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类文明新形态看文明比较、互动与互鉴
2023年09月06日 10:4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9月6日第2729期 作者:刘景华

  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既需了解各文明的内生谱系并比较其优长,又要熟谙文明之间的互动、互鉴及其规律,从而更好地把握人类文明发展走向,引领人类文明迈向更高阶新形态。

  文明间比较、互动与互鉴研究的必要性

  文明发展有基本的共同规律,但并非整齐划一模式。每个文明在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会逐渐凝练自身特质并不断强化、固化,从而形成文明特色。研究世界文明史,除探讨人类文明的共性外,更应深入分析和比较各文明的特质及其形成要素。这是认识文明内涵丰富性、文明形态多样性、文明发展曲线性的关键。对各文明进行比较,能使我们更深入地认识世界文明发展不同路径及文明之间的差异性,从而更广泛地汲取所有文明的营养,在此基础上创造文明新形态。

  各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必定通过与他者文明的联系、交通、交往、交流和竞争等各种主客观互动,不断地丰富、完善和提升自身。文明间互动主要发生在共时性文明之间,多为双方或多方之间的相互影响。互动有多种方式和目标,最佳的方式和目标是相互取长补短,其次是常态性的和平交往、交换和交流等。互相比争、互为对手,能够刺激各自奋进,也不失为文明互动的特殊方式。而互相打击、破坏对方,甚至发动战争摧毁或吞并对方,则是方式最野蛮、目的最残忍、作用最负面的扭曲性互动,虽对强势方或胜利方而言是某种胜利,但整个人类付出的代价太大。文明间互动还有另外一种特殊的客观形式,那就是先前文明对后来文明的单向度影响,其中既有同一地域前代文明对后代文明的影响,也有跨区域的先在文明对后世文明的影响。总之,文明互动(包括双向的和单向的)大都是各种条件所促成的、自发的客观行为。

  出于主观愿望而有意识地学习和借鉴他者文明,即为文明交流互鉴,这是一种主动的、具有更高自觉性的互动。这种互鉴须以认识他者的长处为基础,或以了解他者的不足和教训为前提。文明交流互鉴在历史上既表现为后世文明对先在文明的单向度学习、吸收和借鉴(如近代欧洲文明吸收西方古典文明因素、阿拉伯—伊斯兰文明吸收古代中东文明诸多元素),也可表现为共时文明中一方对他方的单向度学习和吸收(如中古日本对中华文明的学习和吸收),还可表现为共时文明中双方或多方相互取长补短。文明间的互动和互鉴构成了世界各主要文明间关系的基本面,成为文明不断进步、世界历史不断发展的强劲推动力。

  强调文明的互动、互鉴,并不是要让不同文明完全融为一体,而是各文明努力在不断扩大的程度上和日益深入的交融中凝结成某种共同体(如命运共同体),相互间能长时段地“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每个文明都尊重他者文明,对他者具有包容性,不以改变对方为目的。要让世界文明真正融合成一体,只有集合各文明的优秀特质,并随着时间进程逐渐磨蚀文明间的差异。所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就是要创造一种能将各文明优秀特质集合起来产生复合作用并激发新因素的高阶文明。

  应予深入研究的世界主要文明

  人类自近6000年前跨入文明时代,重要文明已出现数十个之多。目前值得重点研究的,大致有两类。

  一类是当今依然存在、对现代世界具有广泛影响的文明。当前可予以重点关注的主要文明有:(1)欧洲文明,或称西方文明。5—16世纪孕育成型,18、19世纪率先崛起为现代社会,在16—19世纪的对外殖民扩张中逐步取得对全世界的支配地位。20世纪,其内部争夺激烈,欧洲被战争削弱。战后迅速复兴,至今仍在物质生活和精神价值观方面自诩优势。(2)美国文明,是欧洲白人殖民者和移民对欧洲文明的移植,并根据需要而本土化,与欧洲文明有所差异,18—19世纪形成和发育,目前在世界上处于强势地位。(3)拉美文明,是西方文明派生出的另一个次文明,带有母文明即伊比利亚文明印记,并有一定的印第安文明痕迹,与同为欧洲文明后代的美国文明走着完全不同的发展道路。(4)俄罗斯文明,成型于9—16世纪,17、18世纪曾进行西化改革,19世纪扩张成版图最大国家,20世纪一度发展为超级大国,今天仍是世界上不可小觑的力量。(5)阿拉伯—伊斯兰文明,7世纪发祥于阿拉伯半岛,8—9世纪扩张成超大帝国,吸收许多古老文明因素。虽然帝国分解了,但文明的精神支柱伊斯兰教多方向传播,形成了广袤的伊斯兰世界。(6)印度文明,亚洲大陆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公元前15世纪雅利安人开始成为印度文明主体,中间不断有外来民族和外来宗教进入次大陆,文明发展断断续续,但雅利安人作为族群主体、婆罗门教—印度教作为精神支柱,一直持续到今天。(7)中华文明,亚洲最古老的文明之一,5000多年来唯一发展未间断的文明,曾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和最兴盛的文明,凝练了诸多优良文化,并向周边传播和扩散着影响力。20世纪下半叶再度焕发青春,21世纪走向复兴。(8)日本文明,虽被划入儒教文化圈,但也可视同独立文明。日本善于模仿他人,7世纪学中国文化,近代早期学荷兰,19世纪明治维新学西方,二战后大量引进外国技术。

  另一类是历史上存在过、对世界历史发展起过重大作用或具有深远影响的文明。这种影响既有全局性的,也有某些方面的。对其进行研究有助于还原历史面貌,揭示文明发展规律,或能为今天带来一定启示和借鉴。例如:(1)游牧文明。于亚欧大陆北端形成与南端农耕文明的对立,在3000年长时段里对农耕世界发动过多次冲击,常常改变世界文明格局。(2)古代中东文明。世界上最早产生的文明群,包括古埃及文明、古代两河流域文明、赫梯文明、犹太文明、腓尼基文明、叙利亚文明、波斯文明等。它们为后世文明积淀了历史养分。(3)西方古典文明,包括古代希腊文明和古代罗马文明。对5世纪以后西方文明的诞生具有重大影响,罗马因素是西方文明三大源流之一(另两大因素是日耳曼因素和基督教因素),罗马强烈尊崇和学习希腊文化,西方古典文明与同时代的中东文明也有较多互动。(4)中世纪拜占庭文明,与同时代的西欧文明、俄罗斯文明、阿拉伯—伊斯兰文明等都有较多互动,也是连接东西方文明的“金桥”(马克思语)。(5)近代奥斯曼文明。16、17世纪全盛,长期与西方文明对峙、博弈,曾是阻挡西方力量东扩的屏障,最后却卷入西方世界的集团性群殴,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崩塌。

  文明间比较、互动与互鉴研究之路径

  进行文明比较,目的在于认识文明之间的相通性、差异性及其影响,深化对文明发展共同规律和特有道路的认识。比较的双方或多方应具可比性,不能过于跨时空。既可进行宏观的整体性比较,如世界上最典型、最具代表性、最具对照意义的东方中华文明与西方欧洲文明,可对这两个文明的起源模式、发展道路、核心价值、精神支柱、思维模式、行为方式、发展结局等进行全方位比较。又如中华文明和印度文明,两者都是古老的东方文明,却发展成两种迥然相异的文明模式,值得多维度比较。又如子文明与母文明的异同比较,如美国文明与欧洲文明的比较;或派生于同一母系的子文明比较,如美国文明与拉美文明都源自欧洲文明,而且缘起条件相似(殖民),但后来的发展路径和程度却完全不一样。还可进行微观性的专题比较,即就文明某个方面进行比较,如中国历史上共同体观念与西欧的比较;封建中国与西欧农民、农业和农村问题比较;封建时代中国与西欧城市比较;中国与西方不同文化精神比较等。

  共时性文明互动具有较强客观性,必须分析互动存在的条件、形式(和平的或暴力的),评估互动的程度和状态(直接的或间接的、常态的或间歇的)、结果和影响(是互相促进、互相竞争,还是强势方压制或破坏甚至吞并弱势方的不对称互动)等。世界文明史上有许多著名的互动现象,如游牧民族对农耕文明的冲击;希腊化对中东古代文明的冲击;阿拉伯世界与欧洲的对峙与战争;拜占庭东正教文化向东欧的传播与渗透;中西古代交通、交往、交流史,例如丝绸之路;西方人对美洲印第安文明的征服;近代西方对东方世界的渗透、冲击与东方的反应等。而先在文明对后世文明的影响,则是一种单向度互动。有同一地域的前后关系,如罗马文明对欧洲文明的影响,中东古代文明对阿拉伯—伊斯兰文明的影响;也有跨时空的互动,如印度文明向东南亚的传播等。若干反例也值得深入研究,即不对称的强制性互动。一种情况是双方发生战争等暴力冲突,对冲突双方的经济社会都造成了极大破坏。另一种情况是强势文明压倒性地战胜甚至征服弱势方,弱势方则完全衰落甚至灭亡。文明间若缺乏互动,也会造成不利影响。如中古时期美洲文明、非洲文明都与亚欧文明没有互动,美洲印第安三大文明之间、非洲各文明之间也缺乏互动。缺少互动的消极后果之一是无法取长补短、互相促进;消极后果之二是缺乏竞争、无法奋起。

  文明交流互鉴具有较大的主动性,其作用和影响多为积极面。互鉴行为的发出由精神层面认知而导致,互鉴的内容则多在物质层面和制度层面,如学习他人的物质生产技术,或先进的制度和管理方式等。互鉴大多是共时性文明相互学习、相互吸收有益养分、相互借鉴经验教训,当然也有主动和受动之别。也有后世文明对先在文明(包括外部文明)的单向度学习,吸收正面的、积极的要素。世界历史上比较成功的文明互鉴有:中世纪西欧崇尚罗马法等古典文化,学习拜占庭文化,引进阿拉伯文化和技术;7世纪,日本派出遣隋使、遣唐使,学习中国文化和制度,进行大化改新;19世纪,日本明治维新使团考察西洋学习各国优长、脱亚入欧;17世纪,彼得一世学习西欧的改革等;20世纪中国学习俄国十月革命,奉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掀起社会主义运动;土耳其20世纪凯末尔欧化改革。也有一些能提供教训的反例。如18—19世纪,三大穆斯林帝国(奥斯曼、波斯、莫卧儿)变法不成功;19世纪后期,中国先是开展洋务运动模仿西方器物文明,后虽有戊戌维新但未触动农本经济和封建体制,因而难以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命运。也有树立错误样板的反面教训,如日本明治维新效仿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君主和军事体制,结果走上军事封建帝国主义道路。

  文明之比较、互动与互鉴,旨在进一步推动世界文明史学术创新。早期的文明史多是对文明逐一考察,强调文明兴与衰的自身原因、自我演变规律。而文明间的比较、互动与互鉴研究,则可从把握文明横向的互动与互鉴趋势来揭示世界文明迈向高阶新形态的历史必然性。进行文明之间的比较、互动与互鉴研究,可以改变世界文明史以往那种内视的、纵向的叙事体系,把各文明置于人类世界宏大框架之内,探索文明间的横向联系。如此,我们才能建立纵横交织的新的世界文明史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揭示、吸收、汇聚和融合各文明的积极因素,使新形态文明内容更具多样性、包容性、开放性,并深入认识人类文明的共同性和共通性,筑牢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基础。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世界历史上主要文明之间的比较、互动与互鉴研究”(22&ZD249)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天津师范大学欧洲文明研究院教授、中国世界古代中世纪史研究会会长)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