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教育创新发展在变革期可能只是少数学校的探索,绝大多数学校与教师仍处于由传统班级讲授教学向自主、合作、探究教学的过渡期,而这个过渡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以新课标为依据,面向国家规定课程对现有数字教育产品进行筛选、整合与系统化聚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数字教育产品的普及化应用。二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设计、开发能够全面支撑面向虚实融合教育、自适应学习、强交互等高技术含量的教育产品,促进人机协同教育融合发展,满足教育教学创新发展的个性化、智能化、情境化需求。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创新,有助于促进教育的变革发展,是教育数字化转型的主导方向。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向应更加注重对学习个性化、智能化的支撑,将科学的教育理念和规律融入数字教育产品的开发与供给,支持具有创新意识和行动能力的学校与教师先行探索,不断总结经验并推广应用。

  最后,推动产教融合、协同创新,促进数字教育产品高质量研发。当前,一些企业开发的产品难以满足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求,教育产品之间互相模仿、互相复制。在研发过程中,由于企业对科学教育理念和规律理解不足,导致同类产品过剩、同质化严重,真正能够驱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数字教育产品相对短缺。因此,应充分发挥教育研究者的方向引领、企业的技术支撑、一线教师的实践经验、教育管理者的组织推动等多方协同力量,加快形成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生态,研发更多技术含量高、社会效益好的数字教育产品,使其更好地应用于不同类型的教育场景中。通过构建可持续发展、高质量产出、规模化供给的数字教育产品研发体系,发挥技术赋能教育的重要作用,在教育数字化转型中全面提升数字教育产品质量,为实施教育数字战略行动提供坚实保障。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智能教育研究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