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阐释传统再思考
2023年04月25日 10:2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作者:李春青 孟琢 李清良

  编者按:在界限清晰的现代学科体系中,阐释学有着独特的价值。它创造性地以理解为中心,最大程度保持同人类精神世界的整体性联系,成为基础学科中的基础学科。发展阐释学学科,有利于打破现代学科体系的人为割裂和学科偏见,对于建设和创新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学界的阐释学研究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果,但与其他成熟学科相比,许多方面仍处于搜寻立足之地阶段。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中西阐释学传统没能进行充分的交融对话,尤其是中国古典阐释传统的资源和特色没有得到充分激活则是最主要的。近年来,随着学术界文化自觉、自信和自强意识的增强,越来越多学者意识到,建设中国特色的阐释学,必须立足中国文化,强调中国传统,呵护中国价值。
为此,我们特组织本专题“中国古典阐释传统再思考”。其中,李春青《“经义”的生成——关于经学阐释学的目标与方法问题》一文以中国传统经学为研究对象,围绕阐释对象、阐释目的、阐释目标和阐释方法展开论述,以“微言大义”“曲折成义”“依经立义”到“求义理之当”贯穿中国经学阐释学史,勾勒出经学阐释学从先秦到宋的不断拓展和新变,为中国当代阐释学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孟琢《“训诂通义理”的现代之路:论中国训诂学的阐释学方向》一文,围绕“训诂通义理”这一论题,梳理了我国传统汉学和宋学的相关讨论,分析了训诂学现代转型过程中因语言学化而导致的与传统的断裂,并在这一背景下展示了现代训诂学向阐释学拓展的路径。这一讨论对中国传统训诂学具有返本开新的意义。李清良《孔子的诠释自觉及其历史影响》一文认为,中国经典诠释传统中的诠释活动本质上是一种“学以成人”的活动,即诠释是和人生紧密联系的一体实践,而不是一种可剥离的理论思维活动。文章试图在中西阐释学传统的“对话”和“互阐”中,彰显“中国阐释学”的普遍性与“中国性”。我们期待,三篇文章的发表对于总结、反思相关问题,在古今融通基础上建构当代中国阐释学的学理和方法体系,具有一定的推进、深化和参鉴意义。
  

  

“经义”的生成——关于经学阐释学的目标与方法问题
 

  

 摘要:就其意义的建构而言,经学就是关于儒家经典的阐释学。经学阐释学的根本目的在于“经世致用”,因而其具体目标不是指向与人无涉的客观存在,而是指向“义”或“义理”,又称“经义”或“大义”。“经义”即阐释的结果。经学阐释对“经义”的把握主要不是发现的过程而是建构的过程,不同历史语境赋予“经义”以不同的内涵。从“微言大义”到“依经立义”再到“衍义”,随着阐释目标的变化,经学阐释学在方法上也出现了从“曲折成义”到体认、涵泳的转变。对经学阐释学之阐释目的、阐释目标、阐释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深入探讨,可以为中国当代阐释学的建设提供某种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经义   微言大义   曲折成义   依经立义   衍义

  

作者李春青,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广州 510006)。
   

  

“训诂通义理”的现代之路:论中国训诂学的阐释学方向
 

  

 摘要:“训诂通义理”是中国训诂学的核心理念,形成了贯穿汉宋的历史脉络,在乾嘉之学达到历史高峰。乾嘉学者对训诂的过度推重导致了汉宋门户与“训诂—义理”的脱节。在训诂学“语言学化”的现代转型中,“训诂通义理”的传统不断失落。与此同时,现代训诂学明确了自身的学科定位,取得了理论与实践上的重大推进,为“训诂通义理”的新开启奠定了坚实基础。立足现代训诂学的高度,可以对经典义理进行语义确证、语境显现、主旨厘定、训诂阐释史、意象探求五个层面的学术拓展。在以中国阐释学为中心的跨学科碰撞中,“训诂通义理”的现代之路获得了更为充沛的生命力。

  

关键词:训诂通义理   现代训诂学   中国阐释

  

作者孟琢,北京师范大学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中国文字整理与规范研究中心副教授(北京 100875)。
 

  

孔子的诠释自觉及其历史影响
 

  

摘要:在中国经典诠释传统中,诠释活动主要是一种“学以成人”的活动。对诠释活动的这种理解源于孔子提出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为学”观,即主张一个人要成为“君子”,就必须通过“为学”,尤其是“读书”“学文”,来效仿圣贤君子的所作所为,并对其“德”与“道”加以深刻理解与把握(“思”与“觉”)。由此,诠释活动便成为“学为君子”不可或缺的活动。这种“为学”观实是基于“人”的自觉而达到“学”的自觉,又由“学”的自觉而达到今天所谓诠释活动的自觉,包括对诠释活动的本质、必要性、重要性以及具体操作的自觉。现代西方的哲学诠释学与孔子的诠释自觉颇有相通之处,但后者包含了一种更为本源的洞见。正是基于孔子的诠释自觉,我国的经典诠释才作为一种连续不断的传统日渐形成,我国的经典诠释传统也主要依据“为学之道”来确定其基本观念、反思路径与问题意识。这为我们建构当代“中国诠释学”提供了重要启示。

  

关键词:孔子   诠释自觉   诠释活动   “为学”观   “ 学文”

  

作者李清良,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哲学系教授(长沙 410082)。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