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并对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作出具体部署。新时代新征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对于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和美乡村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内涵。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要求,但它并不是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的简单叠加,而是由农业现代化和农村现代化构成的有机整体。和美乡村是基于新时代中国农村发展呈现出的新特征和面临的新问题,在总结大量实践经验基础上,探索出的适合中国国情农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一方面,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立足于中国乡情。农业农村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根本前提的现代化。另一方面,和美乡村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将“和合”理念运用于乡村建设中的具体实践。我国自古以来崇尚“和合”,“和”指的是和谐、和平、中和等,“合”指的是汇合、融合、联合等。这种“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中华民族一贯的价值追求。和美乡村讲求村民人和心善、乡村和睦安宁、村落和而不同、城乡融合发展,这些正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在乡村建设领域的价值追求。
现代化是一个动态演变的过程,不同时期现代化的内涵也有所不同。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三农”问题。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并强调其目标和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党的十九大提出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其总体要求是“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强调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党的二十大进一步提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这是新时代新征程对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深刻诠释,也是乡村建设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
和美乡村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标识。农业农村现代化既要实现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也要积极探索乡村文化振兴之路,从而实现乡村由表及里、软硬实力兼具的现代化。新时代新征程,和美乡村建设既要求实现乡村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也要求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角度而言,和美乡村建设应实现以下重要目标:一是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产业是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基石,只有产业兴旺,才能推动农民收入持续提升,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二是乡村规划建设现代化。乡村规划建设包括人居环境整治、村庄布局规划及水、电、路等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其他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础。随着农村人口的流动,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和居住环境也产生了较大变化,建设和美乡村要求合理规划产业发展和生活用地,不断推进乡村规划建设现代化。三是乡村公共服务效能大幅提升。和美乡村要求将乡村建设成现代生活的重要承载地,持续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建立覆盖全民、普惠共享、城乡一体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统筹配置教育、医疗、养老、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资源,是现代生活的重要保障,也是衡量农民幸福感的重要指标。四是形成乡村文明风尚。农村是我国传统文明的发源地,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不仅是和美乡村的内在要求,也是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动力。不断提升村民的精神风貌,有助于在提升村民获得感、幸福感的同时,维护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五是乡村治理有效。乡村治,社会安,国家稳。乡村治理关系着村民的基本权利和社会公平正义,是乡村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乡村全面振兴、满足农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
和美乡村是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要保证。首先,要尊重农民主体地位,逐步改善村民生活条件。切实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尊重农民的意愿,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现代化的生活条件既是推进共同富裕的基本要求,也是农民过上现代文明生活的必要前提。一是在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础上,科学规划农村生产生活空间布局,统筹考虑当地的人口分布、公共服务、土地利用、生态保护等,综合整治乡村土地。二是立足地域特征,保护具有乡土特征、文化特质、地域特点等蕴含“乡愁属性”的历史遗迹,尽可能保证原有的乡村风貌和乡村生态系统不受破坏,彰显各村地域特色。三是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提高现有产业的机械化、科技化、数字化水平;不断挖掘乡村价值,拓展乡村旅游、休闲农业、文创产业、健康养老等新兴业态,实现乡村产业的转型升级;不断拓展村民的增收渠道,持续增加村民收入,提升村民生活水平。四是不断完善乡村交通、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逐步推进物流、教育、文化、医疗、养老、体育等公共服务普惠均等可及。
其次,要深挖乡村文化资源优势,着力打造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一是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挖掘并激活乡村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引导村民推进移风易俗,深化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实现村民人心和善、乡村和睦安宁。二是挖掘家风、家训中的教育资源,涵育村民的个人修养,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成为美好的“乡愁记忆”。三是发挥文化作为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纽带的作用,在“扶智”中培育乡村文化的内生动力。唤醒沉睡资源,持续激发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构建基于血缘、地缘、业缘的新型乡村社会治理共同体。
再次,要充分发挥乡村的独特功能,走乡村可持续发展之路。城乡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共同体,要根据城乡的不同功能,挖掘乡村的时代价值,畅通城乡要素流通渠道,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一是充分发挥乡村粮食和农产品供给的功能,实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提升村民的耕地保护意识,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粮食技术生产指导力度,提升粮食产量。二是有效发挥乡村生态屏障的功能,引导村民树立生态保护意识,正确处理生态和产业发展的关系,走绿色发展之路,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