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首次提出“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阐释新质生产力的内涵与本质:“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2023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2024年的工作重点和关键,强调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特别是以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催生新产业、新模式和新动能。
金融是国民经济的血脉,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加强金融强国建设,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把更多金融资源用于促进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绿色发展和中小微企业,大力支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尤其是颠覆性技术和前沿技术创新,是新质生产力的主导因素。通过科技创新的转化应用,形成以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和产业深度转型升级为特征的产业创新,则是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路径。而在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和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过程中,金融强国建设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金融强国建设是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必然要求
新质生产力本质上是先进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过程中的质变和跃迁,而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必然要求生产关系发生相应变革。现代金融体系和金融制度是生产关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金融体系包括各类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及其提供的金融工具、金融产品和各种类型的金融服务,而金融制度则是规范和支撑金融市场运行和交易的各种法律、规则和惯例的总和。
自人类社会进入工业文明以来,每一次工业革命的兴起都离不开金融创新和金融制度变革的支撑。可以说,没有金融创新和金融制度变革的支撑,就很难实现新技术的推广和新产业的扩张。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英国经济学家约翰·希克斯甚至认为,工业革命是金融革命的结果,这源于金融创新为新技术的使用和扩张提供了大量的廉价资金,从而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实现。
从历史发展的经验来看,重大金融创新和金融变革总是与工业革命的发生如影随形。现代商业银行的产生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低成本资金,也催生了债券市场的发展。现代资本市场的发展则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兴起,投资银行的出现为电力、电气、铁路和化工等新兴行业和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扩张提供了有力支持。第三次工业革命的重要前提则是以风险投资为核心的现代创业投资体系的发展。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金融科技的发展也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
下一轮工业革命主导权的竞争,实质上就是新质生产力的竞争,这必然要求以创新和改革为抓手推进金融强国建设。可以说,金融强国建设是获得新质生产力竞争优势的关键支撑。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金融强国建设的内在需求
习近平总书记明确强调,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和支撑力。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同样是金融强国建设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提出加快建设金融强国,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推动我国金融高质量发展,而金融强国建设的重要目标则在于“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提供有力支撑”。
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加速演进,大国博弈与地缘政治形势复杂多变,部分西方发达国家依仗自身的技术优势,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对我国实施断供、脱钩、打压等一系列“卡脖子”行为。如何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大力发展颠覆性和前沿科技创新,尽早摆脱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受制于人的困境,是现阶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最为迫切和重要的任务,也是金融强国建设目标的题中应有之义。这进一步决定了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必须有机嵌入金融强国建设的时代进程。
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金融强国建设的历史机遇
第一次工业革命率先在英国兴起,伦敦随即替代荷兰阿姆斯特丹和法国巴黎成为世界的金融中心,促使英国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具有现代意义的金融强国,为现代社会贡献了诸如中央银行制度和商业银行体系等重要的金融创新和金融组织变革。美国则是第二次和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纽约替代伦敦成为新的国际金融中心。美国成为新的金融强国,不仅拥有最为发达和多元化的金融市场,而且美元也成为世界最主要的储备货币和结算货币,在全球货币体系中独享美元霸权。
纵观人类经济社会的发展历史,哪个国家能获得颠覆性和前沿技术创新的主导权,哪个国家就能从技术创新转化为产业创新的竞争中获得领先优势,进而在金融创新和金融变革中获得历史性的发展机遇,成长为新的金融强国。金融强国建设通过持续不断的金融创新和制度创新,一方面为原创性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提供充分的资金支持和市场激励,另一方面则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提供风险管理和信息共享,引导政府和市场筛选出更有价值的创新项目。金融在深度服务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中不断实现自我创新,催生新的发展动能和市场机会,从而不断吸引全球资本流入,成长为新的世界金融中心和下一个世界性金融强国。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金融强国应当基于强大的经济基础,具有领先世界的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综合国力,同时具备一系列关键核心金融要素,即“拥有强大的货币、强大的中央银行、强大的金融机构、强大的国际金融中心、强大的金融监管、强大的金融人才队伍”,为我国由金融大国迈向金融强国指明了目标方向和实践路径。金融高质量发展,关系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全局。金融强国建设,展现新时代经济发展的战略抉择,指向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提升。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实现金融、产业和数据三大要素有机融合,从而推动中国金融强国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更好地把握历史主动,助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推进金融强国建设以支撑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形成
首先,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是推进金融强国建设最重要的制度保障。只有坚持党中央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确保金融发展时时刻刻以人民为中心,牢牢把握住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正确方向。
其次,以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要攻坚方向,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通过持续创新和改革支撑新质生产力的加快形成。进一步优化金融结构和资金供给结构,提高资金的配置效率,引导更多金融资源用以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加强资本市场的制度建设,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金融强国建设中的枢纽功能;加强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和数字金融的发展,更好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和绿色化;在确保国家金融和经济安全的前提下稳步推进金融领域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提高金融机构的国际化能力和竞争力。
最后,统筹发展与安全是金融强国建设的根本保障。坚持稳中求进、先立后破的原则,金融安全是新质生产力形成与发展的前提,通过全面加强金融监管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作者系厦门大学副校长)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