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中华文明高度讲好黄河故事
2024年03月19日 10:43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3月19日第2855期 作者:关延平

  保护、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与现实价值。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提出明确要求:“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202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系统阐释了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着眼于深刻认识中华文明的突出特性,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使命,阐释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与世界意义,讲好新时代的黄河故事,是当代学人的重大时代课题。
  体现中华文明突出特性
  黄河文化为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开启最早的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在新石器早期,黄河中游的裴李岗文化、磁山文化、大地湾文化,黄河下游的北辛文化;在新石器中期,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黄河上游的马家窑文化以及黄河下游的大汶口文化;在新石器晚期,黄河上游的齐家文化、黄河下游的龙山文化……黄河文化催生了中国最早的文明,奠定了早期中国的文明基因。从这一时期开始,黄河文化就从未断绝,并孕育了河湟文化、河洛文化、关中文化、齐鲁文化等诸多文化类型。在我国5000多年从未中断的文明史上,黄河流域3000多年来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经历了自然环境的变迁、朝代治乱兴衰,黄河文化的传承基因流淌在中华文明的发展长河中,也刻下不同时期文明的印迹。
  黄河文化为中华文明的创新性注入动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民族始终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神不断创造自己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作为最繁荣最强大的文明体屹立于世。”黄河流域是我国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汉字在这里孕育,礼乐在这里创制。黄河流域不仅诞生了“四大发明”和《诗经》《老子》《史记》等经典著作,而且涌现出一代代灿若明星的文人先哲、百家争鸣的思想流派。2021 年 10 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了位于东营的黄河三角洲农高区,重点了解黄河三角洲盐碱地综合利用和现代农业发展情况。数千年来,黄河流域一直是中华农耕文明的核心区。《齐民要术》反映了黄河中下游古代劳动人民从事农业生产的丰富经验和创造发明,体现了我国古代先进的农业文明。先民们用他们的智慧与汗水所创造的文明成就,使中华文明能够始终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
  黄河文化为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包容性奠定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中华文明长期的大一统传统,形成了多元一体、团结集中的统一性。”黄河文化在秦汉之际作为一种主体文化得以形成,主要表现为以农耕经济为基础的,多民族、多地区、多文化的大一统。黄河文化在魏晋至隋唐得以继续发展,表现为中原地区与北方游牧地区文化的交融,且持续性影响江淮与珠江流域。最终形成了以黄河文化为主体、经济高度发达、地域更加辽阔、多民族相融共存的中华民族的基本版图与格局,其所构成的文化、政治、经济等多方位思想持续影响至今。宋元明清是黄河文化与我国其他地域性文化融合发展的时期,作为传统主体性的黄河文化仍然保持着自身文化优势与内在生命力,从而对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发挥着主导作用。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黄河文化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地区民俗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融汇形成的中华文明,是以农耕文化为主体,兼具多元地区民族文化,具有极强包容性、内在生命力、持续创造力的文明系统。
  黄河文化为中华文明的和平性注入理念。“大道不孤,天下一家。”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历史发展的主旋律,中华文明也始终在兼收并蓄中历久弥新。公元前140多年的中国汉代,以中原为起点的丝绸之路架起了中西方的文明交流,其主干东起长安,西至欧洲罗马,全长8000多公里。古丝绸之路跨越尼罗河流域、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印度河和恒河流域、黄河和长江流域,跨越古埃及文明、古巴比伦文明、古印度文明、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沿着这条路,中国将丝绸、瓷器、漆器、铁器传到西方,也为中国带来了胡椒、亚麻、香料、葡萄、石榴。这条文明交流之路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开放和平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古丝绸之路之所以名垂青史,靠的不是战马和长矛,而是驼队和善意;不是坚船和利炮,而是宝船和友谊。
  总结好黄河文化内涵
  在我国光辉灿烂的文化构成中,黄河文化无疑是最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主体性文化。黄河文化是黄河流经九省而形成的一种地域性文化,错综复杂的自然环境与开放包容的人文环境,使其成为一个内容较为丰富、特质较为明显、同异并存的文化系统,包含着黄河流域各民族人民在生息、繁衍、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民族性格、文化观念、思想意识、民俗惯习等,是对黄河流域各民族人民精神生活内容、方式、特点的抽象化与系统化概括。
  黄河文化融汇了游牧文化、渔猎文化、农耕文化、丝路文化、海洋文化等多元文化,是以农耕文化为主体的多层次、多维度的文化复合体。千百年来,民众从自身生存与发展出发,形成具有东方特色的自给自足的农耕生产生活方式,并衍生出与农耕密切相关的天时地利、用养结合、可持续发展等具有宏观格局的哲学化深厚思想,在长期的农耕实践中孕育包括协调和谐的三才观、趋时避害的农时观、主观能动的物地观、变废为宝的生态观、御欲尚俭的节用观在内的文化意识。这些原生性的文化意识对于当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依然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黄河文化的强大生命力源于开放包容的内在特性。千百年来,黄河流域在战略地位、历史积淀、自然环境、文化内核等各方面的重要性,凸显了该流域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并往往领先于同时期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人类文明。黄河文化发展、壮大的过程具有开放性特征,不仅善于学习和吸纳周边的各种文化,甚至与欧洲、非洲等域外文化保持着长期的交流与融合,为当下开放包容、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塑造了历史基因,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夯实了历史基础,也为当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历史镜鉴。
  在黄河流域历经数千年形成的“同根同源”“大一统、大融合”的民族心理与主流意识,是各族人民共同拥有的精神财富,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发展的生动表现,也是中华民族家国同构的根基和纽带。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当下,黄河文化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伟大的精神力量。在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引领下,书写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篇章,需要深入挖掘研究阐释黄河文化的时代价值、世界意义,讲好黄河故事的历史与今天。
  讲好黄河故事
  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阐释黄河文化,讲好黄河故事有助于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民族复兴累积精神动力、夯实文化基础。
  讲好黄河故事的前提就是要全面系统地开展黄河文化研究。黄河文化是包括作物种植、环境变迁、畜牧养殖、生活技法、风俗习惯、典章制度、游艺娱乐、宗教礼法、水利技术等诸多文化物象在内的庞大的文化复合体,是团结凝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宝贵财富。黄河流域孕育了先民们民族团结与家国一体的传统,自强不息与修身正心的品质以及天下为公、兼收并蓄的理想,这些人文精神成为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讲好黄河故事要有宏大的视野。在历史中形成的黄河文化覆盖了我国大量国土、贯穿于不同的历史时期,而讲述黄河故事既要有流域空间的视野,更要有历史发展的纵深,要在内涵丰富、形式多样、传承有序的文化库中凝练出具有典型意义的故事。通过不同的故事元素,讲述黄河文化的丰富特质,继而建构为广大民众所高度认可的民族文化符号,从而呈现体现中华民族精神风貌的黄河文化。
  讲好黄河故事要以人为中心开展工作。黄河文化是人民在治理黄河伟大实践中积极创造而形成的,讲述黄河故事既是为了促进黄河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弘扬,更是为了推进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以实现民族的复兴与民众的美好生活为旨归。讲述黄河故事,就要讲述历代先贤为治理黄河所付出的艰辛劳作,讲述党领导人民开展黄河治理的伟大成就,讲述民众与灾害战斗的动人故事,讲述中华民族与水和谐、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光辉历史。
  讲好黄河故事要有创新发展意识。在数千年的黄河流淌中,形成了难以计数的文化形式,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宝贵文化资源,如何将这些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势,是讲好黄河故事的一个重要命题。要通过讲述黄河故事,推进黄河文化的继承、发展、创新工作,要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为黄河文化注入时代活力,要以其精神特质和文化基因滋养现代文明,推进黄河文化在当下时代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讲好黄河故事要有开放意识。在长期而持续的对外文化交流中,黄河文化不断得以博采众长而融合成长,实现了自我的不断丰富与发展。当前,讲述黄河故事也应该坚持开放性的态度,要有兼收并蓄、批判继承的意识,破除区域间阻碍各种要素流动的藩篱,激发流域内的自我发展新动力,助推形成东西互联、南北互动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作者系聊城大学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