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山遗址蕴藏丰富的旧石器文化内涵
2023年11月17日 10:1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1月17日第2775期 作者:李罡

  跋山遗址发现于沂水县。沂水县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北部沂山南麓,东邻莒县,西与沂源县、蒙阴县交界,南与沂南县毗连,北与安丘市、临朐县接壤。沂水因沂河流经境内而得名,沂河两侧多为广阔冲洪积、山前倾斜平原,海拔高度多在150米左右。沂河发源自沂源县鲁山南麓,于下河村东南入沂水,后转向东南,与暖阳河交汇入跋山水库。跋山遗址即发现于跋山水库溢洪闸南约300米河东岸阶地内。遗址所在地处于沂蒙山腹地低山丘陵,西为沂蒙72崮之一的兀儿崮下白腊顶,东约两千米列布小山两座,县志载是为东、西跋山,跋山水库因此得名。

  跋山遗址周边地貌形势在水库建成前后略有变化。水库建成前,遗址西北两面环山,泄洪水道自遗址东北向西南流过。20世纪60年代初修建水库溢洪闸,2000年闸门西扩,泄洪水道随即调整,将遗址北两山之间打通而成新的河道,自此沂河改为从遗址西侧流过。2020年调洪期间,水位升高冲蚀东岸地层,致使大量化石出露,遗址因此被发现。实际上,此前沂河上游也发现多处化石地点和旧石器遗存。

  综合来看,沂水已发现的遗存集中在旧石器时代早、晚两期,旧石器早期遗存采集材料相对薄弱,包括南洼洞遗址和西水旺遗址,以同层出土动物化石群推断相对年代,属于中更新世晚期。旧石器晚期遗存以宅科细石器地点最为重要,发现的船型石核系山东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细石核类型的典型代表,对研究沂沭河流域乃至山东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器技术、人群迁徙等具有重要学术价值。此外,该遗址附近还发现20余处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地点,多属于华北晚更新世动物群成员。

  值得关注的还有沂水县北沂源猿人头盖骨化石的发现。20世纪80年代初,在沂源县土门镇发现的“沂源猿人”是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山东人,也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最早的古人类,在我国人类学研究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沂源猿人”洞穴遗址与跋山遗址直线距离60千米。包括跋山遗址在内,已发现旧石器遗址均列布沂河或其支流阶地或时代相仿的地貌堆积中,这说明沂河上游第四纪时期古人类活动十分频繁,且延续久远。

  发掘工作

  2010年,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研究人员便在以沂沭河流域为主的区域连续开展旧石器时代考古专项调查,先后发现旧石器时代晚期、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遗址及地点30余处。但其中绝大多数石制品采自地表,无原生地层,无法开展测年工作。此后,跋山遗址的发现改变了这种状况。

  2020年8月16日,因跋山水库启闸调洪冲蚀文化层致化石出露,后又在所出化石同层发现丰富的石英制品。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研究人员在实地勘察后,确认其为旧石器时代遗址。9月末,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提取受水流冲蚀出露的动物骨骼及石制品,采集测年样品。因遗址所在台地处于溢洪道旁侧,需先进行施工环评,当年并未展开实质性发掘。此后发掘工作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发掘工作自2021年4月开始,发掘面积55平方米。依据堆积残存情况将遗址分为南北两个发掘区。北区包括第1—8层,南区包括第5—14层。两区顶部高差3.5米,连接起来后,整个地层堆积近8米,14个层位均有石器出土,清理出土及筛选、采集文化遗物5000余件。石制品类型十分丰富,包括锤击、砸击石核、盘状石核及各类石片。工具可见石球、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石钻及锯齿形器等。

  发掘工作采用探方和探沟相结合方式,下部文化层根据4条探沟基本判明叠压关系及形成环境。值得注意的是,探沟2清理至第13层时,除发现一段象臼齿外,还出土一件用古菱齿象门齿修制的铲形器,铲头边缘光滑,铲面有划刻痕迹。此外,在探沟3第13层清理出土象下颌骨3个及股骨1段,以及大量石英制品及原始牛、赤鹿等化石。初步测年数据指示遗址第1—13层堆积年代跨度为距今10.4万—6.1万年。

  第二阶段工作从2022年4月持续到12月,由2021年的抢救性发掘转变为主动性发掘,发掘面积50平方米,清理至第14层顶部,出土中大型哺乳动物骨骼化石及石制品共计5000余件。这次出土的动物骨骼化石种属更加丰富,除2021年发现的古菱齿象、披毛犀、原始牛、麋鹿、赤鹿、羊外,还出土了普世野马、野猪、小型鹿科及小哺乳动物骨骼化石。石制品种类变化不大,依然是锤击、砸击石核、盘状石核及各类石片和工具,刮削器及砍砸器比例增加,还出土了多件石锤。

  经过两个年度的工作,整个剖面大体展现出四套堆积:第1层至第6层为上部堆积,时代距今7万—6万年,表现为亚黏土和含有风化壳页岩角砾的粉砂质黏土层,仅有石制品而无动物化石出土。第7、8层为具有原地埋藏性质而受较强水流改造后的灰色粉砂质层,第8层可以分为两个亚层,其下部有棕红色黏土出露,仅在东剖面可见。此二层表现为以包含粒径不一的石灰岩砾石为主的灰色粉砂层,出土大量文化遗物。第9层至第11层堆积具有河漫滩性质,每层可细化为多个亚层,表现为颜色及粒度略有差别的粉砂层水平沉积相,同样出土数量丰富的石制品和动物化石。第12层至第14层为下文化层,其中第13、14层年代最早,或在距今10万年前。出土以古菱齿象和披毛犀为主的大型哺乳动物化石极为丰富,目前已发现7具古菱齿象下颌及2具披毛犀头骨。石制品出土数量丰富。第14层应系阶地底砾层(厚度未知),物源为磨圆度高的石灰岩和页岩。出土物分布状态显示其具有人类活动面特征,即古人类在河滩出露的砾石面上进行打制石器、肢解动物等日常活动。清理出土石锤、石砧等原地埋藏性质的器物类型,与已揭露的上文化堆积比较,碎屑类所占比例增大。结合石制品磨蚀程度较重来看,遗址后期受到过河流冲刷,仅个别石制品碎屑保存于砾石间缝隙之内。

  主要收获

  跋山遗址自发掘以来出土文化遗物10000余件,其中石制品7000余件,动物骨角化石3000余件,数量巨大,涵盖类型丰富。石制品主要以石英为原料,石英砂岩及燧石所占比例甚小,类型包括锤击、砸击石核,盘状石核及各类石片,工具类可见石球、石锤、刮削器、砍砸器、尖状器、石钻及锯齿形器等。动物骨骼化石种类丰富,目前可鉴定的属种包括古菱齿象、披毛犀、原始牛、野牛、羊、普氏野马、野驴、野猪、麋鹿、赤鹿及小型鹿科等。出土的动物化石种属与晚更新世萨拉乌苏动物群基本吻合。跋山遗址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和学术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山东地区文化内涵最丰富的旧石器遗址。此前在日照东港区、青岛黄岛区发现的黄泥梁遗址及大珠山遗址,均为山东少有的具有原地埋藏性质的旧石器中期晚段遗址,但沂水跋山遗址的意义更为重大。其主要特点表现为地层堆积更厚,古人类活动持续时间更长;石制品及动物化石数量更为丰富多样,且含有动物骨、角、牙等制作的工具;存在古人类活动面,揭露出疑似用火遗迹和肢解动物的人类行为。

  第二,华北地区屈指可数的重要遗存。相较于近年来华北发现的同时段遗存,跋山遗址出土物更为集中丰富、组合更为完整,填补了山东及中国北方地区旧石器时代考古的空白。尤为重要的是,该遗址以古菱齿象骨骼为主的动物化石与大量石器同处于多个层位,在华北乃至全国地区均极为罕见,为复原、研究晚更新世中晚期古人类对遗址的利用情况及生计方式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考古学材料。该遗址石制品以石英为大宗,来源系附近跋山所产丰富的石英岩脉。古人类居址位置既临近河流,又靠近石料产地,显示出良好的择优能力。

  跋山遗址所处时代及石制品特征,同河北泥河湾盆地的镜沟遗址、板井子遗址及新庙庄遗址文化内涵较为接近。在动物群组成方面,与文化时代相仿的迁安爪村遗址、许昌灵井遗址共性颇多。爪村动物群是华北地区典型的晚更新世动物群,而跋山遗址的动物种属面貌与爪村极为相近,所含动物种类似较后者为多。

  第三,对研究国际热点问题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目前初步测年数据指示该遗址堆积年代跨度为距今10万—6万年,下文化层时代会更早。因此,跋山遗址所处文化时段较为关键,地质埋藏堆积过程复杂而丰富,为认识中国及东亚现代人出现与发展提供了关键新证据,对回答晚更新世中晚期山东地区的自然环境变化,末次冰期(距今7万—1.15万年)东亚现代人起源、迁徙等国际热点问题具有重要学术价值。山东地区所处地理区位独特,生物多样性明显,在解释东亚人扩散问题方面具有其他区域无法比拟和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第四,为研究现代人行为模式及内涵提供重要依据。该遗址沉积环境为典型的河流相堆积,可见韵律清晰的二元结构,具体来说属于沂河Ⅱ级基座阶地。以粉砂为基质的文化层保留了丰富的古人类活动信息。该遗址最下部底砾层及上覆河沼相静水沉积环境是古人类首次利用的活动面,古人类在此区域完成对大型哺乳动物的狩猎、屠宰、肢解等活动。数量丰富的人工制品被发现,反映了古人类在生存策略和行为活动方面具有计划性和前瞻性。以象牙质铲形器为代表的骨器制作和使用为探讨现代人行为模式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通过对跋山遗址的发掘并以此为中心开展系统调查和发掘工作,必将带动沂河上游乃至整个沂沭河流域旧石器考古工作的发展,从而建立连续完整的区域性旧石器时代考古文化年代序列,促进考古学重大问题的解决。

  (作者系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