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人称报道可激发助人行为
2022年04月25日 09:3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4月25日第2394期 作者:

  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荷兰爱思唯尔出版公司旗下期刊《社会科学与医学》4月号刊发了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安纳伯格传播学院教授艾米丽·B. 福克(Emily B. Falk)和博士生玛丽·E. 安德鲁斯(Mary E. Andrews)等人的文章《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关于医护工作者和被监禁人员的报道使用第一人称叙事可激发助人行为》。该研究显示,新闻报道采用“讲故事”的方式比单纯陈述事实更能激发读者帮助他人的意愿。

  为了战胜新冠肺炎疫情,人们需要开展空前规模的合作,并改变行为。就个体而言,参与帮助弱势群体也是为抗疫作贡献的一种方式。该研究考察了不同新闻报道方式对读者助人意愿的影响。福克等人从社交媒体和新闻机构发布的真实消息中,改写了关于医护工作者或被监禁人员的报道。在疫情初期,他们都没有得到所需的帮助,都面临着个人防护设备短缺、难以与病毒保持安全距离等挑战。但是,公众将医护工作者视作抗疫英雄,而服刑人员则常被忘记或被认为不配得到帮助。

  在该研究中,一部分报道被改为第一人称报道,以医护工作者或被监禁人员的口吻,讲述了他们的工作和生活环境、新冠肺炎疫情对他们的影响以及为何他们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更高;另一部分材料被改为非叙事的说明性报道,包含相同的基本信息但没有“故事主角”。研究参与者被随机分为阅读叙事性报道、阅读说明性报道、不阅读任何报道三组。阅读完毕后,研究人员询问了参与者受报道情节感染的程度,以及他们对新冠肺炎弱势群体的看法和参与社会行为的意愿。

  研究人员发现,第一组参与者沉浸在报道内容中,更易与“故事主角”感同身受,相信医护工作者或被监禁人员是新冠肺炎易感人群,更相信自己的行为如身体不适时不外出、保持社交距离等会对这些人产生有利或不利影响,也更愿意通过如向特定慈善机构捐款等行为帮助“故事主角”或其他易感人群。

  福克谈到,多领域的研究显示,故事对观念有着巨大的影响力。从此次研究可知,仅改变一个因素——在新闻报道中突出个人故事而不只是呈现事实,就能提高人们对新冠肺炎疫情相关信息的接受度。此外,该研究表明,转变视角或能推动行为改变,这为制定公共卫生干预措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叙事手段可以使新闻更加人性化,并帮助公众理解在当前的困难时期为何有必要保护所有社会成员。”福克说。

  安德鲁斯表示,目前,科学界将持续研究新冠肺炎疫情对人类健康、安全及其他福祉的短期和长期影响。分享不同人群的“第一手故事”有助于妥善制定面向弱势群体的扶持措施,促使社会大众转变对他们的态度并更加关注他们的需求。

  (王悠然/编译)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