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报道应避免“科学虚无主义”
2022年06月29日 08:0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6月29日第2437期 作者:陈禹同/编译

  本报综合外媒报道 人们普遍认为,新闻界在进行科学报道时需要同时介绍正反两方面观点,提供“另一种可能性”。然而,对于已有定论的科学问题,如果反复刻意宣传报道一些未经验证的所谓“反方观点”,则有可能让普通读者无所适从,陷入“科学虚无主义”的误区,进而落入认知骗局的圈套。美国伊利诺伊理工大学人文学系讲席教授特劳特(J.D.Trout)和佛罗里达州立大学哲学系教授迈克尔·毕肖普(Michael Bishop)近期在刊发于瑞士期刊《传播学前沿:科学与环境传播》的文章《“封闭思维”在认知上的优点:“骗局的黄金时代”下有效的科学报道》中对此进行了阐述。

  特劳特和毕肖普在文中表示,目前已被确定的科学结论,通常是经过反复及不同角度检验的科学论断,而且已经在学界达成普遍共识。对于这些科学结论,我们应当给予尊重,以免落入认知骗局。这并不是盲从,而是一种在面对来源不可靠的反对意见时不会动摇的信念。在报道这类题材时,如果记者兼顾两面性,例如,传达否定全球气候变化者的观点,就可能在无意中滑向“全球气候是否发生变化是不确信、可辩论的”等论调,这会让读者对错误的信息保持开放态度,而记者则可能由此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扮演了为认知骗局推波助澜的角色。负责任的科学报道应当传达科学在当前所能给出的最佳解释,对已确定的结论,如需提及“反方观点”即被捏造出的“争议”时,应当以揭示认知骗局如何运作的方式展开叙事。

  特劳特表示,希望这篇文章能帮助新闻记者解决在进行科学报道时面临的两难问题,以免报道因重复不实的观点或提升其流行度而助长错误信息的传播。(陈禹同/编译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