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2024年04月24日 09:5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4月24日第2879期 作者:胡亮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必须加强科技创新特别是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使原创性、颠覆性科技创新成果竞相涌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科技创新是一个漫长且艰辛的过程,需要各相关主体在不断完善自身功能的同时,推进务实的协同创新,真正发挥耦合效应。要实现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需要发挥高校是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和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优势,进一步破解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束缚,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释放有组织科研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当前,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加速融合渗透互动发展,科技创新模式也随之发生根本性变革。“0—1—N”的原始创新应用靠少数科研人员的“匹马单枪”势必难以实现,唯有依靠有组织有秩序的协同科研攻关,坚持“四个面向”,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凝练科研选题,才能打通科技创新链。关键核心技术的攻关、高端产业的引领,根源在科研组织力。没有有效组织的科研,势必不能孕育出原始创新活力;无法解决关键核心技术背后的一系列科技难题,就难以真正产生原创性、引领性、突破性技术。要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从“被动接单”“自由生长”向主动谋划、定向培育转变。用好评价“指挥棒”与激励“驱动器”,在职称评定、绩效考核中,鼓励引导科研人员参与重大任务攻关。建立承担重大任务的人才评价指标,考查支撑国家安全、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实际贡献和创新价值,完善基于贡献的激励机制。

  围绕国际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承担重大项目,基于大项目建设大平台,通过大平台组建大团队,依托大团队取得大成果。建立资源配置一体化机制,坚持“全链条、强组织、高质量”的工作思路,将“深入挖掘潜力、全面提升质量”作为工作重点,克服单兵作战、资源分散的弊端,改变同质化竞争、碎片化扩张的现象。要统筹设计“揭榜挂帅”攻关和关键性、应急性任务“赛马”攻关,聚焦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推动多学科交叉协同和跨行业、跨领域大兵团作战,提升创新体系效能。建立基于信任的研究管理新范式,赋予项目负责人更大自主权,形成尊重知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社会氛围。引入项目经费“负面清单+包干制”,引导科技人员心无旁骛地开展科学研究。培养造就一批高水平研究人才队伍,促进整个创新生态系统功能的提升,推动完成战略性、关键性、原创性重大成果产出任务。进一步增强科教兴国强国的抱负,打造支撑有力、前沿领先、根基深厚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担当起科技创新的重任,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新动能。

  培育集聚战略人才创新团队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按照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畅通教育、科技、人才的良性循环,完善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合理流动的工作机制。”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关键在人。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基础,高校是科技创新的“发源地”、创新人才的“蓄水池”、人才发展的“助推器”。高校要让人才引得进、干得好,通过人才的成长带动科技创新,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盯产业链、强化人才链、促进创新链,助力“人才之树”开出更多“科技之花”,结出更多“创新之果”。要以党管人才,育才聚才,选才任才。要满怀爱才之情、坚守重才之道、抱定敬才之心,促进人才创新、人才强校、人才兴邦。要加强政治引领、高端引领,强化需求导向、实效原则,坚持深化改革、引育并进、统筹协调,面向科学前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全面激发人才积极性,形成百花齐放,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要突出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形成“头雁领飞、群雁助推”的领军型人才培养模式,鼓励其以“兵团作战”形式组建跨学科跨领域交叉融合团队,彰显高层次人才对科技核心工作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通过项目牵引、学术论坛、专题报告、担任专家等组织形式,为人才拓展成长发展通道。引导实施“人才+项目”的培养模式,建立人才培养与科研项目紧密结合的机制,分层分类重点支持人才成长,畅通青年人才与领军人才的成长通道。加强科研布局和重大项目组织策划,探索以重大项目为引领、以学科带头人为核心、以青年科技人才为主体的科研组织模式。支持青年科技人才挑大梁、当主角,助力青年人才脱颖而出,以此带动整体人才队伍建设,进而产生一批有基础、有潜力、组织健全、研究方向鲜明、科研水平一流、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要倡导创新创业文化,以贡献求支持,在服务中求发展。完善以实际贡献为导向的评价体系、人事管理机制、薪酬分配方式,夯实人才强校基础,为科技体制改革提供原动力。以创新的思路、有力的举措、务实的作风推进人才队伍建设,构筑创新团队新格局。

  部署产教研融合协同攻关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构建上下游紧密合作的创新联合体,促进产学研融通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打造贯通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化等全链条的共建共享格局,关键在于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紧密围绕创新型国家建设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立足区域经济发展规划,围绕新时期、新阶段新旧动能转换战略实际需要,整合科技创新资源,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推进以国家级科研平台为牵引,以部省级、厅局级、校级各级各类科研平台为基础,以行业头部企业为支撑,与地方政府企业共建共治的科技创新联合体向纵深发展。发挥人才济济、组织有序、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的优势,形成政府企业高校共同搭台、人才团队放心“唱戏”的良好局面。

  通过科技创新发展联合体的建设,激发科研和创新的热情与潜力,着力打通合作障碍,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促进学术研究的源头与出口根植于社会需求并循环提升,引领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打造服务行业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的一流特色品牌。在共性技术和重大产品研发方面精准发力,形成联合开发、优势互补、成果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协同创新范式。助力各创新主体高效协同,助力产业经济、人才团队、创新技术、金融媒介等创新要素有序融通、共同发力。

  鼓励和支持企业作为创新主体,牵头协同高校和科研院所站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高度积极谋划合作、深度参与、推进创新,构建“理论基础—技术创新—应用开发”一体化、全链条研发与应用的研究体系,开展一系列原始创新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培育和集成颠覆性技术,为行业发展提供关键共性技术,并做出示范应用,走在全球科技前沿,引领全球创新链产业链变革,打造科技合作新格局。重视科研成果创造、保护、转化、运用,促进高校同地方对接、科技同经济对接、研究同产业对接、成果同生产力对接、人才同效益对接,实现人才价值最大化,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

  (作者系南京工业大学应急治理与政策研究院研究员、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南京工业大学基地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