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的可信度来自知识与善意
2022年06月17日 07: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6月17日第2429期 作者:王悠然/编译

  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官网5月17日刊文介绍了该校英语语言与文学系副教授艾什莉·罗斯·迈伦巴赫(Ashley Rose Mehlenbacher)的新书《专业性:培养品格、善意和实践智慧》。该书从修辞学角度审视了关于专业性的古代和现代理论,探讨了专业性的概念以及西方国家公众在重大问题上为何信任或不信任专业人士等问题。

  现今,西方人对专家抱有深刻的不信任。在民粹主义影响下,部分民众质疑或完全忽视科学家、学者及其他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的见解。广大西方民众似乎对专业知识失去兴趣。在互联网上,不是每个人都注重信息的准确性,也不是每个人的行为动机都是正当的、诚实的。

  在流行病、气候变化等重要问题上,相信错误信息的人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以新冠肺炎疫情为例,理解和应对疫情所需的专业知识涉及诸多领域,辨识专家并评估其专业性是一个巨大挑战。特别是在不实信息和“伪专家”随处可见的当下,判断应该信任谁、应该听取谁的意见可谓难上加难。

  任何个人或机构都不可能在所有事上成为专家,若想作出更明智的决定,我们都需要依靠他人——拥有特定资质或处在特定职位上的人,例如,医生或大学教授。不过,专业性要求的远不止是资质和职位。迈伦巴赫的新著考察了普通人和专家是如何看待专业性的,这与伦理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内容有关。她访问了约40名专业人士后发现,当专家谈论专业性时,他们往往会认为解决问题和理解他人的技能是关键。换言之,专业人士会非常重视如何以适合具体情况的方式识别和讨论问题,并采取恰当行动。

  同时,“专家”的概念也在变化,现在许多普通人以“公民科学家”的身份参与科研活动并作出贡献。“专业知识的形式是多样的,包括科学知识、传统知识、地方性知识和本土知识。解决复杂问题需要将不同类型的专业知识综合起来。”迈伦巴赫谈道。

  近年来,对专家的不信任和蔑视在网络上很常见。在迈伦巴赫看来,人们对专家的看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是什么催生了变化都值得关注。首先,由于网络平台具有匿名性,个人资料造假现象多发,这令人们担心自己信错人或被愚弄。其次,“伪专家”制造和传播虚假消息,有意破坏公众对专家的信任。最后,一些人采用恶劣手段,企图败坏真正专家的名声。例如,声称科研人员为了职业晋升而发布含有偏误的研究等;性别主义、种族主义、反犹太主义、残疾歧视及其他形式的偏见被别有用心者用来削弱专家的可信度。

  迈伦巴赫表示,所有人都应以批判性思维处理信息,专家也可以通过改善科学传播方式,重建公众对其的信任。以透明的方式分享知识并说明知识的局限性、展示自己对情况和受众的了解,能使传播效果更好。例如,公共卫生官员可以向公众解释大流行病的变化趋势、已知信息的局限性、作出特定决策的原因。当然,这并非易事。另一个紧迫问题是,女性等弱势群体参与公共事务时遭到网络人身攻击的风险格外高。“我们应分析这些人身攻击的操作模式,据此为受到影响的人群提供支持。已有许多学者感叹,在需要专业知识的话题上,善意对话日渐减少。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探索承认并理解专业知识的复杂多样性的科学传播策略。”迈伦巴赫说。

  该书是对专家的有力捍卫,它表明专家身份不仅意味着一个人具备专门的知识和技能,更意味着他人承认其可信性和权威性。专家若想具有说服力,必须善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善用”即是指在正确的时间,以正确的方式,朝向正确的目标。只有审慎行动、保持善意,专家才能有效地应用技术性知识。

  (王悠然/编译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