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学术合作的语言交流问题
2020年06月03日 08: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6月3日总第1939期 作者:本报实习记者 陈禹同

  近日,英国爱丁堡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罗杰·杰弗里(Roger Jeffery)、德国柏林理工大学语言与交流研究所教授索斯滕·勒尔克(Thorsten Roelcke)和瑞士热带病与公共卫生研究所科研助理克里斯蒂娜·佩利坎(Kristina Pelikan)共同在期刊《研究伦理》发文,以语言为切入点,通过对一个国际公共卫生合作研究项目的案例分析,挖掘了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背景下研究者身份和研究人员语言交流的非中立性,以及这种非中立性是如何进一步影响社会秩序的。

  当前各国间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与此而来的是合作伙伴关系中英语的使用频率大大增加。目前学术交流大多使用英语交流,体现在刊物出版、邮件往来、会议记录、新闻报道、合作协议起草等各个流程。有学者担心,语言带来的研究伦理问题导致权利方面的不对称。例如,研究团队中具有英语语言文化背景的人更容易在撰稿上起主导作用。学界必须重视学术交流中语言对权利的影响,应通过有效规划来预防和规避合作失衡的风险。

  语言既是一种认知资源,也是一种社会资源。合作研究项目内部的沟通语言是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英语语言技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谁能成为内部沟通主导者,甚至能够影响研究进程和社会关系。在跨语言、跨文化的研究合作项目中,默认以英语为内部通用语,这导致非英语母语的团队成员明显处于不利地位。如果不考虑这种惯例在伦理层面的效应,这种情况既无法确保高质高效的学术写作,也无法解决其中隐藏的权利层级问题。

  在理想的国际研究合作中,不同语言文化背景的研究人员能够各抒己见、各施所长。这被视为一种对历史的修正和时代进步的体现,即“去殖民化”。尽管传统意义上的殖民主义活动或许已经消失,但是隐性的不平等现象仍存在于这些合作研究项目中。如果不能妥善处理语言带来的伦理影响,无法保证国际研究合作项目的公平性,可能会严重影响来自第三世界的意见表达。

  一个国际合作项目的成员多是各自研究领域的专家,但不一定都是跨语言、跨文化交流的专家。研究人员发现,在合作项目中忽视成员内部跨文化交流协作能力建设被视为理所当然。项目成员使用的指南文件以及所涉科研机构的伦理委员会审批意见通常也不涉及这方面的指导。研究人员缺乏一个全球适用的标准框架来设计、运营或评估学术合作伙伴关系。在如何处理研究团队内部跨文化交流和涉前殖民国家跨国项目的注意事项上,研究人员往往在缺乏标准操作程序指导的前提下进行应对。

  切实改善国际合作研究的工作环境和权利分配问题任重道远。作为推动国际学术秩序进步的探索,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伦理委员会或许可以在审批研究计划时将这一问题纳入考量范畴。同时,在研究项目开展过程中,可以考虑定期接受语言专家的建议和支持。

责任编辑:王宁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