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评论哪儿去了
2023年08月25日 11:0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8月25日第2721期 作者:晨钟

  近年来,有一种学术虚假“繁荣”或学术泡沫现象令人忧虑,主要表现为五花八门的学术会议和学术评奖活动越来越多,严肃认真的学术争鸣与交锋却越来越少,所谓学术批评越来越流于形式乃至话术,有的甚至堕入人身攻击或漫骂式的歧途。这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的使命要求相去甚远,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相去甚远,也一定程度上造成哲学社会科学“有数量缺质量、有专家缺大师”,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问题时普遍乏力的现状。历史反复证明,大师的涌现、思想的繁荣、文明的辉煌,必然伴随大范围的思想解放、学术评论与争鸣。面对科学研究队伍在专业化取径中日趋异化的困局,当务之急是把“弄丢”的学术评论传统找回来。

  科学研究往往源自好奇,并伴之以如琢如磨的求索和为天下先的冲动。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用以明志的话至今振聋发聩:“我的见解,不管人们对它怎样评论,不管它多么不合乎统治阶级的自私的偏见,却是多年诚实研究的结果。但是在科学的入口处,正像在地狱的入口处一样,必须提出这样的要求:‘这里必须根绝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这份对学术的赤诚、直面现实的担当和理论创新的勇气难道不令时下某些所谓专家学者汗颜?众所周知,资本主导的社会运行规则必然遵循占有逻辑,在对权、名、钱等“物”的普遍焦虑中,大众把工作和生活想象为做算术题、沉迷于计算成本收益,各行各业均会出现一批精致或粗糙的利己主义者。这些马克思所批判的,不正是眼下学术界也误入的歧途?研究者普遍认为学术评论“吃力不讨好”的背后,难道不是对学术初心和批判精神的遗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哲学社会科学要有批判精神,这是马克思主义最可贵的精神品质。”批判首先是自我批判,意味着研究者在科学研究领域不断自我冲破、永不满足。歌德笔下的浮士德身上也体现了这种精神特质,歌德在原文中用异体字强调浮士德“得救”的原因:“我们能将他搭救,他永远奋发向上”。当“理论是灰色的,而生活之树常青”出自作为“否定的精灵”的靡非斯托之口时,可以理解为:闭门造车、坐而论道式的学问不可取,面向实践的学问生动活泼、意义非凡却充满诱惑、遍布荆棘,是属于勇敢进取者的游戏,是解释进而解决各类复杂问题的永无止境的过程。而“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离开对“矛盾”天然敏感的批判意识,不会有对“问题”的准确识别、提炼和研判。由此不难找到当前学界充斥各种伪问题、“敝帚自珍”式研究的原因。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国社会科学报》自创办起就设置“评论”版、“争鸣”版(近日调整为“评论与争鸣”版),鼓励学者在评论与争鸣中激荡思想、砥砺学术。然而,与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建设如火如荼之势相匹配的讨论和争鸣却难觅踪影,编辑部约稿时常感作者顾虑重重,即使研究中比较有锐气的学者,也罕有主动请缨写评论的。但若非作者抑制不住、有感而发,岂不违背版面初衷?学术乃天下公器,绝非某些群体或个人的自留地,功过理应由世人评说。当前学术界盛行的“圈子文化”“山头文化”,唯论文至上的考评机制,以及严重“内卷”的同行评议机制等都从客观上限制了学者进行学术评论与争鸣的兴趣与空间,学者不愿评、不敢评也接受不了被评论成为常态,但却是不应有的、妨碍学术繁荣与发展的常态。

  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迫切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界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提交答案。找回学术评论的传统,需要坚守为人民做学问的初心,明确新时代学术评论与争鸣的功能和使命。

  一是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下,发挥报纸的阵地作用,广泛动员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营造开放、尊重、平等对话的学术交流氛围;倡导以问题为导向、观点鲜明、有理有据的严肃讨论;鼓励与错误观点、思潮和言论作斗争,努力将报纸打造成“学术评论与争鸣”的重要载体。

  二是掀起“又一次思想解放”的高潮,服务党的理论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第二个结合’是又一次的思想解放,让我们能够在更广阔的文化空间中,充分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宝贵资源,探索面向未来的理论和制度创新。” 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古今中西会通意义上的学术研究开辟了广阔空间。哲学社会科学界要积极行动起来,以严肃认真、健康活泼的学术讨论、评论为抓手掀起又一次思想解放的高潮,服务党的理论创新,助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

  三是勇于走出“舒适圈”,积极推动跨界交流、融合发展。改革开放40多年来,哲学社会科学各领域在向西方学习借鉴的过程中,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培养了大批学有所长的专家作者,在知识生产方面作出重要贡献。但学科的过度专业化也导致了过高的门槛和研究者故步自封的优越感,使得学术界越发“内卷化”,与社会实践存在严重脱节;在指导社会实践中容易“自说自话”或者让人不知所云;导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交流不畅,甚至“鸡同鸭讲”。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系统的、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需要更加综合的知识谱系和知识创造。我们真诚希望社会各界参与进来,与哲学社会科学界的同仁们一道,通过学术评论与争鸣推动思想解放。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