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纂清代诗人小传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023年01月30日 09:0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月30日第2578期 作者:王兵

  近40年来,清代诗人及其诗歌研究勃然而兴,在文献整理和理论批评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与此同时,相关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除了吴承学提及的同质化、模式化弊端之外,还有一些基础性的文献整理工作亟待展开,像清代诗人小传的汇辑和生平事迹的考辨就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一项。根据多位学者估算,有清一代的诗人数量达到十万之多,远超之前所有朝代诗人的总和。由于体量过于庞大,学界至今尚无全面系统梳理清代诗人资料的著作或数据库。即便是清诗总集中卷数最多的《晚晴簃诗汇》,也只辑录了6100余位诗人,不及清代诗人总量的十分之一。由于无法窥见清代诗人的全貌,严迪昌曾经提出由此带来的问题:“至于数以万计的诗人的行年、心迹以至他们具体创作实践的氛围背景,由于陌生伴随缺略俱来,于是讹误和舛乱丛生。”(《清诗史》)

  在分时段编纂的中国古代诗歌全集系列中,迄今为止只有时代最晚、规模最大的《全清诗》还没有成书,也没有立项。这项重大工程一百多年前就有人提出动议,晚清民国时期张元济、高旭等文人与改革开放初期郭绍虞、钱仲联等学者均曾进行过呼吁和尝试,1993年朱则杰在浙江大学筹建了“《全清诗》编纂筹备委员会”。近年来,朱则杰、罗时进分别提出了“分编法”和“分段法”的编纂理路,对编纂《全清诗》的可行性进行了充分论证,并在操作层面提出了许多有建设性的构想。但由于各种原因,这项工程尚未真正付诸实践。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不能做一些前期的基础性工作。实际上,摸清清代诗人的家底是未来编纂《全清诗》的首要环节,也是现阶段最具可行性的前期准备工作。

  编纂清代诗人小传的意义,主要表现在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两个方面。首先,这项工作可以全面呈现清代诗歌创作风貌。清代诗人资料的全面爬梳势必会丰富和拓展目前学界对清代诗人群体与诗歌创作的认知,这突出表现在地域文学、家族文学和文学社群等研究领域。例如,江南地区的市镇级地方清诗总集,收录的诗人少则数十家,多则近五百家,其中虽不乏较知名者,但仍以身处主流诗潮之外者居多,他们的诗作大多依赖这些总集而得以存世。这类市镇层级的清诗总集,对发现、排比清代诗人及撰写诗人小传极有裨益。此外,家集之于家族文学,文人雅集之于文学社群,也具有类似的作用。事实上,只有摸清了清代诗人群体的家底,我们才能呈现出更为细部和具体的清代诗歌风貌。

  其次,编纂清代诗人小传可以为编纂《全清诗》奠定坚实基础。《全清诗》的编纂凝聚了百余年来几代文人和学者的努力与期待,我们有义务接过历史的重担,为《全清诗》编纂工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罗时进曾依据其20多年的研究经验提出:“清代诗人的生平史料,三分之一充分或较为丰富;三分之一不够丰富,但尚属可考;三分之一比较缺乏,需花大功夫钩沉发覆,其中难免有一部分可能失考。”(《再论〈全清诗〉编纂的重要性与可行性》)也就是说,在清代十万诗人中,约有33000位需要下大气力考究,其重点在于易代之际的遗民诗人群体(包括明遗民和清遗民)和未有科名与仕宦经历的诗人群体。前者可通过谢正光编著的《明遗民传记索引》来按图索骥,后者则要依靠大量的市镇级清诗总集和家集、地方志寻找线索。因此,如果利用团队力量集体攻坚,这项工作虽面临很多困难,但仍具有相当程度的可行性。实际上,唯有把清代诗人的生平、事迹、著述等信息梳理清楚之后,《全清诗》的编纂才能提上议事日程。因此,编纂清代诗人小传可以为将来编纂《全清诗》发挥导夫先路的功用。

  随着若干大型丛书和总集、别集、家集文献的出版,全面整理清代诗人作品不再是可望而不可即的事情。除了存有别集的文人外,清代诗人的资料多见于丛书、地方志、总集、家集和诗文评之中。例如,四库系列丛书及《清代诗文集汇编》《清代诗文集珍本丛刊》《清诗总集丛刊》《八旗文献集成》等全国性文献汇编的出版,提供了初步的清代诗人信息。近年来,各地出版的一些区域性大型丛书如《山东文献集成》《江苏文库》《云南丛书》《巴蜀全书》《福建文献汇编》等,也提供了一部分清代诗人的资料。此外,《中国地方志集成》《著名图书馆藏稀见方志丛刊》等地方志的整理出版,对考索清代诗人的信息也有助益。

  自元好问《中州集》为金代诗人作小传以来,后世总集争相效仿,如钱谦益在《列朝诗集》中即收录约2000位明代诗人的小传。各类清诗总集规模宏大,收录诗人数量蔚为可观,日本学者松村昂曾根据131种清诗总集摸排出42200家清诗作者。总集所列诗人的相关信息较为翔实,因此,海量的清诗总集是收录清代诗人信息最为集中的文献。另外,家集和诗文评著作中也收录了不少名不见经传的清代诗人信息。

  此外,今人的目录学研究和作家考辨研究成就斐然,极大地推动了清代诗人的研究。李灵年、杨忠主编的《清人别集总目》和柯愈春的《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分别著录了近两万家清代文人的约四万部诗文集。清代诗歌总集和别集中,江浙诗人的作品集占据较大比重,迄今为止,地方性的图书总目有江庆柏主编的《江苏地方文献书目》和徐永明主编的《清代浙江集部总目》等。钱仲联主编的《清诗纪事》和《中国文学家大辞典·清代卷》、梁淑安主编的《中国文学家大辞典·近代卷》、程仁桃主编的《清代文集人物传记资料汇编》等均梳理了大量作家的生平资料,江庆柏编著的《清代人物生卒年表》考证了约25000位清人的生卒年,朱则杰的《清诗考证》《清诗考证续编》考辨了诸多清代诗人的生平事迹。另外,蒋寅主持的“清代文人事迹编年汇考”、罗时进主持的“明清才子传笺证”等项目也在开展类似的工作。

  在具体实施策略方面,我们首先要明确编纂清代诗人小传这项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编写汇辑清代诗人小传,包含诗人的生卒年、字号、里籍、科第、仕宦经历、交游、著述和时人评价等信息,力求简明准确。二是考辨清代诗人生平事迹,旨在对现有的相关研究进行查漏补缺,对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考证辨析,力求还原史实。三是构建清代诗人群数据库,一方面,利用大数据技术积极建设清代诗人生平资料库,提供查询服务;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搭建清代诗人群分布网络的可视化平台,供学界同仁使用。

  考虑到上述内容的容量和难度,编纂清代诗人小传的工作可以分为顺康(1644—1722)、雍乾(1723—1796)、嘉道(1796—1850)和咸同光宣(1851—1911)四个时期来展开,每个时期的长短大体相当。其中,每个时期的诗人小传可仿照《中国文学家大辞典》的体例格式汇辑成若干册,所有时期的诗人生平事迹考辨则可结成多卷本论文集出版。

  (作者单位: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