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介与当下文艺理论研究的新尝试
2022年04月18日 09:49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4月18日第2389期 作者:王传领

  媒介与文艺之间的关系,是近30年来文艺学研究的热点之一。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学者就试图从媒介环境学家的理论体系中寻找关于电子媒介影响文学艺术的论述,更新学术认知。进入21世纪,中国迅速跨过传统电子媒介,进入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介时代。在此环境下,媒介之于文艺究竟意味着什么?新媒介究竟如何影响了当下文艺的演变?我们应如何深入这些演变的发生层面来探讨新媒介环境下的文艺新现象和新问题?这些都是身处这一时代的研究者面临的重要课题。

  考察新媒介环境下的文艺理论首先要从媒介层面寻找研究切入点。一方面,无论是印刷媒介还是电子媒介,都在新媒介系统中找到了自己的作用方式,甚至在媒介技术的助力下,传统媒介逐渐演变为由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所驱动的新型“传统媒介”。另一方面,新媒介还产生出超越传统媒介的新型传播手段,尤其是无线通信技术与智能设备的联合应用,使移动互联网用户几乎摆脱了传统讯息接收渠道的束缚,进一步提升了智能设备的使用价值。也正因如此,在对当代文艺的研究中,研究者应尝试借鉴和利用更多非文艺学研究方法,结合当下文艺状况,充分发挥各个学科的方法优势,从更多视角完善文艺研究。在这一研究理念指导下,对于新媒介环境下文艺理论的研究,我们可以不断挖掘新的可能,做出新的尝试。

  改变文艺理解方式

  数字文学是新媒介环境下产生的重要文艺类型,对它的研究为全面理解当下文艺打开了一扇重要窗口。仅从本体角度理解文艺,已经不能充分把握当下纷繁复杂且变化无穷的文艺形态,因此需要在新媒介环境下重新理解变动不居的文艺生态,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充实文艺理论体系。这需要从以下两点入手。

  第一,应将新媒介环境下的文艺视为一种事件集合体,除了继续使用过去从本体角度理解文艺生产、传播、批评的方式方法外,更要尝试从文艺事件、文艺媒介、文艺圈层等维度对当代文艺进行全面审视。这不仅意味着我们要以更加宏观且多元的方式来理解当下各种文艺现象和文艺作品,也时刻提醒我们在新媒介环境下理解当下文艺正在成为一件越来越复杂的事情。这种复杂性既体现在卷入当下文艺研究的要素越来越多,尤其是媒介技术、网络文化等要素,已成为影响文艺研究不可忽视的力量;也体现在文艺阐释的观念和类型越来越多样化,且时常超越文艺本体的范畴。

  第二,应尝试在由新媒介塑造的当代文化空间中理解、阐释文艺现象和文艺作品。在新媒介环境下,当代文化空间既叠加了过去和现代、社会与文化等多种因素,还将现实世界与计算机所造就的虚拟空间进行连接并充分交融。在研究新媒介环境下的文艺现象和文艺作品时,要超出单一的文化场域和空间类型,以更加宽广的视域对其进行深度扫描。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当下文艺与新媒介之间的关系,理解新媒介环境下文艺存在方式的改变,以及它如何以跨媒介、跨时空、跨文艺类型等方式完成了自我超越。

  拓展文艺研究路径

  在对当下文艺的研究中,尤其是涉及新媒介与文艺的关系时,研究者往往还是遵循传统文艺学的研究路径,将媒介作为文艺研究中的一个因素,忽视了计算机与互联网构建的新媒介对当下文艺的重要影响。但必须承认的是,对生活在新媒介环境下的文艺创作者、传播者与接受者而言,“数字化生存”已成为几乎所有人面对的现实状况。因此,从新媒介角度出发研究当下文艺的发展变迁,已成为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尝试的研究路径。随着这种尝试的逐渐深入,研究者逐渐认识到新媒介建构当下文艺场域的巨大能量及改变文艺研究路径的多种方式。可以说,基于对新媒介的认知重新审视文艺研究路径,既符合当下文艺的发展状况,也是当今文艺研究者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由于新媒介裹挟的因素与力量比较复杂,其远超传统媒介的影响力和作用力也使它超出了单纯的“媒介”范畴,因此从媒介视角研究文艺现象和文艺作品,探讨新媒介文艺对文艺理论发展的推动作用,往往会产生远多于纯粹文艺研究的理论结果,甚至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遮蔽文艺研究的初衷。例如,有的研究者过于注重新媒介为文艺作品和文艺家带来的经济价值,有的则太过重视文艺作品在新媒介环境下获得的巨大流量,这些都会导致研究走偏。鉴于此,研究者在以新媒介为切入点研究当下文艺的过程中,应时刻保持清醒的理论认知,既要充分理解新媒介及相关理念的现实意义,又要不断夯实自身的文艺理论根基,尤其是对经典文艺理论的掌握和理解,这是文艺研究者不可或缺的基本素养。

  丰富文艺研究方法

  文艺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史也是研究者不断加深对于文艺本体的理解、不断拓展文艺理论边界的历史。尤其是在20世纪文艺理论的发展过程中,精神分析学、文化研究等理论也被纳入文艺研究中,丰富了文艺学理论体系。而在新媒介时代,来自原本与文艺并无交集的其他学科的诸多研究方法,也正成为文艺理论探索的重要工具,如媒介学、金融学、统计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等。在媒介领域,法国媒介学家雷吉斯·德布雷提出了“媒介学”这一概念,用来指称一种基于媒介的跨学科研究方法。而他阐述的“媒介域”概念则指涉以媒介配置为基础所形成的文明史分期(《普通媒介学教程》),为新媒介环境下文艺理论的研究提供了重要启示。此外,原本属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大数据、云计算、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等媒介技术被广泛应用到文艺作品创作和传播过程中,同时也成为不可或缺的文艺研究手段。

  不仅如此,高度依赖媒介技术的新媒介也形成了具有自身特点的媒介观。这种媒介观对依托新媒介存在的几乎所有内容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和限制,新媒介营造的虚实结合的媒介空间极大改变了文艺研究的场景和条件,因此需要文艺研究者对媒介技术和媒介科学具有较为充分的认知。此外,新媒介及背后的商业实体要求文艺作品在商业价值和经济效益上有所收获,因而相当数量的研究者致力于从经济学角度研究新媒介环境下的文艺作品,如网络文学点击率、电视剧播放量、电影票房等。如果片面强调经济因素对文艺的影响,难免会使研究走偏,但若处理得当,从学术生长的层面来看,这些研究成果在将文艺研究与其他学科进行衔接的同时,也进一步拓展了文艺理论的边界,丰富了文艺学的内涵。

  更新文艺研究理念

  近20年来,社会媒介系统完成了由传统电子媒介向新媒介的转换,这也为当下文艺带来了诸多新变。新媒介不仅成为我们日常生活须臾不可分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为文艺理论研究提供了更多可以选择的切入点。从更近的时段来看,新媒介开始对中国文艺产生重大影响的时期正与新时代吻合。因此,探讨基于新媒介的新时代文艺研究理念也就顺理成章。

  进入新时代,文艺组织和文艺群体既要积极探索具有鲜明中国特色、中国精神和中国气派的文艺发展道路,也要结合当下的新媒介环境来完成具有时代风貌的文艺作品的创作、传播与批评。于是,在新媒介环境下,新时代文艺研究需要面对多样化的文艺形态、多层次的文艺经济和多维度的文艺价值。事实也证明,新媒介逻辑与新时代理念的结合正不断创造出新的文艺研究思路和视角。

  更进一步来看,如何把新时代的文化特征与新媒介的发展态势结合起来,并以此作为当下文艺研究的基本背景,是新时代文艺理论研究亟待解决的课题之一。因此,尝试建构一种与时俱进的文艺研究理念,是我们考察新媒介环境下文艺理论发展及其核心议题的最终目的。这种文艺研究理念既能回答文艺作品和文艺理论应如何紧密契合时代语境这一问题,也有助于揭示新媒介环境下文艺作品的文化价值、精神价值、审美价值、艺术价值,还能充分利用新媒介的多种优势不断提升文艺作品在当下媒介系统中的影响力。当然,建构与时俱进的文艺研究理念需要研究者充分理解新时代文化的发展态势,同时深入鲜活的文艺生活中,理解文艺在生产、传播、接受与批评等各阶段实时产生的新变化。

  新媒介在短短20年间便完成了对传统电子媒介的超越,并建立起相对稳定的媒介系统和媒介场域。充分理解和把握新媒介环境下文艺的特征,并做出积极的理论探索,将对中国文艺的未来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文艺研究者在提升自身理论素养,密切关注文艺动态的同时,也需深化对新媒介的认知,更新文艺研究理念,推动文艺理论研究进一步发展。

  (本文系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新媒介时代文艺价值重构研究”(21DWYJ0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传媒技术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