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剧是一种融唱腔、表演、配乐等多种艺术元素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可在传播中国文化、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方面发挥独特作用。迄今为止,中国戏剧对外传播已取得较大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中国戏剧“走出去”的有效路径作进一步探究。
推动华裔作家创作
如果将18世纪《赵氏孤儿》在欧洲上演作为中国戏剧“走出去”的起点,那么迄今为止,中国戏剧对外传播已有300多年历史。其中,海外华裔作家用西方语言创作有关中国故事的戏剧,是中国戏剧在国外传播的一种重要形式。
华裔作家创作的关于中国的戏剧,因为没有语言障碍,符合西方观众的审美品味,再加上震撼人心的气势、独特曲折的故事情节,很容易被西方人接受和认同。这些华裔作家既深受中华文化影响,又对西方戏剧艺术与文化有深刻理解,所以能够在创作中兼融中外文化元素。他们带着对中国文化的热情,用戏剧艺术讴歌中华文明,展现中国人及海外华人的生活。这类戏剧为当地人了解中国文化带来很大便利,同时也对传播中国文化起到重要作用。
美国华裔作家创作的关于中国的戏剧取得很大成就,可视为此类戏剧的典型代表。以赵健秀、黄哲伦为代表的华裔剧作家,在美国创作了数量可观的有关中国的优秀剧目。1972年,赵健秀的《鸡笼中的唐人》在纽约天地剧场首演。2011年黄哲伦的《中式英语》走上百老汇的舞台,并连续上演170余场。在过去几十年间,美国华裔戏剧取得巨大成功。华裔剧作家以宣扬中国传统精神、传播中国思想文化为己任,创作的作品有不少已为海外观众熟知。赵健秀的《鸡笼中的唐人》和《龙年》、林小琴的《纸天使》和《苦甘蔗》、黄准美的《中国宴席的后果》、黄哲伦的“美国华裔三部曲”(《刚下船的人》《舞蹈与铁路》《家庭忠诚》)及《乐音》《睡美人之屋》《富贵关系》《走捷径》《屋顶上的一千架飞机》《航行》《中式英语》等,在美国戏剧界已经打开市场,并赢得了美国主流文化界的认同。
同时,我们也需意识到,华裔作家的戏剧创作,因为数量相对较少,难以产生大规模的文化效应。西方学者与民众对于华裔作家及作品的关注程度并不太高。此外,有些新一代华裔剧作家如林保罗、狄梅·罗伯茨等,他们大多为第二代和第三代移民,对中国文化缺少深入了解,因而他们创作的中国题材戏剧相对较少。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需要激发海外华裔剧作家创作中国题材戏剧的积极性。华裔作家长期生活在海外,他们在用西方语言创作、演出戏剧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一方面他们身处西方社会,熟悉西方语言文化、生活习惯,能够比较容易地创作出西方观众期待的戏剧作品。另一方面,他们心系祖国,渴望将祖国的传统文化传播给世界。因此,他们是传播中国戏剧文化的使者,可促使海外观众对中国戏剧产生兴趣。
依靠中外译者翻译
翻译是将中国戏剧推介出去的另一重要途径。长期以来,在国内外翻译者、剧作家、表演艺术家等多方努力下,已有很多中国戏剧成功走出国门。自18世纪以来,《赵氏孤儿》《西厢记》《窦娥冤》《牡丹亭》《汉宫秋》《琵琶记》《长生殿》《灰阑记》《梧桐雨》《墙头马上》《王宝钏》等耳熟能详的中国戏曲走出国门,在世界很多国家广泛传播。其中,由《赵氏孤儿》改编的歌剧《中国英雄》在18世纪的欧洲广为流传,对西方人了解中国文化和民族精神起到了重要促进作用。
除了古典戏曲之外,也有很多中国当代戏剧作品被翻译成其他语言在国外传播。20世纪七八十年代,林兆华、孟京辉等先锋实验派剧作家开启了国内小剧场戏剧的黄金时代。自1979年至今,仅为人熟知的作品就有近70部,其中大部分创作者分布于北京和上海的剧场。他们借鉴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艺术手法,展现普通民众的生活状态和内心世界,创作出一批优质戏剧。在这些优秀先锋剧作中,徐晓钟的《桑树坪纪事》、孟京辉的《恋爱的犀牛》、赖声川的《暗恋桃花源》等戏剧都通过翻译传播到海外,对世界观众了解当代中国戏剧的发展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进入21世纪,中国剧团积极参加国际戏剧节,或在国外剧场上演中国剧作,以全新方式促进中国戏剧“走出去”。如一些中国剧团参加法国的阿维尼翁戏剧节,借助这一平台向世界推介中国戏剧。2011年黄盈改编自唐传奇的《黄粱一梦》、2012年赵淼取材《聊斋志异》创作的《水生》和2014年孟京辉的《恋爱的犀牛》都在法国剧场演出,并获得成功。
当然,中国戏剧的对外翻译还面临一些问题。如中国有大量优秀戏剧,因为缺少高水平的翻译和有力推介,所以很难向国外传播。
对此,我们需进一步拓宽传播路径,既要大力推动中国戏剧“走出去”,又要积极将国外戏剧“请进来”。借助翻译将优秀剧目推介到国外是中国戏剧“走出去”的重要方式。此外,我们还可参加大型国际戏剧节和国外巡演,及官方或民间的戏剧交流活动,通过多种渠道向国外推介中国戏剧。另外,高校与戏剧社团也可利用“请进来”的方式,让西方剧作家、导演等参与到中国戏剧的创作、排演过程中,从而将西方的审美观和文化元素融入中国戏剧之中。这样可以更新中国戏剧的艺术表现手法,有助于国外观众更好地接受和认可中国戏剧。
借助西方剧团改编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西方汉学家及剧团尝试以中国故事为题材创作戏剧,或改编已有的中国戏剧。他们以这种方式向西方推介中国文化,让西方了解中国及中国戏剧艺术。
布莱希特的《高加索灰阑记》改编自中国戏曲《灰阑记》,此剧在印度、希腊、意大利等地成功上演。《赵氏孤儿》也在欧美多国以《中国孤儿》《埃尔佩诺》《中国英雄》等多个版本上演。1946年,《琵琶记》被改编成英语音乐剧《琵琶歌》,在美国百老汇舞台上演。21世纪以来,西方剧团改编的中国戏剧在海外影响最大的当属玛丽·齐默尔曼改编的《白蛇传》。改编后的《白蛇传》(The White Snake)由美国演员演出,舞台场景由布娃娃和纸做的道具布置而成,梦幻中透露出一丝唯美。美国多家报纸对此剧争相报道,并鼓励美国家长带孩子前去观赏。
海外汉学家和剧团通过对中国传统戏曲及中国故事的改编,将中国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他们的翻译和改编,可促进中国戏剧更好地“走出去”。因此,有必要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此外,对于他们翻译和改编的中国戏剧,不能只以是否忠实于原作为唯一评价标准。西方汉学家和剧团改编的中国剧作可以不沿用中国式口吻和行为方式,也不必让外国演员穿着中国的传统戏服,在戏剧形式上可以更为灵活,这样将更有助于外国观众对中国戏剧的理解和接受。
(作者单位: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