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跨民族友谊自我效能感 助力民族关系和谐发展
2023年04月06日 10: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4月6日总第2625期 作者:杨宝琰 臧鸿瑜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团结和谐,则国家兴旺、社会安定、人民幸福;反之,则国家衰败、社会动荡、人民遭殃。如何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是学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在多种交往形式中,跨民族友谊因其亲密性、情感性等特点,被视为从心理层面拉近各族人民之间关系、促进民族关系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

  跨民族友谊是指来自不同民族的个体或群体在尊重对方民族习俗和文化的基础上,通过自我表露和文化交流等渠道建立的互惠亲密关系。在总结跨民族友谊的特点与效用时,有学者注意到了“自信”在跨民族友谊形成与维持中的积极作用,认为个体需要有“接触准备”和“自我效能”才能更好地进行跨民族接触。为此,在自我效能感模型基础上,“跨民族友谊自我效能感”这一概念被提出,即“一个人具有的认为自己可以成功地建立和维持高质量跨民族友谊的信念”。也就是说,个体需要做好与其他民族伙伴沟通接触的心理准备,相信自己可以成功地与不同民族的伙伴成为朋友,这是形成与维持高质量跨民族友谊的重要前提。

  正向的自我评价可以提升个体在与不同民族同伴交往过程中遇到困难时的信心。不论是与其他民族同伴交往初期对尴尬情绪的克服,还是形成友谊关系后对可能产生的关系冲突的解决,个体都会因拥有较高的跨民族友谊自我效能感而有更积极的表现。从群际接触的角度来看,降低接触焦虑是开展良好民族交往的重要前提。已有研究指出,与不同民族的他人的接触和互动可能会让个体感到焦虑和紧张。一方面,这是由于人们可能会认为不同民族的他人对自己有负面的看法;另一方面,多元的习俗与文化也可能成为跨民族友谊形成的障碍,个体可能会由于不了解对方的民族文化,出现害怕无意中说错话或做错事而冒犯对方的心理,故而下意识地选择了回避交往。对青少年友谊发展状况的研究也表明,即便处于多民族融合的校园环境中,青少年也更愿意与同民族的伙伴成为朋友,跨民族友谊在青少年友谊中所占的比例并没有因为融合的校园环境而有所提高。跨民族友谊自我效能感的提出,为摆脱上述困境提供了有效的方法。研究发现,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可以预测个体在从事相关行为时的努力、动机和热情。当所从事的行为受到阻碍时,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倾向于选择坚持不懈、努力克服。高水平的跨民族友谊自我效能感很可能正是通过提供这种信念来促进个体以更积极的态度解决问题,主动了解多样化的文化,降低在与不同民族同伴交往过程中产生的焦虑和紧张情绪,减少刻板印象与负面态度的形成,从而为形成积极的友谊关系奠定基础。

  以往研究确定了部分影响跨民族友谊的因素,如早期接触经验、扩展和替代接触、社会规范、群体间焦虑等。但这些研究都是从某一方面单独讨论跨民族友谊形成的影响因素,没有尝试将所有因素合并到一个模型中。巴奇(Bagci)借鉴班杜拉(Bandura)提出的自我效能感理论,将影响民族关系的四个因素整合在一起,并考察了跨民族友谊自我效能感的来源。一是直接经验,即个体过去是否有不同民族的朋友或者与不同民族的他人有良好的交往经历。二是替代经验,即个体是否听到或看到身边的亲友与不同民族的伙伴友好交往的经历。三是社会说服,即他人是否鼓励个体与不同民族的伙伴交朋友。四是生理状态,即个体在与不同民族的伙伴接触并建立友谊时的情绪状态是舒适的还是焦虑的。

  研究表明,跨民族友谊自我效能感的高低与直接经验、间接经验以及较低的群体间焦虑水平有关。值得关注的是,社会说服尤其是父母对青少年在建立跨民族友谊方面的言语劝导,与青少年之间较低质量的跨民族友谊相关,这可能与青少年对父母在人际交往方面劝导的逆反心理有关。虽然父母对儿童在交友方面的直接劝说效果甚微,但父母自身的跨民族友谊能够促进儿童形成跨民族友谊,并且儿童具有的跨民族友谊自我效能感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中介作用。此外,童年时期的跨民族友谊具有长期的影响,青春期形成的积极的外群体态度与成年后拥有更加多样化的社会网络相关。因此,跨民族友谊自我效能感高的青少年将更有可能在未来的人生历程中持续受益。

  提升跨民族友谊自我效能感,对于促进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从理论层面而言,跨民族友谊自我效能感创造性地将经典的自我效能感理论与群际接触理论相结合,既完善了自我效能感理论,又进一步为群际接触的理论研究开辟了新思路。从实践层面来看,跨民族友谊自我效能感涉及个体的自我意识,其来源整合了原有群际接触的影响因素,便于率先在学校范围内开展有计划的干预指导,帮助学生提高与不同民族同龄人接触的信心,培育良好的跨民族友谊,为青少年将来建立更加多元的人际关系网络打下坚实基础。此外,对跨民族友谊形成的前提条件进行探索,能够为个体进行跨民族交流提供行为指导,对于促进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政策的制定也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党中央强调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着眼于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而得出的重要结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建立跨民族友谊,正是促进中华民族共同体情感认同、真正从心理层面拉近不同民族之间距离的有效途径。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汉合校学生跨民族互助的影响因素及其促进策略研究”(17BSH099)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