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交流推动互学互鉴
2021年04月30日 08:1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4月30日第2158期 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

  2019年5月15日,习近平主席出席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并发表题为《深化文明交流互鉴 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的主旨演讲。习近平主席在演讲中指出,璀璨的亚洲文明为世界文明发展史书写了浓墨重彩的篇章。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作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性高端智库,中国社会科学院涵盖历史、文学、哲学、宗教、考古、民族与人类学等几乎所有人文学科研究。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召开近两年来,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对外学术交流中持续开展平等、深入对话,互学互鉴、美美与共,与各国家和地区学术界共同续写亚洲文明新辉煌。

  彰显文明互鉴新格局

  2014年,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的演讲中明确指出,各种人类文明在价值上是平等的,都各有千秋,也各有不足。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明,也不存在一无是处的文明,文明没有高低、优劣之分。习近平主席还指出,我们既要让本国文明充满勃勃生机,又要为他国文明发展创造条件,让世界文明百花园群芳竞艳。平等尊重、美美与共是各种文明共存、共生、共融的本质要求。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各国及地区开展丰富多彩的学术交流,奏响了美美与共的亚洲文明交流交响曲。

  亚洲国家山水相连,历史文化关系悠久绵长。在漫长的文明交流历史中,文明之间的平等与尊重,写就一段段亚洲的发展与繁荣史。

  中国和伊朗都是世界文明古国,两大文明的交流历史源远流长,历久弥坚。自2011年以来,中国—伊朗双边学术研讨会已成功举办五届。论坛紧扣文明互鉴和文化交流主题,交流题目推陈出新,内容不断丰富。从中伊两国遗留的历史文献和古迹中,双向挖掘古代中伊两国在文化、艺术、哲学、医学、科技等领域古老交往的宝藏,总让人耳目一新。在两国绵延不断的交流史中,专家学者书写出中伊友好交往的佳话。

  中日韩三国同属东亚,地缘相近,人缘相亲,文化交往源远流长。在数千年的文明交流史中,思想、文化及政治制度的交流互鉴贯穿始终。

  在中韩人文交流机制框架下,中国社会科学院与韩国教育部、韩国研究财团共同举办了系列中韩人文学论坛。论坛立足两国悠久的文明交流史,从文学、哲学、历史到语言、文化、教育,两国学者展开深入研讨。在多学科、多角度的学术对话中实现了对中韩人文学价值乃至东亚人文学价值的再发现、新诠释,为两国发展、地区合作乃至世界和谐与繁荣注入人文智慧与活力。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与日本哲学会联合召开系列中日哲学论坛,探讨“全球化的哲学意义”“环境、生命、共生的哲学考察”“中日哲学思维方式及其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等学术主题。机制性的交流为双方学者深化理解中日哲学文化奥义提供了渠道,为两国共同应对当今全球性挑战带来启迪。

  一场场关于文明对话的学术研讨会,让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得到弘扬,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跃起来。各国学者在精彩的发言互动中展现出多元多样文化的多姿多彩,一同诠释交相辉映、相得益彰的亚洲文明,共同构建平等尊重、美美与共的亚洲文明交流互鉴新格局。

  激发亚洲文明交流新活力

  每一种文明都延续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各文明在互通有无中不断前行,共同为人类发展进步作出重要贡献。

  2018年,习近平主席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指出,要树立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以文明交流超越文明隔阂,以文明互鉴超越文明冲突,以文明共存超越文明优越。一年后,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再次强调,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只有同其他文明交流互鉴、取长补短,才能保持旺盛生命活力。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亚洲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

  人是文明交流互鉴最好的载体。深化人文交流互鉴是消除隔阂和误解、促进民心相知相通的重要途径。周边邻国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深化文化文明交流的优先方向。

  2019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召开后不久,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代表团访问越南、日本和韩国。代表团与越南社会科学翰林院达成协议,确定实施历史文献数据库交流,合作翻译出版汉文古籍,合作开展中越革命史、两党交往史研究;与日本明治大学、早稻田大学、东北大学达成深化学术交流意向,探讨开展中日历史共同研究;与韩国东北亚历史财团签署交流协议,计划召开专题学术研讨会,推进中韩史学领域交流。

  中印智库交流作为两国人文交流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聚焦中印经济、社会发展及共同面临的地区和全球性重大问题展开深入研讨,发挥促进沟通、深化了解、增信释疑、建言献策作用。中印智库论坛2015年设立,2018年被纳入中印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之一,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与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承办,论坛已成功举办四届。在论坛带动下,双方学界围绕经贸合作、农业发展、科技创新、人文交往等诸多议题开展了广泛、持续的交流。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泰国国家研究理事会共同主办的中泰智库论坛,在学术和政策研讨中不断增进彼此理解认同。在第二届中泰智库论坛上,泰国国家研究理事会代表表示,中泰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的合作体现了共商、共建、共享精神,实现了互利双赢,深得民心,“一带一路”倡议十分有利于本地区乃至世界的发展。

  近年来,伴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落地生根,中华文明与伊斯兰文明交流日趋活跃。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伊斯兰合作组织共同搭建起“中国与伊斯兰文明”系列国际学术会议这一重要交流平台,自2012年起已成功举办四次文明对话活动。

  文明的活力在于交往交流交融。历史上,中华文明和阿拉伯文明交相辉映。自古以来,中国与西亚、阿拉伯国家通过丝绸之路紧密联结。2018年,适逢阿联酋开国总统扎耶德诞辰100周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与阿联酋大学在该校共同设立中国研究中心,以中国研究中心为平台推动中国与阿联酋在学术和教育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共建“一带一路”在中东地区走实走深营造良好人文环境与氛围。

  为亚洲文明交流互鉴注入新动力

  文明永续发展,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更需要顺时应势、推陈出新。亚洲山河秀美、生机盎然,亚洲孕育文明、血脉交融,亚洲日新月异、潜力无限。今日的亚洲,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消除贫困、发展经济、保护生态、走向繁荣的过程中,顺应时势、守望相助、携手前行。

  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多点发生,给各国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严重冲击,但挑战中也往往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2020年6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参与组织举办全球智库抗疫合作云论坛。出席论坛的印度社会科学研究所主任阿什·罗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与一般的传染病不同,已经导致全球的政治、经济危机,导致饥荒、社会不公等各种问题,必须拿出一个全球性的解决方案。在2020年9月召开的中韩人文学论坛上,与会专家表示,东亚悠久的人文传统对有效抗击疫情发挥着重大作用。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刘跃进提出,以中、韩、日为代表的东亚各国取得抗疫重大进展,既得益于东亚各国对疫情防控的高度重视,也在很大程度上彰显了东亚各国以人为本的治国理念、守望相助的合作精神和根植于东亚民族文化血脉深处的人文价值。

  在疫情面前,中国社会科学院与亚洲各国学术智库机构互致慰问,在抗击疫情中传递相互支持的正能量,为抗疫国际合作注入信心和力量,共同谱写了“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道不远人、人无异国”的抗疫佳话。日本、韩国、印度等多国学术机构积极评价中国抗疫成效,高度肯定中国在促进抗疫国际合作中展现的负责任大国担当,并表达了与中方深化人文学术交流的真诚意愿。韩国东北亚历史财团理事长金度亨表示,世界各国同心协力抗击疫情,一定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2020年,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中国在减贫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举世瞩目。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参与组织举办的“中国减贫道路与实践经验”国际研讨会上,印度尼赫鲁大学教授狄伯杰表示,中国的减贫措施和策略对世界上其他发展中国家具有重大参考意义,对整个亚洲乃至世界至关重要。与会的中俄友好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专家理事会俄方主席尤里·塔夫罗夫斯基认为,中国的减贫经验对周边国家有非常关键的借鉴价值。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文明发展的持久力量,共谋全球生态文明建设也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应有之义。自2012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与日中友好会馆共同组织举办中日青年学者互访团,为双方提供了学习交流契机。日本访华团成员、早稻田大学教授仲道祐树表示:“我第一次到中国甘肃,去之前对那里毫无概念,但在参观完民勤县防沙治沙纪念馆、老虎口防沙治沙示范区后,我深刻感受到中国人民鏖战沙魔、保护家园的坚定信念,了解到中国沙漠治理和树种培育的方法。”仲道祐树表示,希望未来能与民勤县在生态保护、防沙治沙等领域开展合作。

  当前,在新冠肺炎疫情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国际格局深刻演变,国际形势的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更加突出。深入开展亚洲各国学术和智库间交流,将为各国人民加深理解、增进友谊、加强合作铸就桥梁。中国社会科学院将继续积极致力于与亚洲各国文明开展平等对话、交流互鉴,为携手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作出更多贡献。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