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美学精神的影像塑造与传播
2022年08月03日 10:31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8月3日总第2462期 作者:李科燕

  影像在国家形象建构和跨文化传播中具有独特优势。利用影像提炼中华美学的标识性艺术语言,提炼、展示和传播中华之美,对于跨文化交流和国家形象传播来说意义重大。

  借助大事件,凸显中华文明之美。以奥运会为例,其开幕仪式代表着一个国家美学和文化的水准,需要以精准的定位,构建真实正面立体丰满的国家形象,从而进一步编排影像输出内容。在2008年奥运会、2022年冬奥会的开幕式影像创作中,体现出大量中华文明元素,如中华传统文化中的飞天、篆刻、汉字、诗词等融入图标设计以及影像。同时,创作中还融入中国特色的现代元素,以丰富多彩的生活方式、文化形态和艺术呈现形式激发出东方美学的全新活力。通过影像使全球观众得到美轮美奂的沉浸式视觉体验,增强了其对当代中国真实正面、立体丰满的国家形象认知,也丰富和充实了中华美学思想和内涵。

  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摄影家协会主席李舸带领影像小分队对全面抗疫进行了全方位的影像记录和报道,留下了一份中国抗击疫情的特殊影像档案。重大疫情下,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从四面八方运送后勤物资的普通民众以及来自社会各界的志愿者,大家众志成城……这些影像背后留下的是对亲历者的深度记录,沉淀下来的是引发人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明的思考。中华文明之美将透过在国内发生的大事件得以通过影像展现和宣传,中国在全世界的形象也将更加清晰、准确、生动、美好。

  记录大建设,展现中华民族精神面貌之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反复播出的《中国品牌故事》,是以讲述中国品牌故事、传播中国品牌声音、提升中国品牌形象为主题的品牌文化纪录片。这样的纪实类影像故事的传播,是在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各行各业中真正注重品牌、坚守品质、勇于创新的代表性品牌背后的中国人故事,记录中国品牌发展跳动的脉搏。

  此外,相关媒体陆续推出《美丽中国》《航拍中国》等纪录片,以独特的空间叙事与航拍美学为载体,从身边的建设到远方的家园,从自然地理、人文历史到社会经济发展,向世界呈现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中国制造”“中国建设”已经遍及世界各地,人们能够通过互联网和影像领略中国的发展面貌。在反映“一带一路”建设成就的影像记录中,人们领略到的不单是产品、工程、建筑、道路、桥梁等本身之美,还有背后所体现的中华文明、中华智慧、中华外交、大国风貌以及中国美学精神。中国建设将成为品质保障的国家名片,提升中国国际形象和华人形象。

  通过大人文,传播中华风土人情之美。中华美学精神的影像塑造与传播,可以从动态影像和静态图像两个方向同时发力,如电影、电视剧、人文纪实、风景欣赏、人文景观照片等。从2012年《舌尖上的中国》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开始,《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京剧》《丝路》等一部部传播文化中国魅力、传递时代中国活力的纪录片在全球华人受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其中屡屡表达对每一个生命个体的关切,也在不断表达中国人对世界和时代的关注和判断。这些有着明确中国文化基因的纪录片触动了海内外受众对于祖国、家乡、故土的深情和眷恋,其中的人文情怀尤为公众所共鸣。

  近年来,东方卫视推出全新思想政论节目《这就是中国》,学者以“演讲+真人秀”的形式,从当下国内外民众关心的热点、难点时政问题切入讨论,以新颖的样式、国际化的视野,优雅从容地阐释中华精神文明、解读中国奇迹,最终把中国制度、中国理论、中国道路、中国文化的优势和先进性讲清楚,传达出“中华美学”“民族自信”的相关核心精神。节目在和观众互动的过程中每个人都是参与者,让人感受到“我的故事也是中国故事”,正能量满满,振奋人心、提升民族自豪感。

  利用大创作,塑造中华精神美学。中华美学的精神要义就是将含蓄、婉转、以人为本贯通在我们的文学、绘画、园林,甚至为人处世之中。中华美学精神当中最重要的一点是人们在创作文艺作品的时候加入人的元素,在欣赏艺术的时候往往带着个人的感情,万事万物都可以与人发生关联。一些摄影爱好者跋山涉水,拍出风景亮丽的世间美景,却沦为糖水片,原因在于影像背后活化的人文提炼比较少,摄影者的文化和思考在作品当中体现得比较少。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姚璐的影像作品《中国景观》可谓体现中华美学精神的优秀之作。作品利用重构的景观,在中国传统绘画青绿山水的范式下,揭示社会问题,呼吁人类对大自然的保护、推动社会文明进步,让人们既看到了弘扬也看到了批判,更多的是海纳百川的包容性。摄影家刘鲁豫以太行山为拍摄对象的系列作品,提炼了太行山的山石、树木、村舍、寒林雪景、苍茫大地等元素,激发读者联想到太行山地理以外的人文故事。“愚公移山”“精卫填海”“女娲补天”“羿射九日”“神农尝百草”等,让读者感受到太行山的巍峨壮丽之外,也会联想到整个中华民族悠久厚重、勤劳务实的美学精神。摄影家董冬的《奇境缘·空山》系列作品,借助传统画意摄影的美学意蕴,以高远、深远、平远的构图形式,结合电脑制作对于风景进行“提炼”与“转化”,演绎与衍化出新的东方影像境界,作品的外延和内涵得以扩展、周转和延伸。

  大事件、大建设、大人文、大创作,这些系列影像工程的输出和传播的背后,是中华文明与当今世界文明的大拥抱和大融合。这些积极、正向、直观、生动的国家形象的展示、文化样态的展现,人民的生活方式的直播、艺术创作的创新,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影像作为跨越国界、民族、时间的传播工具,影像中的国家形象、美学精神往往形成他者心中对一个国家的主观印象。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实现了跨越文化、感知国家形象、降低文化折扣、冲破文化隔阂的功效。

  中华美学精神的传播要遵循时代的审美诉求,我们的影像事业也需要全方位地拓展文化和审美的多样性,以不同的创作手法、思考维度,表达中华美学精神。另外,还需以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不断吸收现代人的成果,展示我们文化的软实力,以及我们国家崛起的形象,让中国文化在世界有效传播。

  (本文系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潇湘八景’艺术母题融入现代风景摄影的创新性研究”(20YBX003)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责任编辑:陈静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