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群体印象评价的中国理论
2023年02月16日 09:3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2月16日第2591期 作者:佐斌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依据生理、心理及社会属性的异同,社会中人划分成不同群体,个体与群体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及演化构成了社会运行的基本图景。改革开放特别是新时代以来,中国的社会群体面貌不断发生变化。新兴社会群体出现,传统社会群体也转型更新。当代中国社会群体的印象评价影响着我国社会心态健康与社会和谐。因此,发展我国社会心理学、构建社会群体印象评价的中国理论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从任务群组到社会群体 

  在国内外心理学研究中,公众熟知的“群体”通常被界定为具有共同目标、共同行为规范并相互作用的至少三人以上的人群集合。从人数和共同目标角度界定的群体,本质上是任务群组或团体。在社会群体研究中,对群组、团体与社会群体并没有严格区分,很多情况下将它们通用、混用。这种不加区分的后果是过滤了群体的社会属性、忽视了社会大群体,将群体研究局限在工作群组与小团体(群体)研究。而立足小群体研究不可避免会陷入“内群体—外群体”分析框架,关注群体成员心理认同,揭示“内群体偏爱”和“外群体贬损”效应,醉心于内—外群体关系及中介调节变量等心理机制。

  社会普遍存在依据生理、语言、职业、行业、地域、文化线索或标准等而分类的众多社会群体是客观现实。人们能够感知到教师、农民工、科学家、大学生、残疾人、明星、抑郁症患者等社会群体,也会对这些群体有印象评价。分析研究这些社会群体,如果套用小群体或任务群组的视角就明显不适用。

  我们注意到,国外群体印象研究从社会类别和社会阶层角度关注的群体多是黑人、白人、西班牙裔、艾滋病人、性少数群体等。我国社会公众提及较多的群体主要是农民工、留守儿童、老年人、大学生、富二代、网民、中国人等。西方社会中的群体在中国社会背景中并不存在或并不突出。因此,当代社会群体印象评价研究,需要在中国社会情境中认识和界定社会群体。

  社会群体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分工演化密切相关,群体本质上承担着特定的社会功能。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社会群体需要一定的规模即成员数量才能够被公众所感知。由此,依据社会群体的“社会属性”,我们将社会群体定义为具有一定规模且有着相同社会身份与行为特征、对社会产生一定影响的人群集合。

  社会群体印象的客观属性与知觉属性 

  社会群体作为社会存在具有客观属性,群体客观属性通过群体成员的特征加以呈现,不受主观思想或意识形态影响而独立存在。社会群体客观属性,通过基本的人口统计学指标得以反映,常用指标包括成员数量、性别、年龄、民族或种族、受教育程度、收入等。

  社会群体之间客观属性的异同决定着群体的基本分类。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已经形成了根据群体客观属性进行社会分类进而评价群体印象的自动化机制。群体客观属性在个体感知群体及印象评价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

  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心理本质观,人的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这种反映不是被动的,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社会群体印象是基于群体客观属性的主观感知与心理评价,人们通过群体知觉形成印象内容框架即群体的知觉属性。社会并非只有一个群体存在,任何社会群体都与其他社会群体并存并形成相互或多重参照关系。在某个时间点,社会群体的客观属性是绝对的,但是如果在关联社会群体和情境的参照下会显现出相对变化,这是群体的知觉属性。

  梳理社会群体知觉和刻板印象的相关理论,群体的知觉属性反映在群体实体性、群体规模、群体地位和群体样例等方面。第一,群体实体性表示社会群体被人们知觉为一个真正的、独立存在的群体而不是个体的程度。第二,群体规模虽然是客观属性,但是感知的规模与其他群体规模参照有关,群体规模影响人们对群体凝聚力、稳定性、持久性、异质性等的认知。第三,群体地位是根据群体拥有的社会声望、社会等级、资源、财富等界定的主观社会经济地位。第四,从认知层面看,作为群体表征的典型样例,负载着群体的代表性事件、语言、态度、价值观和行为等,在群体印象评价中发挥着独特作用。如果某一个明星成为“明星”群体的代表性人物即样例表征,那么该明星的言行举止等就成为人们评价“明星”群体的直接线索。

  社会群体印象评价的基本维度:位置与贡献 

  国外心理学者基于个体社会认知理论提出了群体刻板印象评价的多个模型,如热情和能力两维度刻板印象内容模型、能动性和亲和性两维模型、道德与社交性和胜任力三维度模型等。西方将个人主义“本位”应用到群体研究中,将群体视为类似个体的独立实体;中国文化中人与人的互依性提示我们必须基于“他位”与“共位”视角对社会群体进行分析。由于东西方在群体界定和研究视角方面存在差异,照搬国外的群体印象评价模型来解释我国社会群体研究存在问题。

  社会分工和社会角色为理解社会群体印象评价提供了思路。众人成群,不同群体成员的社会角色不同。社会群体的印象评价直接依赖于群体成员角色规范与目标内容的实现情况。社会角色意味着社会关系中的位置,社会角色实现社会功能的情况意味着群体的社会价值与贡献。以此为出发点,结合中国社会群体印象调查的内容,我们构建了社会群体印象评价的位置(position)和贡献(contribution)两维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

  位置属于社会群体印象评价的纵坐标,是社会群体与其他群体相比在社会中的相对位置评价,是人们对群体客观属性和知觉属性总体评价的结果。位置通过群体占有社会资源的多少(如社会认可的身份、权力、社会经济地位高低等)来体现,也通过潜在的资源(如群体成员的能力素质和文化知识)来评价。

  贡献属于社会群体印象评价的横坐标,是对群体社会功能的实现程度、满足社会成员需要程度的评价。贡献大小——对人(包括群体成员)和社会的积极或消极影响,是人们通常说的群体“影响好坏”的程度,反映群体印象的效价与性质。贡献的评价指标包括社会贡献度、社会价值符合度、社会获益度、社会需要度等。

  当与社会群体发生心理联系时,人们会先确定该群体的客观属性和知觉属性及其存在的位置——群体在哪里,之后评价该群体为社会和成员带来的好处和利益。位置和贡献作为两个基本维度,两者可以单独或者共同反映社会群体印象。

  第一,位置和贡献决定社会群体印象的分布。人们对社会群体的位置和贡献两个基本维度的评价组合,决定群体印象评价的坐标点。简单而言,社会群体位置维度有高、中、低,贡献维度有好坏及大、中、小,人们对某个社会群体的印象是两个维度的组合。第二,社会贡献决定社会群体印象的性质。公众对群体社会贡献的感知具有优势效应,在印象评价中权重最大。第三,位置是贡献的效应调节器和放大器,如处于高位置的群体能够增大群体的社会贡献,也能够放大群体的消极影响。

  群体印象是社会心理学知识体系中的重要主题,但是群体刻板印象内容模型、印象形成理论主要是基于西方社会文化而建立的。相比于西方社会盛行的个人主义和个体本位取向,中国文化更重视人的社会属性,强调人与人之间、群体与群体之间的相互联系与合作。社会群体印象评价的位置—贡献两维模型,突出了群体的社会属性和社会功能,是基于当代中国社会群体印象评价一系列实证研究的初步总结和提炼。今后还需进一步验证和完善社会群体印象评价两维模型,建立社会群体印象评价的中国理论及方法,为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与创新不断进行探索。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当代中国社会群体印象评价及心理机制研究”(18ZDA331)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中山大学心理学系主任、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心理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心理学会会长)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