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文科建设中的“新艺科”之思
2021年01月08日 08: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1月8日第2086期 作者:顾亚奇 张旭

  2020年11月3日,教育部发布《新文科建设宣言》对新文科建设作出全面部署。文科教育的振兴关乎中国高等教育的未来,升级为门类的艺术学科作为人文学科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无疑需要站在更高层面进行战略规划与顶层设计。从战略层面看,全面构筑“新艺科”,推动艺术学科高质量、高水平发展,是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必要举措。从技术层面来说,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技术、核心算法和区块链等一系列科技应用已经渗透进艺术领域,“新艺科”必须紧跟时代潮流,及时回应现实需求,才能真正助力文化自信的提升。“新艺科”建设要实现理论突破、实践创新和全方位拓展,必须深化对艺术领域科技应用、产教融合、功能属性等的认识。

  科技驱动:重塑艺术生态与培养模式

  “新文科”的“新”不仅是强调形式之新,更重要的是思维理论之新、应用实践之新。同样,“新艺科”需要发现新的研究对象,探索新的研究范式,适应新的社会需求。在交叉融合和技术驱动之下,传统艺术在互联网、智能媒体赋能之下,生产方式、表现形态、传播方式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艺术边界日益模糊。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与深度嵌入悄无声息地改变了人们对艺术的认知模式与应用场景,“新艺科”的建设与发展首先应当重估变革了的艺术生态。

  科技进步在艺术领域催生了新的研究对象和场域。当今的艺术学科教育正孕育着巨大的变迁,涌现出了以数字媒体为前沿,门类艺术融通互动的浪潮。在5G时代下,大量新兴技术的出现引发新一轮的科技革命,艺术学科不可能“故步自封”,必须实现与医科、工科、农科等多领域的跨界融合。例如,疫情期间艺术产业迁移到线上,数字化场景的基础设施迅速发展,艺术品拍卖、展览平台与数字技术结合实现业态转型,推动艺术品市场持续迭代发展。

  数据资源为艺术发展提供新的研究范式。随着人工智能、虚拟技术的推广,对数据的获取、分析、挖掘和处理在人文社会科学(包括艺术学科)中显得越来越重要,这为学科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思维、模式、路径。例如,故宫博物院在2019年相继推出了“全景故宫”“数字文物库”等多款数字产品,其中包含186万件文物的基础信息,5万张文物影像,这些“数据”文物或者文物数据均为文物保护与研究提供了极大便利。大数据不仅渗透进艺术的生产创作、策划投资中,对艺术的传播也更加具有针对性,可以做到短时间内高效率的精准分发,满足社会大众的差异化需求。

  技术赋能引领艺术学科新的培养模式。“新艺科”不是简单地把科学技术嫁接到传统艺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而是推进教育理念转变与教学方式的迭代升级,实现知识传授与创新能力的源流相生。近年来,高校在课堂智能化、信息化革命上取得迅猛发展,通过“教育技术+”和“互联网+”等实现了智慧课堂的大面积推广,智能平台上国家级精品线上课程等实现了优质资源的共享。虚拟艺术策展、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等的探索,以“虚实结合”、增强体验、跨时空资源共享等方式,可以实现教学、研究、实践的三位一体,彻底打破艺术教育的原有模式。

  产教融合:以供给侧改革繁荣艺术经济

  《新文科建设宣言》的要义之一在于着眼于培养适应新时代要求的应用型复合型文科人才,其重要举措之一就是发展新兴学科,其中专门提及了“艺术管理”。就“新艺科”而言,“艺术管理”早在2016年就已列入国家本科专业培养目录,这表明艺术如何与经济、市场、产业融合已经成为学科未来发展的重要命题。

  建立交叉性艺术学科为行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改革开放后,与艺术产业相关的中国艺术市场与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同频共振的,随着国家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战略的实施,艺术市场朝着提质增效的目标稳中求进。值得注意的是,艺术市场虽然已经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但整体来看仍然是粗放型的,存在着专业化、规范化不足的问题。“文化艺术产业”脱胎于西方的文化—经济模式,中国的艺术市场发展还存在评估不科学、交易不透明、监管不健全等问题,制约了艺术产业的健康发展。“新艺科”承担着为行业发展提供学术支持、决策参考的任务,建立与市场相关的跨学科交叉应用型艺术学科迫在眉睫。

  调整学科定位助力艺术市场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面对艺术产品用户分众化、个性化、差异化的需求,艺术产业同样面临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现实问题。艺术学科应及时识变、应变、求变,转变原有学科定位、课程体系、培养模式。艺术类高校应树立协调发展的理念,使传统艺术、新兴艺术、特色艺术共同发力,以理念创新为引领、以现代科技为支撑,加大对外开放力度,促进中外艺术交流互鉴,增加优质艺术供给,真正将艺术教学转化成现实生产力,推动适应市场需求的艺术生产与创作。

  培养艺术策划、运营、管理类复合型人才。新文科建设的根本任务是培育拥有自信心、自豪感、自主性的时代新人。他们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中国声音的传播者、中国理论的创新者。“新艺科”应明晰应用性、内涵式、特色化的发展路径,逐步形成跨学科、应用类、平台型、国际化的二级学科集群,不仅要培养时代需要的“艺术家”,更要注重培养艺术产业急需的复合型人才。这就要求“新艺科”构建有序、有机、有效的教学资源整合机制,形成艺德兼备、产教对接、讲练一体、学用融合的人才培养新模式,依靠复合型应用人才激活艺术市场。

  服务现实:从“软实力”走向“硬动能”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高度重视国家文化建设,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在文化大系统中,艺术需要以长远眼光兼顾人文属性和社会效益,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重要的一环。艺术从原先的专业范畴纳入国家文化政策和战略发展的宏观体系,艺术的公共服务性越加凸显。艺术不仅要继续发挥服务公众审美愉悦和精神享受的功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要发挥价值引领、辅助国家战略实施的重要作用。

  从高校自身来说,立足于立德树人的根本目标导向,国家颁布了《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提出“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全过程”。高校是文化育人的重要场所,“新艺科”除了培养艺术人才,对于加强与改进高校美育工作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在高校美育工作中注入德育基因,实现“美育养性、德育化人”的融合发展,将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群体的审美能力,潜移默化地增强他们的道德素养与人格塑造。“新艺科”无疑将为高校构建“大思政”体系提供关键动能。

  从社会层面来说,艺术应当发挥公众教育的价值引领功能。媒介社会带来文化景观化,互联网空间已成为艺术传播的重要场域,公众文化消费习惯的转变也激荡起了多样化的价值观念和行为选择。在色彩斑斓、众声喧哗的话语空间中,传统艺术理论已难以诠释和把握虚拟世界的生态与规律,“新艺科”的建设需要着眼社会文化变迁,重视艺术的意识形态属性,筑牢主流意识形态的防火墙。

  从国家层面来说,艺术对内而言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构成部分,对外则是讲好中国故事、提高文化软实力的重要载体。不仅如此,在新的文化发展规划之下,艺术还应当参与现实改造、辅助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从“软实力”走向“硬动能”。事实上,近年来艺术教育扶贫、艺术乡村建设等行动,既推动了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贡献了力量。从这个角度看,“新艺科”的建设不仅要适应新时代思想观念、文明风尚、行为规范的发展要求,更有望成为一种现实生产力。

  于变局中创新局,时代变革呼唤新文科,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需要新艺术,艺术正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新艺科”应当建构有中国底蕴的理论体系和话语方式,走中国风格的艺术实践之路,确立中国特色的评价标准。一言以蔽之,建设艺术领域的中国气派正当其时。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