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自伤行为及其家庭防治
2022年10月20日 10:4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10月20日第2512期 作者:王以柔 叶存春 尹可丽

  当前,青少年抑郁及其防治受到了国家层面的关注。2020年9月,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的《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明确要求,各个高中及高等院校应将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内容,对测评结果异常的学生给予重点关注。自伤与抑郁的关系十分密切,二者均被视为自杀的显著预测因子。虽然自伤可以独立于自杀想法或企图,但它增加了未来自杀企图的风险,因此有必要分析青少年自伤行为并探索有效的家庭防治方法。

  自伤行为是一种对所经历的负面情绪的适应不良调节策略。苏珊等人的研究表明,青少年最常认可的自伤动机是“从可怕的精神状态中得到解脱”。自伤与内化症状显著相关。内化症状包括因负面情绪增强而带来的内在痛苦症状,这些症状通常以焦虑和/或抑郁症状和/或戒断症状的形式表现出来。抑郁症状被认为是自伤的主要预测因子之一。自伤也与外化行为有关。冲动、亢进、愤怒和攻击等外化症状通过指向周围环境的破坏性行为表现出来。但是,自伤并不是外化症状,而是内部痛苦的外化表现,它是针对自我而不是环境的破坏性行为。自伤也与品行障碍、多动症症状等关系密切,而这两者都关乎低自我控制能力和冲动。于丽霞等人对中国青少年的研究证明,自伤青少年的冲动性高于同龄普通青少年。

  智能手机与网络在青少年中普及增加了自伤风险。研究表明,使用智能手机与网络和适应性不良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有关。在遇到困难或难以处理的情况时,青少年通过智能手机上的社交网络平台进行“压力发帖”,原本是一种将感觉和情绪外化宣泄的方式,也是青少年寻求社会支持的方法。但是,一旦有自伤行为的青少年进行“压力发帖”,智能手机就可能会成为进一步约束和强化其自伤行为的渠道。在此情况下,无论是发帖者还是其他人的自伤频率都有可能会增加。因此,在互联网上分享基于自伤的内容很可能会导致青少年群体的自伤行为,危及他们行为的正常化,维持并增加自伤频率。更糟糕的是,由于围观自伤图片或信息,其他没有自伤行为但精神脆弱的人发起自伤的概率会增加。另外,阿比等人针对睡前手机使用问题的研究表明,夜间使用智能手机与自伤的增加、内化和外化症状的加剧有关,并且使用智能手机时间的增加与睡眠问题、抑郁症状也有关。

  布瑞吉等人的研究指出,与自残相关的情境性家庭过程研究包括自杀史、虐待和忽略史、家庭功能失调、冲突史和不良亲子沟通史。根据生物社会理论,严重和持续的情绪调节困难是促成自伤的主要因素,而情绪调节困难被认为是在儿童时期形成的,其基础是儿童对情绪反应的生理倾向与无效人际关系之间的交互作用。无效环境被定义为在这种环境中进行情感交流时,儿童想要的反应与其照顾者的反应不一致,照顾者的反应与儿童想要表达的情感不相符,照顾者最小化儿童情感体验的重要性。在这样的无效环境下,本就容易产生强烈情绪反应的孩子没能在情绪识别技能上得到完整的发展,错失了儿童与照顾者共同调节情绪的机会,错失了照顾者教导儿童学会将情绪降级的机会。在克洛威尔等人的研究中,经历了环境无效反应的青少年可能会通过升级他们的情绪与行为,即加剧情绪反应与自我伤害来对父母做出反应,试图让父母更认真地对待自己,并希望达到与父母强制性互动的目的。这些研究均表明,家长是孩子发展良好情绪调节策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父母或照顾者可以尝试从以下方面防治青少年的自伤行为。第一,引导孩子参与有组织的体育活动。有组织的运动,是指青少年与能够为自己提供社会支持的活动领导者、亲社会性良好的同龄人一起运动。运动和锻炼本身是抑制自我伤害冲动的最有效方式之一,是一种良好的情绪调节策略。拉松等人指出,有组织的体育活动为青少年创设了一个重要的发展环境,为青少年提供了积极发展的机会。大量研究证实,参与有组织的体育活动与青少年在学习、行为和心理领域的适应都呈正相关,可以起到提高自尊、降低抑郁和焦虑症状的作用。由于青少年会模仿亲社会同龄人的行为,故而与亲社会的同龄人一起运动能提高青少年的积极适应。与亲社会同龄人或者活动领导者一起运动,对提高青少年的自尊和自我价值感从而减少其自伤行为有积极作用。家长也可以尝试将自己作为活动领导者,与孩子一起讨论、策划家庭运动的方式、时间和地点,给予孩子鼓励、认可和支持,让孩子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第二,对于家庭中有自伤行为的孩子,家长需要保持与孩子的有效沟通,并引导其正确使用智能手机。家长通常都会担心使用智能手机影响孩子的学业,但他们往往没有关注到智能手机中问题网络平台的使用对孩子心理健康的影响。已有较多研究证据表明,自伤孩子中的大部分都有使用网络平台跟网友交流来获得认同感的行为,且在网络平台上展示自伤的孩子,其自伤行为会变得更频繁。青春期早期的孩子对事物的辨识能力不足,家长需要引导其提高正确辨识媒体信息的能力,以避免孩子被网络散布的言论所困扰从而增加外化与内化症状。

  第三,家长需要注意孩子出现自伤行为有可能是在表达缺乏认同感或是向家长寻求认同。家长需要辨别孩子的自伤是否缘于需要精神支持,不能认为自己作为家长已经给了孩子大量的物质支持,就误认为孩子应该满足满意,出现自伤等心理和行为问题是不应该的。当孩子在学校中处境困难,比如成绩差或被教师批评请家长时,父母往往会将注意力集中在急于解决孩子的问题上,因此会向孩子提出更高的但目前根本达不到的要求,致使家长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变得更加困难,愈发加剧孩子的自伤行为。故而,在此情况下,家长宜先关照孩子的消极情绪并给予抚慰,另找合适时机再处理问题。

  (作者单位: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心理系)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