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贡献高校力量
2024年06月21日 09:40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6月21日第2917期 作者:任友群

  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以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为理论总结,系统阐释了“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课题,为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更为高校担当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根本遵循。

  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理论意涵。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丰富、思想深邃、体系完整,以“两个结合”为主线,以“九个坚持”为原则,以“十四个强调”为重点,以“七个着力”为要求,在使命追求、发展道路、领导核心、价值导向、实践原则、工作布局等方面作出了系统架构。高校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文化思想贯穿的哲学意蕴、展现的实践伟力和彰显的文化情怀。

  深切体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价值共识。习近平文化思想重视历史、立足现实、指引未来,为赓续传承中华文脉、创新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行动指南,为坚定文化自信、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提供了使命遵循,为以文化人、以德育人提供了价值引领。高校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导,明确育人目标、把握育人原则、丰富育人内容、优化育人方法,进一步筑牢师生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深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要求。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的征程上,高校应自觉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争当文化“两创”排头兵,下好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先手棋”;争当自主知识体系建构的先行者,走好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长远棋”;争当文化育人的风向标,抓好培育时代新人的“关键棋”。

  坚持以文培元,争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的排头兵。

  “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高校深入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巩固文化自信自强根基、服务文化强国和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本路径。

  厘清中华文脉,筑牢文化“两创”根基。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地创新。推动文化“两创”首先要不断深化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的梳理、阐释与展示,弄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哪里、是什么。对于这个基础课题,高校具有天然优势和深厚积淀。高校要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追本溯源、正本清源,努力把中华典籍搜集全、保护好,不断将蕴藏在古籍中的中华文化密码解析出来,为“两创”提供准确可靠的“种子基因库”。例如,“全球汉籍合璧工程”由高校谋划并实施,于2018年被列入“中华古籍保护计划”。该工程旨在系统整理研究境外所藏中华古文献,现已编目36万余部,复制回归1600余种,部分成果捐赠入藏国家版本馆,为“盛世修文”不断作出贡献。

  用好“两个结合”,引领文化“两创”发展。“第二个结合”表明我们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了新高度。“两个结合”,尤其是“第二个结合”是实现文化“两创”的必由之路,必须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活化、现代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推进《永乐大典》存卷综合整理研究中,有关高校坚持“两个结合”,将“分疏重编汇校”作为核心任务,把割裂引用的古书逐条拆分、各归其书,使其中引用的典籍文献辑集归整,让仅存4%的古籍宝藏最大程度展现时代价值,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提供有益启迪。高校要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用“两个结合”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故鼎新、与时俱进,以“两创”的丰硕成果不断充实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

  深化文明交流互鉴,激发文化“两创”活力。兼收并蓄的开放胸怀是中华文明永葆生机、永续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在全球化、数字化交融并进的新时代,更加需要秉持海纳百川的交流互鉴姿态,不断为文化“两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增添新动能。比如,“鲁东南中美联合考古”组织实施近30年,有力地促进了中国考古学转型和研究新范式构建,在非洲肯尼亚的联合考古推动中国跻身“人类起源国际考古俱乐部”。高校要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担当文明交流交融的表率,推动中华文化全球化,促进外来文化本土化,在赋予文化“两创”新活力中不断提升中华文明的传播力影响力。充分发挥地方特点,融合田野考古、聚落考古和科技考古优势,为“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考古中国”等重大项目作出积极贡献。

  坚持以文培根,当好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主力军。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得以繁荣发展的根脉所系,是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自立于世界哲学社会科学之林的根本标识。高校应不忘根脉,继往开来,升华创新,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研究阐释,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来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

  积极发挥学术创新引领作用。高校作为哲学社会科学“五路大军”之一,学术人才荟萃,学科优势明显,研究实力雄厚,应当坚定文化自信,赓续中华文脉,树立国家情怀,引领科学研究方向。习近平文化思想指明了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总方向。高校要全面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始终围绕人民需求、国家需要、民族发展进行科学研究和理论创新,提炼有学理性的新理论,概括有规律性的新实践,打造有标识性的新概念,构建出有特色的新体系,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以理论创造、学术创新引领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

  扎根中国实践沃土建言献策。顺应时代,谋划未来,深化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以高质量的学术成果服务参政议政,是高校的光荣使命。高校应该充分发挥思想库、智囊团的作用,强化问题意识和需求导向,聚焦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聚焦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聚焦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深入调查研究,不断以新的知识形态、学术形态、理论形态回应并引领新的实践,以实实在在的成果助推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

  着力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以创刊70余年的《文史哲》为例,其始终立足中国实际,弘扬中华文明,创新中国理论,在引领学术潮流、推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学术转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助推自主知识体系建构中赢得了“文科学报之王”的美誉,先后受到毛泽东同志、习近平总书记的关注和肯定。高校是建构中国自主知识体系的主力军,要坚持中国道路,总结中国经验,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智慧,铸就中国自主知识体系新辉煌。

  坚持以文化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深刻指出:“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单向度’的人。”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高校的立身之本在于立德树人。在世界文化交流、交融、交锋之势前所未有的背景下,必须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高度,深入践行习近平文化思想,坚守马克思主义这一“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根脉”,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同时持续增强引领社会文明进步的能力。

  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魂育人。“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七个着力”的重要内容。高校要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加强阵地建设和管理,引导学生增强“四个自信”。着力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政治信念。深入挖掘学校红色基因,创建文明校园,广泛开展先进模范学习宣传活动,引领学生在人生拔节孕穗的关键期坚定“成才报国”追求,投身“更有使命感的学习和科研”。比如,高校与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坚持以揭示中国道路的生成背景和历史必然为主线,联合打造的“刘公岛开学第一课”,共同搭建革命文物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融合发展的高端平台,先后获评以革命文物为主题的“大思政课”优质资源示范项目和首批“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

  坚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学生心灵。高校作为育人的主阵地,承担着培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守护者和传承者的历史使命。要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打造国学经典、原典导读等通识教育课程,厚植学生的文化底蕴。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融入校园环境和校园活动,“浸润式”地陶冶学生情操、提升道德素质、激发创新潜能。贯彻“两个结合”,探索培育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扎实且中国古典学术素养深厚的优秀人才,将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君子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引领涵育“新时代君子人格”。

  坚持以大学文化引领提升全社会文明程度。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高校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成为全社会的精神高地和文化灯塔。要坚持党风政风、师德师风、校风学风建设一体推进,弘扬教育家精神和科学家精神,营造优良育人环境。主动对接区域文化战略,发挥大学文化的辐射作用,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例如,推出音乐会、舞台剧、纪录片等文艺精品力作,开放优质课程、讲座和展览,与政府共建共享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等文化设施,加强文化传播和科普教育,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

  文化的本质是“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在我们党带领人民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伟大进程中,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用先进文化滋养心灵、升华境界,必将促进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实现“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高校要自觉强化文化传承创新的职能,不断增强青年学生乃至全体人民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广泛汇聚奋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作者系山东大学党委书记)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