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心不灭,文明长存
2022年07月13日 09:3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年7月13日第2447期 作者:韩建业 徐紫瑾

  生物基因是一个物种繁衍生息的密码,文化基因是一个文明延续发展的秘诀。近些年关于文化基因的论著逐渐多了起来,我们之前从考古学角度论述文化上的“早期中国”时,就曾提出:“早期中国以农为本、稳定内敛、崇尚礼制、整体思维、注重俗世与祖先崇拜等特征或特质,影响到先秦儒家、道家等中、和、仁、义、孝、礼,以及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等重要思想的形成,并几乎像遗传基因一样绵延至今。”但从考古学角度较为系统地阐释中国文化基因并形成专著,陈胜前的《中国文化基因的起源》(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版)还是第一部。该书所收文章长短不一,看似松散,却从多角度阐释了文化基因背后深刻的历史背景。历史与现实、人文与科学的结合,别出心裁地呈现出中国文化基因的丰富内涵。

  中国文化基因的形成由来已久。作者提出,早在遥远的旧石器时代,东亚地区就长期保持着连续稳定的砍砸器与砍砸工具组合的传统,并以著名的“莫维斯线”与其西侧的阿舍利传统区分,显露出中国文化基因的雏形。距今约一万年前,中国开启农业时代,“南稻北粟”农业格局初步形成,上万年的农业活动,对中国文化基因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相较于狩猎采集或渔猎活动,农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农人长期从事农业生产,为人口扩大奠定了基础,也造就了中国人民吃苦耐劳、勤劳能干的文化基因。中国农业是一个自给自足的文化生态系统,农业的成功取决于人与自然的和谐程度。这要求先民们将自然规律、动植物习性、人本身的需求等因素结合起来考虑,长此以往,形成了中国人民整体性思维这一文化基因。

  如严文明先生所说,中国自史前时期开始,不同地区的文化就像重瓣花朵,簇拥在中原这个花心周围。长期的交流促进了文化间的融合,也使中华文化具备了包罗万象的气质,催生了中国人民包容的文化基因。中国人喜欢“扎堆”,土地和血缘成为人群之间最强的羁绊,家乡和宗族,对于中国人而言是自身的归属所在。因为有归属,所以合群,但也意味着中国人难以被外来的文化同化。农业社群的集体性特征升华出中国人民合群的文化基因。玉外表温润却极坚硬,是中华民族的重要象征,与中华民族严以律己、遵纪守礼、坚忍不拔,对外又平和宽容的集体性格特征正相吻合。中国先民以玉喻己,围绕玉创造了一系列礼仪规制,最终凝聚成中国人民平和或和平的文化基因。

  知识不是从来就有,智力的高低也不仅仅是生物因素。2000多年来,以科举制为代表的考试制度鼓励国人重视读书和教育。“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些考试制度不仅保证了阶级间的流动性,还培养出中国人重视教育、勤学苦读的文化基因。在几千年文化发展的过程中,中国人的生活已经被积淀的文化意义所渗透。对中国人而言,一朵寒梅、一竿修竹,都有超越其自身的深厚韵味。中国的诗词、书法、绘画,既是中国式审美的集中体现,也熏陶出中国人雅致的文化基因。

  作者认为,贯穿于中国文化基因中的文化精神,其核心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可称为中华民族的“文心”。中国文化基因得以传承,中华民族得以在一次次的打击中不断总结经验,并获得更高的成就,中华精神的作用无出其右。而中华精神本身又是文化基因的核心部分。可以说,正是对文化基因的不断传递和继承,以文化基因坚定自身的信念,才最终让中华民族百折不挠、持续前行。作者从考古学角度对中国文化基因起源全面深入的阐释,不仅能够让我们较为全面、深入地了解中华文明绵延发展、生生不息的原因,更是为了引导大家在现实中去继承、践行和发扬优秀文化基因,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的光明大道。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