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田鹤创作《八·一三战歌》
2021年05月21日 08:0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5月21日第2170期 作者:陈晖/口述 丁旭东/访谈整理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上海抗战、“八·一三”事变,是1937年8月13日—11月12日中国军队抗击侵华日军进攻上海的战役。在淞沪会战中,许多爱国音乐家创作了相关题材的传唱甚广的歌曲作品,其中包括中国作曲家、“黄自”四大弟子之一陈田鹤(1911—1955)作曲的《八·一三战歌》中的《巷战歌》等。访谈中,陈田鹤的长女陈晖给我们讲述了其父在战火中创作“战歌”的尘封往事。

  丁旭东:当时陈田鹤创作“战歌”的背景是什么?

  陈晖:这要从“淞沪抗战”之前说起。1936年至1937年上半年,我父亲在山东济南省立剧院从事音乐创作及教学工作。1937年八九月份,时任上海国立音专的校长室秘书、音乐理论家、父亲的好友廖辅叔(1907—2002)到济南度假,更主要的是来会见一下久未谋面的老朋友陈田鹤。就在这时,“八·一三”事变爆发了,听到这个消息,父亲当即决定同廖辅叔一起去上海。当时,父亲在国立音专读书时的同门师弟刘雪庵在上海参与创办了中国作曲者协会,又自筹经费创办了《战歌》周刊。于是,他们赴沪投奔刘雪庵。这段往事,刘雪庵曾在1937年10月17日《战歌》“编后闲谈”中讲道:“(我)正在忙的不得了的时候,辅叔同田鹤特意抛去了安静的教书生活,赶到上海来从事音乐的抗战工作,实践从前共赴国难的诺言,像这种以民族生死为生死、国家存亡为存亡的朋友,除了报他们以望外感谢的热泪外,实在说不出半句旁的话来。”这是《八·一三战歌》创作的一个大的时代背景,具体来说就是在“淞沪会战”期间完成了一组抗战歌曲作品。

  这组歌曲作品诞生于战火硝烟中。1937年9月父亲到上海后,一直借住在刘雪庵家里,而那里就是“淞沪会战”的前线战区。听父亲说,当时在编刊工作时,常常听到“啪、啪、啪”——密集的枪声如炒豆般传来,有一次和刘雪庵、廖辅叔开会时,就有流弹“啪”的一声击中墙角,震得窗玻璃都噼里啪啦地碎了一地,真的很危险。但父亲并没有打退堂鼓,他说:“《战歌》在炮火中诞生,在硝烟里成长,我们甘愿用鲜血来浇灌。”这里所说的《战歌》有两重含义,一是他们编办的《战歌》周刊,二就是父亲在此期间所写的《八·一三战歌》。

  丁旭东:《八·一三战歌》中有哪些歌曲?

  陈晖:我翻看父亲订在一起的《八·一三战歌》手稿,有《八·一三战歌》《杀开血路》《保卫上海》《孤军守土歌》《巷战歌》《跟着炮声前进》《战地里的英雄》《我们要反抗到底》等。可以说,这几首歌就像一部小型的战争史诗,较为完整生动地反映了“淞沪会战”的全过程。其中,《八·一三战歌》是这一系列组歌的得名歌曲,《巷战歌》是全国抗日救亡歌咏运动中传唱最为广泛的一首歌,《孤军守土歌》则反映了“淞沪会战”中最悲壮的一刻。

  丁旭东:请您简单地给我们介绍一下这三首歌曲的创作情况吧。

  陈晖:《八·一三战歌》是家父的好友廖辅叔先生作的词,词作的中心思想就是号召抗战,因为当时属于淞沪会战初期阶段。从歌词上来说,语言不重修饰,思想表达直接,语言坚定、有力,具有很强的鼓动性和号召力。在乐曲创作上,作品也同样是不事雕琢,用柱式和声伴奏,铿锵有力、强弱交替的进行曲节奏,以及分解和弦式旋律和模进音型的使用,表现了军民一心、参加战斗、不畏牺牲、誓死保卫家园的热血忠情。这首歌作为“战歌”系列的第一首,发表在1937年10月1日创刊首期,即《战歌》周刊第一卷第一期。

  《巷战歌》的歌词是当时《战歌》周刊的热心读者和组稿者殷杨(杨帆)送来的。词作者方之中(1907—1987)是黄埔军校四期学员,作为一名久经烈火与残酷战争考验的战士,他用写实手法与准确语言表达了身临巷战战士的真实情感与内心呼声——

  “脚尖落地,轻轻呼吸,

  紧捏住武器,掩藏着身体,

  从黑暗的深巷,从荒凉的基地,

  从破旧的窗口,从高耸的屋脊,

  我们爬行,我们偃息,

  我们静听敌人的足音,

  我们防御敌人的偷袭。

  看吧!国土抢去了三分之一;

  听吧!枪炮震破了天和地,

  千万人炸成肉泥,

  千万人做了奴隶。

  谁无父母?谁无儿妻?

  昨夜一堂共欢笑,

  今朝生死各东西,

  这是血海的冤仇,

  报复责任在自己,

  我们要以猛烈的巷战,

  争取抗战的最后胜利!”

  父亲看到这首词作后,非常感动,用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这首歌曲的创作。这首歌曲也很有艺术性,音乐动机集中,由la、sol、la三音构成。乐曲的结构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开始时动机弱起出现在弱拍,表现了令人窒息、极度危险的恐怖氛围;后边则运用上升音区与模进手法,表现敌人陷入人民战争之汪洋的场景。第二部分动机表现呈现出强烈的对比:高音区、强拍强起、音乐雄壮,表达了战士们对入侵敌寇的愤慨和愿用鲜血与生命保卫家国的誓死决心。同时在这一部分中间,主题动机完全重复,只不过放到强拍的位置,表现了战士对家人的爱与对家国的眷恋,从而与最后视死如归的决心表达形成更加鲜明的对比。这首歌曲用精练、准确、形象的音乐语汇,深刻表现了巷战的残酷恐怖的场景,形象立体地刻画了战士的心理和国家危亡时刻民族的呼声。

  歌曲在《战歌》周刊的一卷三期发表后,广受欢迎与好评,很快在全国范围内传播开来。田汉先生曾对此回忆:前线士兵极喜欢救亡歌曲,他们学会了一支歌就非常高兴,希望我们有人去前线教他们,特别是他们退下来休息的时候,一支雄壮的歌可以恢复他们的疲劳,鼓起他们再战的勇气。田汉先生说的那一首救亡歌,就是家父写的《巷战歌》。这是一首当时可谓脍炙人口的抗战歌曲,流传至今,据我所知是唯一一首描写“巷战”的经典军事歌曲,也是父亲艺术歌曲创作的代表作之一。

  《孤军守土歌》的内容表现了10月27日打响的四行仓库保卫战,这也是“淞沪会战”的最后一役。当时,战争已进入尾声,中国军队的五十几万大军已经西撤,为了掩护主力安全撤退,同时为了表明中国的战斗立场,争取国际力量的支持。中国军队留下了一个团(实际只有一个营的兵力),在524团中校团副谢晋元率领下死守闸北楼高墙后的四行仓库。留守的战士452人,对外媒体宣称800人,孤军奋战4昼夜,击退日寇数十次进攻,毙敌200余名,胜利完成掩护任务,史称“八百壮士守四行”。

  创作这首歌曲时,父亲和刘雪庵身在战区,从历史见证人的角度第一时间完成了创作,最初题名即为《敬献给誓守闸北的八百壮士》(刘雪庵词、陈田鹤曲),后定名为《孤军守土歌》,发表在1937年11月19日《战歌》第四期,此时距四行仓库保卫战结束仅过去不到20天。此曲记录了国难之时,中华民族的英雄——“八百壮士”血鏖淞沪、坚守四行、孤军抗战、誓死卫国的感动千古的悲壮历史,展现了中国人坚决抵抗外来侵略的斗志和决心,从而通过歌声在中华民族抵御外侮抗战史上为民族英雄立下一座永不褪色的丰碑,感召中华儿女奋进、砥砺。正如歌中所唱:“誓守我们的疆土,力争我们的国格,战到最后一条枪,流尽最后一滴血,八百弟兄全是中华民族的汉子……跟着诸君的足迹前进,复我河山,共救中国。”

  丁旭东:陈田鹤创作这些抗战名曲的经验是什么?

  陈晖:父亲说过,“敌人的铁骑在我们领土上横行,我们每一个民众的心中都坚决地发出反抗的呼声。这呼声,就是诞生歌曲的母亲”。

  ( 注:本文根据访谈陈晖的口述材料并结合《战歌》周刊等相关文献整理而成)

  (本文系国家“十三五”重点出版规划项目“中国现当代音乐口述史——著名音乐家访谈录”、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规划课题“中国音乐口述史料的抢救性采集整理与研究”(19YJA760012)阶段性成果)

责任编辑:常畅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