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认识数字时代的语言教育
2021年09月14日 09:2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年9月14日第2251期 作者:高莉

  教育正在迈入数字化时代。教育领域的数字化变革不仅涉及教师、教材和教学方法,而且涉及校园管理、课堂组织和学生学习方式。新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全球教育中的应用,需要语言教育各个维度的革新。

  从计算机辅助到技术辅助

  从幼儿园到大学各个阶段,技术正在改变语言的教学方式以及大众对此的感知和理解。

  语言学习路径的技术变革呼唤语言教育领域的新定义。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辅助教学”一直是新技术助力语言教育的代名词,但是在进入数字时代的当下,一方面是“计算机”一词显然已经不足以囊括包括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3D打印设备、智能黑板等新科技产品;另一方面则是计算机之外更新颖科技的运用渐成常态,比如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等移动设备和各类应用程序,已使语言学习变得更加便捷,可以让学习者模仿母语者发音、在触摸屏上手写不熟悉的文字、用在线数字词典查询生词,以及通过视频观看语言如何在实际生活中使用。与此同时,语言游戏、智能投票和数字测验法等应用也已被用于促进语言课堂的学习和评估。

  要准确描述当下数字时代的教学现状,“技术辅助教学”可能才是更为恰当的术语。根据不同的语言教育对象,其涵盖的内容就包括了“技术辅助母语/外语/第二语言/双语/承继语教学”等。

  教师与学生发生双重转变

  数字时代是学习者的时代,不仅是学生,教师也需要成为数字语言学习者。

  新技术使学生方便地利用网络获取各种数字化学习资源,而这些资源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节奏及合作习惯进行个性化和差异化语言学习,显然这些都有助于各种非正式语言学习模式的形成。数字时代的语言学习者有各种机会摆脱传统语言教学带来的束缚,而正式环境下的语言教学也有必要考虑他们在非正式模式下养成的学习习惯。在此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一方面,借助新技术和新模式,语言学习者可以“无师自通”;另一方面,面对课堂环境中要使用到的新技术,教师尚未做好充分准备。于是,教师也成了数字时代的学习者,也需要与时俱进。“如何实现人机协作的高效教学”“如何建构核心素养导向的人才培养”“如何定义数字时代全能型教师和专业型教师”“如何提升人机结合的制度体系与思维体系”等问题,就成为包括语言教师在内的所有教师,在数字时代亟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教室发生空间拓展

  地理距离曾经是面对面外语课程的障碍,但现在已经可以通过在线和远程教学来弥补。

  新技术使用的增加,为多元化学习方式以及交流、互动和理解模式提供了机会,教师、学生和技术支持人员可以在不同地方参与同一堂课。语言教育正在经历从物理到虚拟、从“在老师面前”向“在电脑屏幕前”的过渡。技术拉近了师生的距离,教室、黑板等传统教学要件也开始有了新的内涵和外延。新型数字设备和平台在强化课堂语言教学和学习的同时,也在传统的课堂之外创造着新的空间,比如混合课堂、翻转课堂、在线课堂、家庭学校等。通过数字媒体和虚拟领域窗口的各种设备,学生可以在各类“教室”进行真实的语言互动。虚拟面对面形式的新技术已经允许使用者通过互联网连接世界各地的学习者。

  教育理念守正出新

  正如上文所述,在数字时代的语言教育中,教学手段更加丰富,教学场景更加逼真,教学目标更加精准,而这些都需要教育观念和理念应时而动、守正出新。

  对语言教育资源的认知可能需要升级到“大资源”理念,逐步实现从语言教育内部资源向语言教育大资源观念的转变,打通资源的内外之别、实现资源的全息利用;对于新科技的认知可能需要实现真正的内化,即从信息技术能力向信息素养的转变,转化为学习者默认的素质而非外在的能力;对于教师的认知要树立合作意识、强化转型意识,从“全才”转为“专才”、从“教学者”转向“辅助者”、从“教练”转为“导师”;对于教育公平的认知需超越现实情境延伸到数字空间,要意识到“数字鸿沟”给语言教育带来的全新挑战可能更加复杂和棘手;对教育文化的认知需加入数字文化的理念,而且要意识到数字文化的广度和深度可能异乎寻常;对于人与生态、自然、地球和宇宙及其关系的认知需要合作、融入的理念。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20年11月发布的《学会融入世界:为了未来生存的教育》所倡议的,语言教育也需要为人类未来融入一个生态更加和谐的地球和宇宙而作出应有贡献。

  技术具有促进人类收益的潜力,人类的每一次技术进步都会给人类的交流和交际带来影响,也必然会在教育、生活等方面留下各种痕迹。在人类已经迈入数字社会的当下,语言教育相关人员需要充分利用新技术提供的好处和便利,也要处处留心其潜在的弊端和不利。教育是关乎“人”的教育,这是人类与社会的本真,也是语言教育的本真。

  (作者单位:北京外国语大学中文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