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贫困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
2022年08月04日 08:5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8月4日第2463期 作者:姜艳斐 魏娟

  家庭贫困是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一方面,身处贫困家庭中的个体在与逆境的斗争中形成了诸多积极良好的人格品质,如心理弹性、积极的价值观念等,对其心理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另一方面,家庭贫困会增加个体患心理疾病的风险,如贫困个体心理压力更大,情绪调节能力更差,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行为问题。家庭贫困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是积极还是消极,尚没有统一的定论。深入探究家庭贫困对个体心理健康的影响,能够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新的思路。

  积极影响

  以往大多研究关注家庭贫困对个体造成的负面影响,却忽略了家庭贫困对个体心理健康可能存在的积极意义。贫困个体并非完全被动地接受家庭贫困的影响,而是在与逆境的斗争中形成了诸多积极良好的人格品质(如心理弹性、积极的价值观念等),其心理韧性不断增强,压力应对策略更为完善,表现出更好的心理社会功能。

  贫困家庭的个体更坚强、更具有韧性,这种高心理弹性是其应对挫折和逆境的重要心理资源和保护因素,有助于其积极心理品质的建立与发展。经历过家庭贫困的个体不安于现状或害怕重蹈覆辙,更懂得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珍惜当前的机会。有些家庭贫困学生的学业成绩优于非家庭贫困学生,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获得自尊、自信等积极的情绪体验,从而形成积极的自我观念。积极的自我观念、志向水平会显著影响青年学生的成功感和幸福感,持有积极压力观的贫困个体能够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消极事件。

  消极影响

  长期资源匮乏带来的稀缺心态,是贫困个体典型的不良心理行为模式,主要表现为“抱负失灵”和“行为失智”。相对于其他群体来说,贫困家庭的父母对子女教育的投入意愿较低,子女对自己的教育期望也较低。家庭贫困个体的教育抱负、职业抱负水平均显著低于非家庭贫困个体。稀缺心态使家庭贫困个体的大脑更容易关注与金钱有关的事物,导致个体的心智带宽减少,其难以抑制的对成本和金钱的关注不仅会引起注意狭窄,还会损耗认知和执行功能,使其无视长远利益而做出短视的决策。

  家庭贫困会对不同年龄阶段个体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儿童期经历家庭贫困会对其心理健康产生长远的消极影响。贫困家庭儿童的灰质体积和海马体体积显著小于非贫困家庭儿童,影响其成年后的记忆能力。贫困家庭的儿童面临更大的心理风险,更容易产生内化情绪问题。青少年阶段是个体逐渐和家庭分离形成自己社会经济地位的重要转折阶段,其心身健康状况与家庭贫困之间存在双向的互动关系,有机会通过提升自我能动性内生调节童年累积的资源劣势。儿童及青少年时期的心理疾病会影响其成年后的工作收入。成年期的社会经济地位可以负向预测个体的心身健康水平。成年期的工作和收入状况以及其心身健康状况共同决定了老年期的心身健康状况。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低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显著低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高的老年人。

  有效的调节因素

  家庭贫困对个体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主要体现在逆境中形成的积极心理品质和主动、灵活的社会适应能力。家庭贫困对个体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并非简单的因果关系,而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社会支持、教育和积极的心理品质是其关键的调节因素。家庭贫困对个体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长期资源匮乏形成的稀缺心态所引发的一系列心理行为问题,以及长期的心理压力带来的认知损害、情绪失调等身心障碍。

  社会支持是一种重要的心理资源。社会支持可以通过调节其他因素(如物质贫困等)对于身心状况的消极影响来保持与提高家庭贫困个体的身心健康水平,对个体身心健康具有普遍的增益作用。社会支持能促进心理弹性的发展,且两者均能减轻家庭贫困个体的压力,缓解个体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反应。

  教育是个体摆脱家庭贫困的关键调节因素。家庭教育使贫困个体形成不同的文化价值观、工作技巧和个人品质。良好的亲子关系可以减少贫困儿童的问题行为,亲情陪伴和深度关爱给予的积极心理资源是逆境中的保护因素,能够增加童年家庭贫困个体在不确定环境中应对挑战的能力。学校教育则是通过传授知识技能、开阔眼界、培养自信品质来重塑家庭贫困个体的思维认知。通过教育,贫困个体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获取必要的知识、能力以及应对技巧,培养其脱贫内生动力,从而改变贫困个体接触各种物质或心理资源的机会和应对困境的能力。

  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个体不断进取进而摆脱家庭贫困所带来不良影响的核心动力。贫困家庭儿童如果持有高流动信念,在学业上会更倾向于坚持。积极的志向水平会显著影响学生的成功感和幸福感。持有积极压力观的贫困个体能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消极事件。自尊是心理健康的核心,个体的自尊水平越高,其心理健康状况越好。家庭贫困个体具有的自立、自强、自律、自省和勤奋自勉等积极的自我观念,能够提升个体的自尊水平,进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未来展望

  贫困心理学的研究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这一目标提供了新思路和新契机,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乡村振兴既需要经济发展的“硬实力”,也需要文化的“软实力”。儿童、青少年是未来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塑造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是乡村文化振兴的根本所在。未来研究要将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相结合,重视对贫困家庭儿童的早期干预策略研究,探索贫困家庭儿童及青少年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和健康心理行为模式的建立。研究者需要深入实践、不断探索,构建具有生态效度的文化振兴新模式、新方法、新路径。

  (本文系西北师范大学青年教师科研能力提升计划骨干项目“贫困家庭青少年的心理贫困机制:基于自我的视角”(NWNU-SKQN2020-8)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甘肃省行为与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