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论争中发展的马克思主义美学
2022年09月26日 09:5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9月26日第2499期 作者:杨荔斌

  中国学界关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论争,最集中、最广泛的一次莫过于20世纪80年代围绕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理论)有无体系问题的讨论。这场讨论不仅是对西方有关马克思主义美学体系论争做出的回应,而且促使中国美学界对此问题逐渐形成了比较统一的看法。如20世纪90年代末出版的《马克思主义美学思想史》中所总结,马克思、恩格斯以其批判性继承的纵向美学思想发展过程和兼具先进科学性、宏阔系统性的横向逻辑结构创立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体系,该体系又经过众多后世思想家和理论家的不断充实完善和拓展丰富,最终夯实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的体系性存在。诸如此类的理论论争见证着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历程。或者说,理论论争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另一种历史发展形态。如何通过对马克思主义美学史上的理论论争进行科学客观的探究与分析,增进对马克思主义美学历史脉络的厘清、对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特点的认识,这既是当代中国进行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研究的路径选择之一,也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应自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时代议题的有益思考。

  一方面,通过西方关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代表性理论论争把握马克思主义美学史的关键节点。首先要提及的便是马克思、恩格斯与拉萨尔围绕剧本《济金根》所发生的“悲剧论争”,这场论争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史中悲剧理论的奠基石。论争在延续西方自古希腊以来对悲剧艺术的审美评价的同时,更突破了以往对于悲剧根源的命运、性格、伦理、过失的归因,以“历史的必然需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的悲剧性冲突”的科学论断,第一次将悲剧根源放置于社会内在矛盾的基础之上,并在美学层面上极力追求对这种悲剧性冲突做出“莎士比亚化”的艺术表征。这正如王杰在论述马克思的“现代悲剧”观念时所谈及的:无论从悲剧美学的角度,还是从哲学人类学的角度,马克思、恩格斯对于现代悲剧的思考都是悲剧观念的一种革命性变革,在实现对传统美学超越的过程中,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学理论向前发展(王杰、王真《马克思“现代悲剧”观念与中国审美现代性的展开》)。其次,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卢—布之争”,无疑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史上又一场重要论争。这场在德语作家之间进行的论争,如王齐建所言:第一次通过对现实主义、现代主义诸问题的争论,全面涉及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文艺的内容与形式、阶级性与党性、继承与革新、思想性与艺术性、典型等一系列马克思主义经典美学问题(王齐建《马克思主义美学史上的一次重要论战》)。透过这场论争,可以最直观地认识到“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各自的轻重优劣。而在深层次的哲学基础上,则如麦克唐纳·达利在《马克思主义美学简史》一文中所指出的,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观在审美实践中获得的,从相当基础的“反射”理论(即作为上层建筑艺术反映经济基础)到更复杂的“中介”理论(即艺术反映历史,也有能力改变历史)的重大进展。最后,还有如20世纪50年代发生在英国马克思主义内部的“考德威尔论争”。论争的核心主要是关于考德威尔的马克思主义者身份论证,进而牵扯出考德威尔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系列关系问题,但也由此为马克思主义美学开辟了一个富有创造性的理论空间,即马克思主义理论与英国本土文化经验相融合而带来的开放性理论思考,为开创英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传统奠定了重要基础。

  另一方面,从国内关于马克思主义美学的主要理论论争体认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发展进程与思辨特点。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也同步开始出现萌芽。在理论形态和实践经验都不够成熟的条件下,“左翼美学思想论争”在左翼阵营 内部与外部的同时发生,可以说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不断克服自身理论缺陷、走向丰富与完善的过程。却也因此如王杰在论述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基本问题与理论模式时所提出的,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呈现出一种跨越“审美的”和“形式的”自律性美学阶段,从一开始就强调表征和阐释人民大众审美经验的“文化研究”征象,而毛泽东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就是这种特征的明显标志。《讲话》不仅对包含左翼美学思想在内的五四以来的文化思潮进行了总结与反思,也延续了延安整风运动中有关文艺与美学的系列探讨,是马克思主义美学在中国取得的重要理论成果。今年是毛泽东的《讲话》发表80周年,在继承和弘扬《讲话》精神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改进和创新理论话语体系,是当前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的主导方向。在进入新时期之后,无论是关于“手稿”问题的讨论、关于马克思主义美学(文艺理论)是否“有体系”的讨论,还是关于实践美学与后实践美学的论争等,无一不成为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发展的重要历史节点,也为塑造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美学理论形态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与养分。

  正是在这看似错综复杂、此起彼伏的百家争鸣之中,马克思主义美学焕发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走出了一串沉实而坚定的历史脚印。而我们也终将能够借由这些精彩纷呈的理论论争,涤荡历史迷雾的困扰,让中国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理论之声在世界回响。

  (本文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优势特色学科重大项目“马克思主义美学史的理论研究”(22YSXK01ZD)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