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社协同”视角下中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路径
2022年09月28日 09:4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9月28日总第2501期 作者:何裕隆 符隆文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在医疗技术推陈出新的同时,疾病背后的社会、心理、经济和文化问题也开始受到重视。时至今日,美国罗切斯特大学精神病学家恩格尔(George L. Engel)于1977年提出的“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已经成为医疗领域的常识。但是,谁是医疗体系中的心理与社会服务提供者,以及如何提供相关服务,一直未能得到令人满意的答案。医务社会工作者(以下简称“医务社工”)的出现填补了这一空白。医务社工在综合医院、诊所、专科医院、康复机构等医疗场景内,基于利他主义精神和专业工作方法,帮助患者及其家庭成员应对由疾病和治疗引起的社会与心理问题,以恢复世界卫生组织所定义的“体格、精神与社会之完全健康状态”。

  医务社会工作逐步走向制度化

  近代中国医院社会工作的先驱是北京协和医院,在1921年成立时便设立了社会服务部。改革开放后,社会工作专业得以恢复和重建,但医务社会工作实务仍然处于空白状态。2000年以来,随着中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迈向公益性,倡导以病人为中心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医务社会工作有了新的发展土壤。2000年,上海东方医院设立了“社会工作部”,标志着我国医务社会工作机构建设和实务发展的起步。200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开展医务社会工作,完善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增进医患沟通”。2015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要求加强医院社工和志愿者队伍专业化建设,充分发挥社工在医患沟通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

  如今,医务社会工作在国内的医疗机构逐渐普及。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的大型综合性医院开始设置社会工作部或医务社工岗位,以自聘或购买服务的方式探索医务社会工作服务。然而,医务社工出现在医院,并非意味着他们已被接纳和认可。一方面,医疗机构对医务社工的认知仍然较为片面。许多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不了解医务社工的专业性,将其视为志愿者(义工)、导诊或行政后勤人员,没有提供临床实务的机会和渠道。另一方面,医务社工自身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有所不足,有的缺乏医疗知识,有的没有社会工作专业背景。此外,由于从事医疗相关工作的经验和资历不足,部分医务社工尚未适应医疗服务的工作流程,不熟悉服务对象的需求与特点,导致实务工作难以展开。

  种种现状表明,我国医务社会工作正在逐步走向制度化,但其理念和实践未能突破长久以来医疗领域重技术、轻人文的基本倾向。在这种“医疗主导”实务模式下,医务社工承担过多行政工作,服务内容和范围受限,在医院里处于边缘位置。因此,无论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还是医务社工本身,都需要进一步明确医务社会工作的服务理念和医务社工的角色定位。医务社工虽然是在协助医务人员,为患者和家属提供社会和心理方面的服务,但医务社工并非依附或附属于医疗专业。医务社工倡导兼顾身体、心理、社会和灵性的“全人健康”理念,是医务人员身边的“医路同行者”。医务人员更重视身体和心理,医务社工主要解决心理、社会和灵性问题。双方分工不同,但彼此尊重、充分交流、广泛合作,形成医疗技术与人文关怀并重的“医社协同”实务模式。

  在美国、英国、日本和中国香港等地,医务社工在医疗机构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职业角色,承担更为专业化的临床实务工作。首先,医务社工从业人数众多。在美国,设立社会服务部是美国医院联合会鉴定医院是否合格的指标之一。目前,全美医务社工已超过30万人。其次,医务社工的服务范围清晰,包括面对患者及其家属的直接服务和间接服务,以及社区活动、健康教育、疾病预防、公共关系、志愿者管理等实践。最后,医务社工与医务人员建立了制度化的协作机制。英美等国的医务社工需要进行资格认定和登记注册,医院的社会服务部一般每周7天值班,接受临床各科室的转介。

  迈向“医社协同”的理念与发展路径

  中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需要在“医社协同”的理念指导下,从制度、专业和组织等不同层次建立新的发展路径。要实现这一目标,有必要在人才培养、服务标准、转介机制和社会推广等方面,吸收国外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经验,结合中国本土的实际情况,提升医务社工的专业性与实用性,形成医务人员与医务社工的分工合作,让医学人文真正实现落地。

  第一,加大医务社工的培养力度,增加医务社工从业人数,实现服务人群的广泛覆盖。2020年,上海市发布的《医务社会工作基本服务规范》中,在人员配比上规定,在二、三级医院每300—500张床位至少配备一名医务社工。2021年,深圳市发布的《医务社会工作服务指南》则要求在三级甲等医院每100张床位应配备不少于一名医务社工。

  第二,建立完善的管理规范与服务标准。首先,需要明确医务社会工作的行业准入、等级评定与晋升体系,保障医务社会工作的薪酬待遇。其次,建立医务社会工作的服务规范,厘清医务社工的职能与职责。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等部门于2020年共同印发《关于发展医务社会工作的实施意见》,初步将医务社工的工作内容界定为心理—社会支持、社会资源整合、医患关系调适、志愿者管理和社区健康服务等五部分。下一步应形成更具体的服务规范、操作指引和考核机制,让医务社工对医疗的专业贡献得以显现。

  第三,形成有效的转介与合作机制。由于医务社工在医疗机构中的边缘位置,即便医务人员需要医务社工介入解决患者与家属的非医疗需求,但是缺乏有效的正式转介途径与机制。医务社工需要主动与临床科室建立合作,积极发现和处理那些被医务人员忽视或难以有效应对的临床难题。比如目前在安宁疗护领域,医务社工已成为多学科协作服务团队的核心成员。医务社工专长的心理支持与人文关怀也列入了2017年原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的《安宁疗护实践指南(试行)》。

  第四,提升医务社工的社会认知。对于身穿白大褂在医院工作但不是医生的医务社工,无论是医务人员还是普通大众都感到较为陌生,不清楚医务社工的角色和工作内容。在增强自身专业能力的同时,医务社工也需要通过多形式和多层次的社会推广与宣传,介绍医务社会工作的理念与实务,建立专业的形象与品牌。

  近20年来,我国医务社会工作事业呈现出良好态势,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在国家政策层面得到推进,越来越多的社会工作者进入医疗机构开展服务。医务社工是扎根医疗服务一线的临床医学人文实践者,对于改善医患关系、提升医疗质量和发展医学人文具有重要意义。在“医社协同”视角下,巩固医务社工作为“医路同行者”的角色定位,开展高质量的专业服务,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将迎来新的发展。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普惠性安宁疗护体系建设研究”(20AZD070)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临床医学人文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