箜篌一曲千古意
2020年05月27日 09:2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5月27日第1934期 作者:王吴军

  我国古代有一种弹拨乐器,名为“箜篌”,又名空侯、坎,根据其形制和演奏方式的不同,分为卧箜篌、竖箜篌和凤首箜篌。

  卧箜篌原名箜篌,为了区别于后来的竖箜篌,而将其命名为“卧箜篌”。《释名》中记载,箜篌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但是,大多数人认为箜篌出现在西汉时期。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记载,汉武帝祷祀太一时用箜篌来奏乐。《汉书·郊祀志》:“孝武皇帝塞南越,祷祀太一、后土,始用乐人侯调依琴作坎坎之乐,言其坎坎应节奏也,侯以姓冠章耳。或说空侯取其空中。”孝武帝就是大名鼎鼎的汉武帝。“太一”指的是天。这里的意思是说,汉武帝祭祀太一和后土的时候,才让侯调这个乐人依照琴的样子,制作一种乐器来演奏坎坎之乐,说坎坎之乐的节奏非常好,并以侯调的“侯”姓来命名这种乐器。也有人说,之所以这种乐器名叫“空侯”,是因为这种乐器是侯调创制的,而且它的中间是空的,因此名为“空侯”。

  后来,空侯被写为“箜篌”。箜篌这种乐器,先是在郊庙中演奏,在祭祀太一、后土时演奏雅乐,后逐渐流行起来。

  在古代的史籍中,虽然对于卧箜篌有文字记载,但是实物却没有流传下来。有人说,卧箜篌的样子像琴瑟一样,面板之上有品柱。杜佑在《通典》中记载:“(箜篌)一依琴制,今按其形,似瑟而小,弦用拨弹之,如琵琶也。”由此可知,卧箜篌的形制接近于琴瑟而比琴瑟略小,面板之上有品柱,在演奏的时候是用拨子,不用手弹奏。

  卧箜篌的发音原理与琴瑟之类乐器的发音原理是一样的,音箱都在面板之下,演奏的时候一手按弦,一手拨奏。卧箜篌有几根弦尚不清楚,不过从相关记载来看,似乎少于琴弦数。魏晋时期,卧箜篌非常盛行,至隋唐仍然很流行。《新唐书》中的《礼乐志》就记载有西凉和高丽的音乐使者演奏卧箜篌的事情。隋唐之后,卧箜篌逐渐衰落并消亡。

  竖箜篌也称为“擘箜篌”和“胡箜篌”,它原本不是中国的乐器,最初源于西亚,大约在东汉后期传入。东汉晚期的竖箜篌只见于史籍的文字记载,实物现在尚未得见,难以知道它的形制具体是什么样子。

  魏晋时期的竖箜篌形制多可在石窟雕刻和壁画中见到。其近似弓形,七弦,弦距不等,演奏的时候,有右手及臂挟持着竖箜篌,左手弹奏,也有左手托着竖箜篌,右手弹奏的。竖箜篌的高度相当于一个人的大腿上部与额头之间的高度。有的石窟雕刻和壁画显示,人坐着弹奏竖箜篌时,它的高度在胸与头顶之间,也是一手弹奏。到了北齐、北周时期,竖箜篌变为十根弦,弦与弦之间的距离都是一样的,双手弹奏。与魏晋时期相比,其长度增高,弦数增多,更易于演奏,而且改一手演奏为双手演奏,形制上更加成熟。

  至隋唐时期,竖箜篌的发展达到了鼎盛,而且在民间更为普及。除甘肃、陕西之外,河北、河南、湖南等地也流行竖箜篌。当时,竖箜篌几乎能与所有的乐器在一起配合同台演奏。唐玄宗李隆基设立的左右教坊中,就有专门学习竖箜篌的。竖箜篌在形制上臻于完善,演奏水平和技巧都有了很大提高。弦数也比以前有所增加,虽然有的竖箜篌有十根左右的弦,但这时大多数的竖箜篌都有十六根或十六根以上的弦。二十二根弦或二十三根弦是竖箜篌的最多弦数,这也反映了当时演奏乐器的技巧已非常高妙。

  竖箜篌的发音原理主要是通过肘木上部曲形的共鸣槽,共鸣槽一般是皮制,介于内外两弦之间。拨弦时产生共鸣。竖箜篌多置于胸前,两手齐奏,也有置于左胁或右胁部位的。演奏者或站或坐,姿态不一。五代至两宋时期,竖箜篌沿袭了隋唐时期的风格,虽然在表演的时候经常出现,但已风光不再,逐渐衰落了。

  凤首箜篌的形制与竖箜篌非常相近,不过,它又常以凤首为装饰,因而得名“凤首箜篌”。凤首箜篌的音箱设在下方横木的部位,向上的曲木则设有轸,或是起到轸的作用,在演奏的时候用来紧弦。凤首箜篌从西域传入后,在隋唐时期也曾一度发扬光大,至明以后,凤首箜篌就消失不见了。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