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内生动力:一个中国化的心理学概念
2020年02月14日 01:3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2月14日第1865期 作者:傅若云 傅安国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贫困人口的主体地位及其心理因素。中共中央、国务院及其相关部门在关于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政策性文件中均多次强调“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但是“内生动力”究竟为何?如何激发?本文围绕这些问题略作探析。

  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扶贫语境下的“内生动力”(endogenous power),不等同于西方心理学语境中自我决定理论(self-determination theory)所指的“内在动机”(intrinsic motivation)。自我决定理论认为自主(autonomy)、胜任(competence)和关系(relatedness)三种基本心理需要是个体心理成长、内化和心理健康必备的条件。只有当组织环境满足个人这三种基本心理需要时,个体才会体验到工作活动的意愿感、意志感和选择感,增强或维持内在动机,产生更加持续高效的行为结果,同时增进其身心健康。然而,我国不少贫困人口世代生活在长期封闭、变化缓慢的贫困地区,他们较少接触外面的世界,亦未认识到自身的贫困,这种环境中的个体对脱贫很难产生自主性的(从下而上的)内在动机。诚如美国人格心理学家范德(Funder)指出的,自我决定论认为对自主、胜任、关系这些需要的追求来自人类内在的、本质的源头,这显然忽视了环境的影响和文化的熏陶。具体来说,西方心理学中的内在动机主要是一种西欧和北美文化的产物,依据的是西方学者关于人性的具体假设和信念,如独立、自主、与社会相分离的,即高度个人主义的信念(基于犹太教—基督教关于“好人”的假设);而中国情境中的脱贫是由中央政府主导的,它是基于集体力量和智慧的一种从上而下的减贫行为,故而脱贫内生动力是一个中国化的概念,通常是与个体的道德、权利、责任等集体信念相联系的(基于儒家文化的集体主义信念)。激发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需要创造条件分阶段逐步解决。

  因此,建构出契合中国情境的脱贫心理学知识,有利于我们准确地理解中国的治贫和减贫,亦有利于我们采取有的放矢的精准干预措施,更有利于我们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国内学者通过一系列的研究发现,中国扶贫情境中的“内生动力”(endogenous power)是在核心价值观(core value system)的指引下,自我通过个人奋斗(personal striving)追求脱贫目标的行为倾向。它包含着核心价值观、自我观及脱贫行为倾向等三个从内到外、层层包裹的因素。

  首先,价值观既处于内生动力的核心位置又处于人格的核心地位,是个体区分好坏、益损、美丑、正确与错误,及符合或违背自己意愿的信念系统。它不断引导着人们追求自己的理想,并为自认为正当的行为提供充分的理由,还决定着人们在生活中的各种选择。从形成和发展的角度来看,价值观是社会文化的产物,是个体在社会化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具有文化特殊性(culture-specific)的价值观念,已经形成的价值观具有持久性,但也可能在特定条件下改变。价值观无疑是贫困个体行动的核心动力,贫困个体选择何种人生目标和生活方式都由其价值观决定。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对未来抱有信心,个体就更倾向于做长远的打算(比如,重视子女教育、看重未来收益),也就更容易脱贫。然而,贫困群体所处的情境当中,存在着两套关于这一群体的真相:一套是呈现给外人(比如,扶贫干部、扶贫补助的竞争者)看的价值观,另一套则是只保留给自己人的价值观。前者为外在价值观(external value system)(与社会赞许度密切联系),而后者则为核心价值观(core value system)(与个体经济利益关联)。如果从贫困个体所处的立场出发,那么后者无疑是一种狭隘的“理性”观念。

  其次,自我观是内生动力的第二层次。自我观是指一个人关于自己,以及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观念系统;它本身又是充满感情的,并以自我同一性为基础。个体需按照与自我观念相一致的方式行动,且自我不仅决定着个体对各种经验的解释,而且还影响着个体对未来的期待。比如一个自认为能力有限、改变不了贫困现状的个体,他就不可能采取主动脱贫的行动。自我观念引发与其相一致或自我支持性的期望,并使个体倾向于采用导致这种期望得以实现的行为方式。因此,当个体的既有自我观念消极时,每一种经验和期望都会与消极的自我评价及行为联系在一起;若自我观念积极,每一种经验或期望就可能被赋予积极的含义。有了正确价值观的引导,才可以更好地完善个体的人格,形成自爱、自立、自省、自信及自强等积极的自我观念。

  最后,脱贫的行为倾向处于内生动力的第三层次。贫困个体脱贫的基础,第一,要拥有脱贫的素质,即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具备观察学习的能力和劳动工作能力、掌握脱贫致富的知识和技能并能持之以恒;第二,要设定脱贫的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规划,还要有投资理财的眼光;第三,要整合身边的资源,获取周围的人际支持。价值观和自我观就决定着脱贫行为的倾向是否表现出来。

  这一脱贫内生动力的理论模型,是三因素(价值观、自我观及脱贫行为倾向)层层嵌套的“洋葱模型”,该模型亦得到一些国外研究的支持。有美国心理学家通过六项实验研究发现,只有当价值观是自我观的核心且被激活时,才会影响个体的行为。例如,当环境价值观是自我概念的核心时,个体才会选择那些对环保有利的消费行为;个体的利他价值观为自我关注的核心时,其表现出更多的捐赠行为。还有研究通过将价值观内化到个体的自我系统中,启动并突出自我,结果发现价值观对行为的影响增强。新近的研究通过更系统地探究价值与自我的关系,发现包含在自我概念中的价值观比不包含在自我概念中的价值观更能预测环保行为这种大类别行为。据此可以认为,对个体的人格来说,价值观比自我观处于更内核的位置,自我观相对来说更具有统合功能。同时,从中国情境中的扶贫实践来看,相比社会文化自我模型(sociocultural self model)重视文化系统,内生动力“洋葱模型”以个体价值观为切入点,更有利于心理扶贫的落地操作。

  综上,中国扶贫语境下的“脱贫内生动力”是一个中国化的心理学概念,它不等同于西方心理学语境中自我决定论所指的“内在动机”,而是在核心价值观的指引下,自我通过个人奋斗主动追求脱贫目标的行为倾向。在偏僻闭塞的贫困地区,贫困个体很难产生自主性的动机(正如自我决定论所强调的),亦难形成现代主流社会文化认可的独立型自我人格(正如社会文化自我模型所重视的)。比较高效可行的心理扶贫方式是,加强内生动力尤其是积极价值观的开发,因为贫困个体内生动力的三要素是能够培植、开发、测评与干预的。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7CMZ042)、海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8MS036)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海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海南大学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