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的社会学”有待发展
2021年01月22日 08: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月22日第2096期 作者:王俊美/编译

  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1月11日,社会科学空间网站刊文呼吁,当今学术界需要建立一门“心理学的社会学”学科,其目的在于对社会生活的心理化过程进行分析和批判。

  文章认为,所谓社会生活的心理化是指心理学知识在当前已广为传播。20世纪,心理学知识逐渐摆脱了只存在于学术探讨和临床实践层面的局限,并逐步介入人们的思考、个人感受、人生目标、人们如何与他人建立关系以及社会机构如何运作等方面。心理学在世界各地的社会生活中实现了从专业知识到文化俗语的过渡。例如,人们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反应就包含在一些心理语言中,譬如旨在对人们进行鼓励的“韧性”一词,抑或对疫情的影响采取“谨慎”的态度。

  由此可见,心理学知识在定义人们如何思考自我和社会问题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心理学的社会学”旨在重点研究流行的心理学知识如何融入社会自我组织、日常经历模式、人际关系以及社会组织的形成与机制化过程。近年来,许多社会学家一直致力于推进社会学与心理学相结合。然而,真正的“心理学的社会学”尚未形成,还需要学界更多的关注和努力。

  (王俊美/编译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