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细作结累累硕果 继往开来谱哲社新篇
2024年05月17日 09:54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5月17日第2893期 作者:李言荣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以下简称“5·17”讲话),是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仅需要发挥自然科学的作用,也需要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作用。“5·17”讲话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高度,深入阐释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作用,指出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需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并深刻回答新时代如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等一系列问题。值此“5·17”讲话发表八周年之际,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学重要讲话精神,不仅是对我国过去哲学社会科学发展事业的全面总结,更是对未来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发展的展望,有助于我们科学理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重大价值和现实意义,进一步坚定我们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信仰和追求,进而谱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崭新篇章。

  重温“5·17”讲话的重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5·17”讲话作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纲领性文件,科学回答了“为什么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需要什么样的哲学社会科学”“怎样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等重要问题,为新时代推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第一,从宏观与微观相统一中认识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性。一方面,“5·17”讲话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国家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整体规划和布局,强调了哲学社会科学对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性,以及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在解决事关党和国家全局性、根本性、关键性重大问题上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5·17”讲话又具体分析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特点,对如何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如何加强和改善党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领导等提出了具体要求,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指明了前进方向。

  第二,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发展哲学社会科学。“5·17”讲话全面审视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问题,既有深入的理论分析,又有具体的实践指导。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必须紧密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展开,为解决实际问题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切实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实现高质量发展。

  第三,在历史与现实的相互观照中指引哲学社会科学发展。“5·17”讲话继承了中国共产党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的优良传统,注重从历史角度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问题,同时,又观照现实问题,具有鲜明的问题意识和时代性。“5·17”讲话在历史与现实的相互观照中把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问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新时代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构建逻辑。

  八年来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成就

  马克思指出:“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只要仔细考察就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 八年来,随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扎实推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就。

  第一,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不断完善。八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新的时代内涵,在此过程中不断深化和拓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研究。尤其是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的发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界积极推动学科交叉与综合研究,通过整合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在拓展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域、形成重大理论成果的同时,不断丰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理论体系。

  第二,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人才是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通过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和强化人才培养体系,可以推动理论创新和研究水平提升,推动哲学社会科学全面、深入和持续发展。八年来,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队伍不断壮大,哲学社会科学领域高质量人才规模逐年增加,尤其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青年学者比例不断扩大。全国各地积极成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以及“省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等,既为深化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和资源,也为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第三,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实践应用能力不断增强。八年来,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在服务社会需求和解决现实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能够及时回应社会发展关切,尤其是在推动共同富裕、文化传承、城乡融合发展等方面,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深入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理论工具和方法。哲学社会科学学科改变了单一的科研模式,注重社会调查,通过产学研结合等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活力。

  第四,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八年来,伴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及其影响力的日益增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国际影响力也随之不断增强。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和研究人员通过国际学术论坛等方式开展学术交流,越来越多的学术成果被国际社会所认可。比如《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四卷本被翻译成多种外文,既有助于国际社会更好了解中国的发展,也为破解全球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难题提供了中国智慧。

  努力攀登哲学社会科学发展高峰

  重温习近平总书记“5·17”讲话精神,我们更深刻地感悟到“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建设”的重要性,以及肩负新时代的历史使命。这要求我们始终做到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和深入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要始终立足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实际,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领会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精髓,秉承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夯实自身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真理观武装头脑,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要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断推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取得新突破。

  高校党委要坚定不移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社会主义方向;不断加强高校党的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提供政治保障和制度保障;要始终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不断加强师生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和推动校园文化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不断繁荣和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

  哲学社会科学在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对人才的培养首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这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区别其他社会科学的标志。要立足我国国情和高等教育发展实际,坚持实事求是和与时俱进,不断培育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以广大人民的利益需要和国家的战略需要为“课程思政”和科研活动的主攻方向,不断优化哲学社会科学在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中所发挥的作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繁荣哲学社会科学,不断促进哲学方法论的应用,丰富教学内容和构建立体式课程体系,不断促进学科交叉发展以产生新的研究领域和成果,指导社会实践和开展公共服务,切实提升高等教育的质量和社会影响力。

  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要始终以理论创新为内在动力,这也是推动国防特色高校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一环。国防特色高校由于专业性强,更加注重工程、技术以及自然科学的发展,但在推进“双一流”高校建设中仍需要哲学社会科学的引领,尤其是发挥其对“卡脖子”技术难题的指引。这就在于哲学社会科学能够深入探讨工程和科技发展的内在规律,哲学社会科学方法可以为国防特色高校科研提供新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对国防特色高校而言,应充分利用其理工科优势,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与理工科的交叉融合,积极开设工程伦理教育、科技伦理教育等跨学科课程,从而形成有自身特色的办学模式。哲学社会科学可以为学校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价值指引,积极引导高等教育机构和教育者坚守诚信、合作、公正等原则,从而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尤其是随着科技创新的加速发展,国防特色高校应积极利用科技创新的优势条件,不断赋能教育发展。

  新时代“三大体系”的全面构建

  新时代,我们应该始终坚持习近平文化思想对哲学社会科学的指引,积极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从而加快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随着科技创新速度的加快,要积极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利用数字技术不断革新研究方法,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的交流合作,加速科研成果和学术成果的传播,从而增强中国特色的学术体系建设。要借助科技创新优势,积极搭建学科平台,突出办学特色,积极构建符合国家发展需要和高校发展实际的学科体系,从而服务社会主义人才的培养战略。当前,我们在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如何将所取得的成就宣传出去,以增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话语权值得深思。因此,要利用科技创新积极搭建国际传播平台,注重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的优势互补,精准定位哲学社会科学国际传播受众。尤其是在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要积极利用新质生产力驱动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的变革,并思考科技创新时代建构具有中国特色自主知识体系的应对之策。

  (作者系西北工业大学党委书记、中国工程院院士)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