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2023年07月07日 08: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7月7日第2686期 作者: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徐光启—利玛窦文明对话研究中心学术主任 魏明德:

  文明互鉴有利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不同文明间的“对话”规则和风格各不相同,可以归纳为文化的创新模式。当今社会,全人类面临着共同的挑战——生态环境问题、恐怖主义危机等。面对这些挑战,东西方不同的“智慧”有着各不相同的解决方案。不同方案的关键“差异”能够使我们找到事物的意义所在。通过对话交流,借鉴其他文明的“智慧”,进而重新解读自身文明,终将收获对自身文明的新理解,也能够更好地调动其资源来应对当前的危机,确保人类的生存和福祉。

  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语言学院教授 乌麦伊麦·迦尼姆·吉丹:

  文明古国的人文合作前景广阔

  中国和埃及有着古老文明及深厚文化底蕴,在教育和文化交流方面历史悠久,这不仅增进了双边关系,也促进了其他领域的相互理解与合作。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作为一条重要的贸易线,不仅促进了货物的交流,也促进了知识、思想和文化实践的交流。这条古老的贸易路线为两个文明间的知识和文化交流奠定了基础。在教育方面,20世纪中叶,中国向埃及学生提供奖学金,邀请他们来中国的大学学习,培养了一批受中国历史传统和思想文化熏陶的埃及学者,他们为促进中国文化和语言在埃及的传播作出了贡献。此外,两国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活动吸引了双方大批艺术家、音乐家和舞蹈家的广泛参与,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发展。

  近年来,中埃两国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合作也在不断深化。联合研究项目、学术会议和交流计划为可再生能源、农业和生物技术等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中国在技术转让和创新方面的专业知识对于实现埃及的发展目标大有裨益。

  展望未来,两国在考古学、历史理论研究、博物馆管理、跨文化对话和鉴赏等领域的合作前景十分广阔,可探索新的合作途径,继续在科研、教育和文化领域创造合作共赢的美好未来。

  尼日利亚拉各斯大学孔子学院副院长 章明:

  中非教育合作前景广阔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事业的稳步推进,极大地促进了对非经贸投资和文化交流。当前,中国正在帮助非洲国家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从而促进各领域务实合作。在文化教育方面,中国每年邀请非洲学生来华学习深造。尽管新冠疫情对中非教育合作造成一定冲击,但中非双方都意识到,加强文化教育合作具有突出的战略意义。中国对非洲的教育投资没有任何私利,而是真心支持非洲兄弟掌握先进知识文化,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崇高事业。中国与非洲的教育合作也展现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良好形象,推动中非合作迈向更高水平。

  北京外国语大学亚洲学院外籍专家 阿格申·阿利耶夫:

  搭建中外互译桥梁 践行全球文明倡议

  阿塞拜疆与中国虽远隔千山万水,但两国友好文化交往源远流长。两千多年前,古丝绸之路就把两国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2013年,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中阿两国文化交流迎来新的历史机遇。翻译是实现中阿民心相通的重要因素,也是践行全球文明倡议的有效方式。近年来,中阿翻译出版合作快速发展,极大促进了两国民众的互相了解。相信未来中阿两国会有更多优秀作品实现互译,助力全球不同文明间交流互鉴。

  韩国关东大学教授 李奎泰:

  筑牢中韩友好交流人文根基

  中国与韩国是“地缘命运共同体”,共有的历史命运、汉字儒教文化圈、地名、姓名、自然环境印证了中韩之间自古以来的密切关系。当前,随着中国的快速规模发展,韩国在中国对外关系上所处的地位和双边关系的规模逐渐缩小,相反中国在韩国的对外关系或双边关系上仍然是最大最多的数据没有变化,尤其在经济、社会交流方面如此。于是,如今包括政治外交安全和经济力量等的综合国力,中国大于韩国的格局非常明显,两国在国家综合实力或其他力量对比上是所谓的“非对称权力关系”,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在新的历史时期,中韩两国有必要进一步增进相互理解,在各领域加强交流,既能为推动中韩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发展作出新贡献,也可以为东亚开启更美好的未来。

  加纳新闻学院综合传播科学学院院长 莫德斯特·福苏:

  中非友好关系与文明交流有着强大的前进动力

  自古以来,世界各地形成了多样文明。这些文明各具特色,以其文化、语言和价值观塑造了人们特有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中国和非洲都拥有辉煌灿烂的文明,中华文明和非洲文明都是世界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明是公认的世界上最古老、最具影响力的文明之一,拥有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而非洲文明也有着传承数个世纪且同样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和社会特征。历史表明,不同的文明和文化可以相互滋养,非洲和中国的情况也是如此。文明是平等的,因此也就有了交流互鉴的可能,也昭示着具有悠久传统的中非人文交流必将历久弥新,助力双方携手走向未来。

  沙特阿拉伯科研与知识交流中心研究员 马云蔚:

  中国—沙特汉语教学和中国学研究事业蓬勃发展

  2019年沙特王储兼首相穆罕默德成功访华,宣布将中文纳入沙特教育体系,越来越多的沙特学校和社会机构开始教授中文。沙特民众对中国抱有好感,青年人学习汉语的兴趣正在提升。有沙特政府的巨大财政支持,沙特汉语教学事业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当前,沙特一些高校智库还计划组建专门的中国研究机构,这是沙特王国深化两国人文交流、寻求进一步深度理解中国的重要举措,也为推进中国与阿拉伯世界文化融合作出积极贡献。

  克罗地亚学者、北京外国语大学讲师 高山:

  全球古代历史文物及对古代世界新的相互理解

  对全球古代历史文物开展跨学科研究,增进了人们对古代世界的理解。通过比较丝绸之路沿线不同地区的帝国,即东亚(中国的周、秦、汉王朝)、南亚(前孔雀和孔雀印度)、伊朗高原(阿契美尼德帝国、帕提亚帝国和萨珊帝国)和地中海地区(希腊、伊特鲁里亚帝国、罗马共和国和帝国),致力于确定政治结构、规模、人口、技术和官僚体系方面的共同特征。从公元前6世纪到公元5世纪,与轴心时代相对应。比较方法主要围绕反思的概念,涉及水、金属、石头、陶器和玻璃等自然和人工材料中反向图像的复制与解释。在对古印度、波斯、希腊罗马世界和古代中国的研究中也提出了反思的概念,强调了在水、石头、金属、陶瓷和玻璃等各方面发现的反思潜力。原始的文字资料,以及最近的学术研究,都强调这些文明中的反思因素。反思被认为是一个综合的概念,包括自然、政治环境和社会身份。从这一假设中产生的研究问题包括知识从自然反思到公共反思的转变、反思对象中的技术发展、通过纪念性反思产生的权力和等级制度、作为政治和社会对象的自然分析,以及对古代世界亚非帝国的比较研究。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 夏南希: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具有独特魅力

  中国传统建筑艺术博大精深,有其独特魅力。表面上看,中国传统建筑具有相似特征,但实际内在功能禀赋各不相同。例如,一座寺庙可以在不改变结构的情况下转变为宫殿大厅,只需移除内部雕像并更换为王座即可。佛教、道教、殡仪和住宅建筑都采用相同的木结构和榫卯连接系统,可以很容易地通过室内变换来实现彼此之间的功能转换。同理,这种结构系统也运用到石砖或金属仿造的建筑之中。中国传统建筑尤其是瓦片屋顶和斗拱结构,因具有方便运输和出口特性,广为普及传播。此前韩国、日本、蒙古国、欧洲国家都曾有意识地模仿中国传统建筑。因此,中国传统建筑一直以来都作为媒介,发挥着其独特的文化交往和文明互鉴作用。

  拉美地区中拉关系研究小组专家 马里奥·冈萨雷斯·罗德里格斯:

  中国遗产在古巴的历史沿革

  1847年,第一艘载有中国工人的船只抵达哈瓦那。在接下来的几十年时间里,中国人在古巴找到了赚钱的机会,并在古巴留下了深刻的印记,这种影响至今仍然存在。古巴与中国的外交关系可以追溯到1902年,当时刚刚成立的古巴共和国与清政府建立了关系。在1959年古巴革命胜利后,古巴与中华人民共和国之间的关系进入了快速发展新阶段,两国建立了密切的政治关系。现今,中古两国正努力在多个领域加强双边关系,特别是在经济、教育和文化领域。

  乌兹别克斯坦学者、中央民族大学外籍教师 迪丽索热·米尔扎阿合米多娃:

  研究中国教育 探索发展经验

  作为中国中央民族大学的一名老师,在该校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我读了很多关于中国教育制度的文章,还参与翻译了《基础教育发展的中国之路》一书。正是在翻译这本书的过程中,我萌生了研究中国教育发展史的念头。

  在翻译完《基础教育发展的中国之路》这本书后,我们翻译了《习近平讲故事》。在这项工作中,我认识到习近平主席对教育的重视,这是今天中国教育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因素之一。习近平主席不忘教师的伟大,以他们为榜样,提高对教师的尊重,强调教育的重要性。

  最近,我们将习近平主席的著作《摆脱贫困》翻译成了乌兹别克语,不久将出版。书中有一章以闽东地区粮食体制改革为例,讲了全国教育需要做什么、需要解决什么的问题。在闽东老、少、边、岛、贫的条件下,教育和人才培养是改革开放最重要的发展因素。可见,在任何一个领域的发展中,教育发展都被认为是重要的。

  如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正在摒弃旧观念,成为一个新的乌兹别克斯坦。与此同时,我国正在进行多项改革,其中中国的经验正被广泛应用于教育体制改革。

  2022年,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总统授予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习近平“最高友谊”勋章,因为我国领导人和我国人民尊重和支持习近平主席的改革,尊重他对中国、伙伴国和世界发展的贡献。

  从教育的视角思考,“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具有深刻的含义。教育在每个社会中、在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没有接受过教育的人会落后,没有良好教育制度的社会也会落后——教育的发展决定了社会各领域的进步。教育命运共同体意味着什么呢?它代表着共同发展和分享新成果。这意味着我们需要通过教育共同推动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因此,我希望努力促进我们国家在教育领域的合作,并为推动中乌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作出贡献。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