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3月18日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着眼于办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针对思政课教师的素养问题,提出了“六要”,即“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维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人格要正”。其中,“情怀要深”就是指“教师在课堂上展现的情怀最能打动人,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并且特别强调“思政课教师要有家国情怀,心里装着国家和民族,在党和人民的伟大实践中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汲取养分、丰富思想”。这是对于思政课教师提出的明确要求,而将家国情怀在潜移默化中传递给学生同样是“大思政课”的建设使命和培育目标。
“两个大局”:厚植家国情怀的发生场域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时代虽各有不同,但青春一脉相承。马克思曾深刻指出:“一个时代的精神是青年代表的精神,一个时代的性格是青春代表的性格。”新中国成立之初,一穷二白、百废待兴,正是以钱学森、李四光、华罗庚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海外留学人员冲破重重阻力,回国投身建设,才有了共和国科学技术的奠基和开拓。在我国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就有19位是在新中国成立前后从国外归来的,他们用实际行动表达出“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饱含“热爱祖国,忠于祖国”的家国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当前形势下,最大的现实就是中国正处于“两个大局”的交汇期。深刻把握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成为高校育人必须牢牢把握的时代坐标,这就为高校培育素质高、视野广、情怀深的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思政课”建设要放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中来看待,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来对待。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凸显了教育、科技、人才对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作用。
家国情怀,是人才的根与魂。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大思政课”的建设目标就是在全员、全程、全方位立德树人的整体格局中立足“两个大局”,引导学生把个人理想和国家需要紧密相连。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曾讲到,“中国科学家精神的灵魂就是家国情怀,就是为国家、为民族的振兴来贡献自己的一切,‘两弹一星’元勋们是这样的,我觉得后辈科研人也应该继承和发扬这样的精神”。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周琪院士在2023年毕业典礼上为毕业生寄语,“希望我们国科大的毕业生,能以老一辈优秀科学家为榜样,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面临的实际问题中寻找自己的主攻方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永远不要再让‘卡脖子’的那双无形之手遏制我们的发展,永远不要让核心技术的壁垒成为我们强国道路上难以逾越的鸿沟”。高校作为教育、科技、人才的交汇处,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涵养深厚家国情怀是其中一以贯之的主题,更是人才培养各环节中必须始终坚守的使命。
“两个结合”:厚植家国情怀的精神给养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这是我们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得出的规律性的认识,是我们取得成功的最大法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和内在机理在于“结合”,而“结合”的前提就在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价值基础、内在要求、核心要义等方面具有高度一致性,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底蕴、底色和底气。
中学时的马克思曾经在《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思考》中提到,“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这和中年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表达出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一脉相承,深刻体现出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和人类情怀。家国情怀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同样强调要将个人理想置于社会共同理想中来看待。“家国一体”是中国传统文化思想的精粹,也是家国情怀认同的重要基础。中国人历来抱有家国情怀,崇尚天下为公、克己奉公,信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和衷共济、风雨同舟,倡导守望相助、尊老爱幼,讲求自由和自律统一、权利和责任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九次集体学习时说,“要努力从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形成和积累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和智慧,延续文化基因,萃取思想精华,展现精神魅力”。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品质无一不体现出家国的同构性,使家和国在长期的政治、经济生活基础上形成了“共同体意识”,厚植家国情怀对维护社会稳定、提升社会认同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全面推进“大思政课”的建设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因此,从本质上看,“大思政课”的精神给养就来源于“两个结合”所产生的丰硕思想理论成果。
爱国主义:厚植家国情怀的时代彰显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厚植家国情怀,他指出:“我们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家国情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提倡爱家爱国相统一,让每个人、每个家庭都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作出贡献。”这就指明了,新时代家国情怀的最主要特征就是坚持爱家、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相统一。这就要发挥好家庭、学校、社会的作用,充分整合各方资源,善用“大思政课”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2022年7月,教育部等十部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进一步提出要坚持开门办思政课,强化问题意识、突出实践导向,充分调动全社会力量和资源,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推动各类课程与思政课同向同行,为加强爱国主义教育指明了方向和路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时间跨度大、空间覆盖广、结构要素多等特征,是一门名副其实的“大思政课”。高校教师要将爱国主义讲深、讲透、讲活就必须要讲出政治的高度、历史的厚度、理论的深度,从而让学生真正理解为什么“对每一个中国人来说,爱国是本分,也是职责,是心之所系、情之所归”。在理论层面上,“大思政课”建设中弘扬爱国主义就要秉持大历史观和正确党史观,站稳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深入挖掘和总结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运用红色历史资源赓续红色血脉。在实践层面上,各高校要充分运用自身的资源禀赋,创新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场景和方式,明确爱国主义教育在其中的主轴主线地位。鼓励各高校的大思政课教学资源共建、共享,通过互动式教学、探究式教学、体验式教学、情景式教学等方式,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打破理论和实践、历史和现实之间的界限,真正引导学生胸怀“国之大者”,在教育学习中把握党的光辉历程、感悟党的初心使命、理解党的理论成果,做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传承人和践行者。
(作者系中国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