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谋福祉 为世界谋发展
——访阿尔巴尼亚全球化研究院执行院长马尔塞拉·穆萨贝留
2023年12月01日 10:16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2月1日第2785期 作者:白乐

  

  ■马尔塞拉·穆萨贝留(Marsela Musabelliu) 受访者/供图

  

  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的发展奇迹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同时,中国制度、中国模式、中国理念的优越性,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领航全国人民逐梦新征程方面的指引作用,持续引发国际学界热议。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阿尔巴尼亚全球化研究院执行院长马尔塞拉·穆萨贝留(Marsela Musabelliu)。作为中国时代变迁的亲历者和观察者,穆萨贝留长期致力于中国议题研究,在这一领域积累了丰富经验。穆萨贝留认为,中国道路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西方模式的真实可能性,为世界上渴求美好生活的人们带来希望与启迪。

  梦想关乎新征程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认为在推动中国国内发展和提升中国国际地位方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哪些重大意义?

  穆萨贝留:自新时代以来,习近平主席在国内外各大场合的一举一动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新时代十余年来中国取得的举世瞩目的成就表明,习近平主席是一个真正关心重大民生问题和国际热点议题的领导人,是一个满怀使命感、深具观察力的政治家,也是一个有梦想、有抱负的思想家。他的梦想关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也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他的抱负促成了富有远见的治国决策,也促成了科学正确的执政哲学。在人民至上理念的引导下,习近平主席正带领中国人民迈向一个更加富裕、繁荣的社会。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中,习近平主席多次使用“梦想”一词,仅这一点足以表明他的治国理想和施政目标所在。要治理一个14多亿人口的大国并不容易,这需要一个始终怀揣治国热忱、能够掌舵民族未来之路、始终牵挂广大人民并指引人民通往美好生活的伟大领袖,而习近平主席做到了这一点。他深知,为人民谋福祉就是赋予人民尊严,赋予人民尊严就是为国家赢得荣耀,这是值得全世界人民钦佩的宝贵品质。

  为人类政治文明贡献全新模式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如何评价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方面的作用?您认为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成功之道是什么?

  穆萨贝留:中国共产党从1921年之初的50多名党员,壮大到今天接近1亿名党员,已成为世界第一大执政党。建党102年、执政74年的光辉奋斗史,赋予了中国共产党沉甸甸的历史使命和现实责任。改革开放45年来,中国在政治、社会与经济领域全方位的耀眼成绩,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英明领导。如今,中国在世界舞台中不可取代的地位表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走上了必将实现的繁荣之路。长期执政的连续性及政策规划的前瞻性,保障了短短数年内中国在国际体系中飞速跃升的地位。

  只有反映人民愿望的政党,才能在过去几十年中带领一个国家勇毅前行并取得非凡成功。在过去40余年间,中国共产党在其战略和策略上保持灵活变通,但在原则和目标上始终坚定不移。中国共产党能够不断适应包括新的经济条件和社会状况在内的时代变化,并通过制定和应用符合中国人民心声的新理念和新方针实现全民幸福。

  在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共产党历经艰难险阻和重大考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核心。值得赞赏的是,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和壮大史并非是一成不变、静态存在的实体,而是不断更新、追求卓越的过程。中国共产党视实干勤奋、艰苦卓绝为强大的精神谱系,并通过全面从严治党在党内实现有效的管理,最终取得了自我精进的伟大成功,成就了一个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光辉范例。

  同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风雨同舟、一路前行,坚持平等相待、民主协商、真诚合作,支持民主党派成员和无党派人士发挥作用,共同致力于国家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题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的白皮书中指出,中国新型政党制度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是在中国历史传承、文化传统、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长期发展的结果。

  在我看来,中国新型政党制度随着实践的检验日渐成熟,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合共生”的精髓,不仅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也为人类政治文明贡献了全新模式。

  善治政府实现人民发展权 

  《中国社会科学报》: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具有怎样的优势?

  穆萨贝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框架下,中国国家治理体系之中政府与社会公民之间的互动关系不同于西方。与其他西方大国政府相比,中国政府享有更多的凝聚力和更广泛的公众认可。作为国家意志的代表和保护者,中国政府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和实体功能。中国各级政府深刻意识到,一个善治的政府是能够顺应人民意愿的政府,而实行与国家历史传统和社会现实相适应的国家制度并实施明智审慎的国家政策是实现善治的重要前提。

  近年来,中国经济崛起的奇迹并非偶然发生,与中央政府以及各地方政府出台、实施和审查的政策有着直接关联,可以视为国家层面精心规划和政策设计的产物。不断适应变化并进行相应改革,是中国政府已经拥有并将继续拥有的最有力的政策工具之一。如今,全面深化改革以一种连续、深入的方式在中国大地上徐徐展开,擘画着当代中国发展的新蓝图。而在世界其他地方,“改革”一词通常与临时性紧缩货币政策联系在一起,以控制高企不下的通货膨胀,从而保持社会经济稳定。在这种紧急政策之下,作为民众最基本、最普遍的愿望——“安居乐业”的概念被轻易颠覆,因而无从谈起。然而在中国,情况则大不相同。中国政治体制的稳定运行确保了社会经济的长期稳定,从而为安居乐业的实现提供了先决条件。中国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随处可见充满活力又井然有序的景象,从而保证了国家和社会各系统的良性运行。中国共产党人深知,社会安宁是国家强盛的基础,经济稳定是改革发展的前提。

  此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使人民发展权的实现成为了可能。作为人类社会的永恒主题,“发展”可以从根本意义上赋予人们更加光明的前程。发展权是一项不可剥夺的人权,它给人们带来尊严和荣誉。中国人民为实现自己的发展权付出了持续努力,也取得了重大成就。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框架下,中国得以建立从立法司法、社会保障、社会救济等用以保障人民发展权的完整体系,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将其不断完善。

  中国式现代化鼓舞世界 

  《中国社会科学报》: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时代十余年来,中国式现代化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对此您如何评价?

  穆萨贝留: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创造了令世界惊叹的速度。在我看来,只有亲身经历过中国式现代化带来的社会飞速进步,才能更真切地理解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性。2008年以来,我很幸运地多次访问中国,亲身体验了中国式现代化带来的一切,也亲眼见证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巨大变迁。我在中国所目睹的,是务实的政府官员、专注的研究人员、频繁的民主协商、大量的艰苦劳作,所有社会公民为改善社会条件、提升生活品质而辛勤耕耘。我建议,任何对中国感兴趣的国际人士都应该亲自前往中国,感受中国的发展足迹。通过与当地人交谈并倾听他们的个人故事,去了解那些让中国人感到自豪的历史和文化,去考察中国人民何以对自己的未来、对国家的前途感到如此乐观。

  在中国,个人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个人成长与国家前途相互交织,二者不会以两个独立的实体存在,这得益于英明的领导人、高效的政府机构以及整个社会对发展进步的不懈追求。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何为进步”以及“如何实现进步”成为中国政府的主要关切。这种关切反映了一种“行动先导”的思想理念,而“人民”是其中的核心词汇。在这一思想理念的指导下,中国政府尽心尽力满足公民需求,通过推进社会公平等措施在多层面增进民生福祉。

  在“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口号的指引下,消除贫困成为中国式现代化之路上最为伟大、也最具独创性的历史任务。这意味着中国的发展不仅体现在国民经济增长方面,也体现在实实在在的生活水平跃升方面。近年来,大规模的乡村振兴运动在农村地区如火如荼地开展,大量新建的基础设施为百姓带去真正可见的生活便利和最为实惠的民生关怀。2020年,中国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总减贫人数约8.5亿,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超70%,显著缩小了世界贫困人口版图。中国消除极端贫困的历程是一个令世人深受鼓舞、令发展中国家备受启发的动人故事,它不仅为这个国家、也为整个人类历史谱写了伟大篇章。如今,中国共产党继续引领全国人民以意气风发的昂扬姿态,迈向实现共同富裕的阳光大道。

  将共同愿景转化为集体现实 

  《中国社会科学报》:近年来,习近平主席从审视全球局势和人类未来的高度出发,提出了一系列全球性倡议和理念。您如何评价这些倡议和理念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方面的意义?

  穆萨贝留:一直以来,中国倡导的新型国际关系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真心支持。中国也建立了多个重要的多边主义平台,在国际层面促进了政府、机构与公民之间更为密切的互动。如今,“一带一路”倡议已经走过十年历程,通过基础设施升级、对外投资合作等成为了促进共建国家实现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

  中国宣布的其他国际性倡议也完美地契合了当今时代的需求。例如,全球发展倡议将“全球发展”作为优先关注的重点领域,提供了一个中国参与全球发展事业的规范框架。为此,中国与世界各方进一步加强合作,构建了在经济、农业、教育、抗击大流行病、应对气候变化等领域的全球合作网络。全球安全倡议旨在应对复杂交织的安全挑战,表达了中国对平衡全球安全形势的有力承诺,以及对“生活在一个更加安全世界”的理想追求。通过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世界其他各国可以通过中国提出的一系列倡议增强本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活力和韧性。

  2013年,基于对国际趋势的准确评估,习近平主席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这一构想在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智慧与启示的基础上,致力于理解不同文化的碰撞与融合。它凝聚着中国对于一个更加公正、和谐、繁荣世界的美好愿景,不仅折射出中国人民“以和为贵”的文化根基,也反映出各国人民对和谐世界的强烈愿望。为将这一共同愿景转化为集体现实,中国将自己视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如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已被正式确立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指出的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并非一些西方大国所指的,中国为扩大其全球影响力而推出的地缘政治战略。作为中国外交政策的新理念,这一构想体现出习近平主席对重大国际性议题透彻、睿智的洞察,也代表了中国为解决全球性挑战所作出的回应,即在各国经济相互依存但政治分歧日益增多的时代,人类作为一个集体将走向何方。从这一意义上,它应被视为中国为探索人类命运前途的全新视角,以及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重大尝试。如今,中国正在以点滴行动践行着长期奉行的和平外交政策,通过寻求不同国家人民的利益交汇点,创建更适合全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地球村。

  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保障 

  《中国社会科学报》:您如何看待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趋势?在“逆全球化”现象层出不穷的背景下,中国在推动经济全球化发展方面扮演着怎样的角色?

  穆萨贝留:历史上,经济全球化趋势一直在曲折与前行中保持着微妙的平衡。但近年来,随着对全球性危机的担忧加剧,世界工业强国以及发展中国家对经济全球化的信心呈普遍下降趋势。当前,地缘政治冲突、大流行病等多重风险叠加,政治博弈、国际安全、公共卫生等因素日益凸显,重塑着国际格局演变,影响着全球化趋势与走向。不幸的是,每当“政治”一词成为国际考量的核心因素时,经济全球化就会遭遇“逆流”。今天,各国普遍认为,经济全球化正面临重大的十字路口。

  尤其需要指出的是,过去几年频发的地区安全问题和局部冲突使得全球化总体进程受到了巨大干扰,因此有必要采取相应措施对这一进程加以保护。迄今为止,中国是唯一通过其提出的全球性倡议和务实理性的外交态度来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保障的国家。在世界动荡与不安、变革与矛盾交织的今天,习近平外交思想引领下的中国始终致力于维护世界持久和平与安全,也始终致力于推动经济全球化的可持续发展。

  从长远而言,经济全球化依然是大势所趋,是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国际经济格局虽面临深刻调整,但全球供应链紧密交织、相互依存,各国分工合作、互利共赢仍是长期趋势的事实不会改变。如今,一些西方大国妄图在经济全球化潮流中植入更多具有侵略性的政治因素,这无疑只会加重经济下滑。

  本报记者 白乐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