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个维度
2022年10月11日 09:0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0月11日第2505期 作者:卢艳芹 梁乐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做好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鲜明的文化内涵、价值思维和情感意蕴,有必要从文化、价值、情感三个维度深刻认识其蕴含的学理基础。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维度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传承了中华文化基因中的“天下思想”。人们在远古时代对天、地、人的认识具有空间和时间的共通性,人类社会的历史遵从天和地的意志,这种原始的朴素思维促成“天下思想”的产生。“天下”首先是一种空间的地理范域,与天相对应而存在。其次,“天下”也是一种思想意识,泛指地与人的结合,而“人”则是人的共同体,是不区分部族差异的“类”的共同体。“天下思想”实质是一种方位意识,不以血缘和习俗为类的边界,强调中心与边缘、方位与时空的不同。因此,“民族”在此就是一种文化象征,表达了天下体系内中心方位和边缘方位的关系。“天下思想”作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思想雏形,传达着大一统的政治意识。中国虽然经历了无数朝代的变迁,但始终保持着天下皆子民的传统,各周边民族始终都是天下的组成部分。自先秦时代,中国就是一个多民族国家,这一历史事实奠定了多民族共存的文明共同体的文化根基。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蕴了共生、共享的文化内涵。传继了天下思想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其内蕴是各民族间的互惠互助,协同建设中华民族美好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文化与民族团结之间的关系,深刻揭示了“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将文化认同置于民族团结的认识论根基和价值纽带之上。对于中华民族共同体而言,文化是其核心价值的承载和纽带,也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之所以形成向心力的助推器。“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习近平总书记用石榴籽生动形象地表达了各民族间共生与共享的文化关联,共生是物质前提,共享是价值趋向,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铸成命运共同体的客观事实。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因此,各民族间需要互学互鉴才能共生,协同共进才能共享,进而实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文化大同。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拓展了面向世界的文化表达。中华民族共同体不是抽象或想象的共同体,而是汇聚了中华民族精神,建设共有精神家园的真正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以文化的形式表达着中国精神的内在价值,这种表达既是一种向外的信息传递,也是一种向内的价值凝聚。中国精神是中国人民对共同价值追寻的结果,汇聚了人民群众的生活理想和国家追求,也是国家稳定发展的基石和性格品质。无论过去、现在还是未来,中国精神都会一如既往地成为团结人民的推动力量,展现着中国人民应对各种内外险阻的决心和意志。中国精神会继续激励和鼓舞中华各族儿女团结奋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挥内在驱动力并贡献价值力量。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维度

  转向主体间性的价值关系。在传统哲学范式中,主客二分的思维定式使人对世界的理解陷入“主体性困惑”,实践验证了绝对主体性的错误立场,由此,解构中心主体性成为必然。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实践的哲学,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上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体现了以实践为中介的主体间性价值思维,它以“主体间”的关系消解了中心主体性。“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习近平总书记精辟地概括了我国各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休戚与共的紧密关联,反映了我国各民族间平等、互助、合作的民族关系,既照应了历史也反映了现实。中华民族共同体由传统的对个体内在本性的主—客之间转向主—主之间的交互关系分析,凸显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价值。

  凸显人民性的价值立场。价值观念是对主体与客体价值关系的理性反映,是价值意识的表现形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凸显了“人民性”这一马克思主义鲜明立场和价值信仰。“人民性”要求一切发展都要围绕着人的逻辑而展开,就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各民族的共同体,是人民的共同体,个人是共同体的要素,民族是共同体的单位,个人的全面发展、民族间的互融互促形成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强大力量,激励着各族群众奋勇前进。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实现了民族解放和民族平等。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共同富裕的价值取向,努力实现民族地区的脱贫攻坚和全面小康,人民的生活好不好、人民群众是否满意始终是我们党民族工作的价值指向。“以人民为中心”就是以关注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发展差距为民族经济工作的重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强调人的价值,这在实质上摒弃了传统的“以物为本”的物本主义倾向,转向了人本价值,这既是对人的主体地位的提升,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人文关怀。

  趋向共同价值的价值取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指导民族工作的核心理念,同时也是一种共同价值观。共同体形成的标志首先是价值认同,认同不仅是共同体意识的基础,还是共同体发展的根据。中华民族共同体具有传统文化和时代文化的现实土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价值认同构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流。价值认同的理性化形成共同价值观,它是民族价值观念的集合、凝练和升华,反映了各族人民群众的普遍需求和价值诉求。民族价值观念经过一系列内在融汇与取舍形成社会价值观,社会价值观则在主导价值观的影响下升华为共同价值观。最终,共同价值观成为支撑共同体由诉求式的想象共同体成为真正的实体。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共同价值观是各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凝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全部内容。其中,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价值理想是主体,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价值取向是中心,公民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价值准则是本位。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情感维度

  专注于情感认同。情感认同是心理学视域的情感体验,是情感主体基于特定群体需求发生的情感社会化的过程。需求是动力,体验是必要环节,反映是主体对客体的映射,映射的程度与群体的需要成正比,主体映射的结果经过判断与选择最终形成情感认同。情感认同是情感关系的直接表现,情感关系则反映了客体对主体的需要是否满足、满足程度及满足的效应。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以各民族共同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为前提,以满足中华各族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动力,适时提高了人民的需求层次,经过社会化的教育和动员不断提升人民的情感专注度,最终达成情感的高度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是民族情感高度凝练、逐渐趋同的过程,个体在情感体验中对需求逐渐被满足的客观事实通过判断做出“是”到“应该”的调整,从而验证判断的准确性。这不仅为个体的发展,更为本民族的发展,确定了正确的方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就是传承和铸就一种“和合”的民族情结,这既是全国各族儿女对伟大祖国的真挚情感,也是把国家与民族合二为一的情感外显。

  致力于情感驱动。情感具有明显的主体特征,情感的高级形式升华为理想、信念、信仰等观念,从而形成情感主体特有的立场、兴趣、态度和趋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必须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促进各民族在理想、信念、情感、文化上的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手足情深。”中华民族共同体致力于满足各族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全面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让人民生活更富有,生存得更有尊严,最终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身蕴含了对中华文化、中国精神、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促使各族人民在心理上形成认知、认可、拥护的情感隐喻,经过情感的内化形成外显性的行为表达,以此影响并引起周边人群的共鸣,从而牵引、推动社会情感的产生,进而形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动力机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身就是中华民族情感的凝结和凝聚,当这一民族情感转化为信念和信仰后,将助推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向国家意识的转变。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学理内涵深刻、内容丰富、情感真挚、意蕴深远,对推动中华各族儿女凝聚共识,万众一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深远影响。

  (本文系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青年科技英才支持计划资助项目“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价值哲学研究”(NJYT22097)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哲学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