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领网络文艺价值观
2023年11月17日 09:5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1月17日第2775期 作者:赵菁

  以网络动漫、网络文学、网络音乐、网络游戏、网络电影、网络综艺、短视频等为代表的网络文艺是当今网络空间中最活跃的表达形式。这一方面源自传统文艺在新技术环境下的网络化转型,另一方面是由庞大的青少年群体在网络空间以“产销者”身份积极创造共同热爱的文化所带来的。据中国互联网研究中心2023年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网民规模为10.67亿,其中,10—40岁网民占总体网民规模的48%。而根据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我国10—40岁人数为5.48亿,仅占人口总数的38.9%。这两组数据表明,青少年网民在我国网民总人数中的比重将近一半,远高于这一人群在我国人口总数中的比例。这使得青少年的价值观念在整个网络空间中被放大,也说明新形势下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重视青少年网络文艺的话语特征与价值观引领问题。

  青少年网络文艺的话语特征

  互联网和移动终端技术的发展以及现实利益的复杂折射,一方面使得网络空间话语主体多元化,网络舆论的众声喧哗成为新常态;另一方面打破了传统大众媒体在受众心中营造的空间感,将信息获取、娱乐、商品消费、社会交往等过去由不同社会机制完成的功能整合到了一起。意识形态叙事得以嵌入民众日常生活的具体情境,与生活叙事、娱乐叙事、情感叙事交织在一起,并通过视频、动画、直播等多种传播形态进行跨时空传播。这些话语进一步通过平台算法智能推荐、流量排序等指标进行呈现。

  在网络文艺创作实践中,青少年作为消费者与生产者的界限渐趋模糊,他们在对喜爱的网络媒介内容消费的同时,也生产了无穷无尽的新同人文本。这些文本有着明显的“二次元”化特征。

  青少年在网络文艺的消费中不仅生产了具有新审美元素的新文本,还生产了新社群。其充满生命力的消费和创作大多建基于以“趣缘”为纽带、以各种社交平台为阵地的网络“圈子”。绝大多数“圈子”具有小众、封闭的特性,会以专属语言和符号或圈规、礼仪等“筑圈”,形成进入壁垒以及仅由社群成员之间共享的圈状话语结构。

  同时,“粉丝文化”特征也鲜明地呈现于网络文艺的生产与消费中。平台算法逻辑推动了私人欲望的透明化和情感的流量化,本来建立于“趣缘”基础上的自发“造圈”经过资本的推动更加疯狂,加剧了网络中的情感操纵和圈层林立,使网络文艺生产呈现出复杂乱象。

  主流网络文艺价值观引领新思路

  近年来,主流网络文艺节目守正创新,积极推动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点的认同策略、以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结合的话语策略、以虚拟技术加持的呈现策略、以碎片化播放结合话题和文创营销的宣传策略,努力讲好中国故事,丰富优质网络文化产品供给,引领网络文艺价值观。

  第一,提取中华传统文化的优秀基因,以“传统文化的二次元化”吸引年轻人的关注、喜爱和认同,这是新形势下主流网络文艺节目的重要落脚点。如2023年年初,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网络动画《中国奇谭》,从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和传说中汲取元素,拓展了国漫的表达边界;暑期热映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将唐朝风神俊逸的诗人和千古传诵的诗歌带到了大银幕之上;众多网络玄幻小说都是在大量汲取古代经典元素的基础上加以混搭再创作而成的。在以二次元文化为大本营的B站7000余个文化圈层中,传统文化已成为最主流的圈层之一。

  具有浓郁中国气派和中国风的网络文艺产品,结合现代审美意向,与现代社会相适应,让人既熟悉又陌生,呈现出文化创新的活力。同时,主流网络文艺产品因贴近青少年的“萌化”形式使得价值观的表达活泼化,各种充满童真趣味的“萌化”形象成为历史文物与年轻观众之间有效的沟通桥梁。

  第二,注重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内涵,积极做好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同时以个体化故事叙事为策略,获得青年群体在情感上的共鸣。央视文博类综艺节目《国家宝藏》先通过明星的戏剧化演绎讲述每一件文物的“前世传奇”,唤起年轻人对中华文化浩荡岁月和代际沉淀的共情;再通过当代守护人讲述挖掘国宝的“今生故事”,以个人生活的小细节与民族国家所处的大时代相对接,让年轻人切实体会到中华文化同根同源、手工技艺的当代传承、古代科技在现代国之重器研发中的转化、普通人平凡而努力的工作对于国家的意义等内涵,进而实现文物的传统价值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勾连。这种话语与叙事策略同样体现在《朗读者》《经典咏流传》等一系列节目中,在价值观的认同层面获得极好的效果。

  第三,以虚拟技术加持,以多媒体视听媒介为载体,呈现有“代入感”的媒介场域。例如,《国家宝藏》运用360度全息影像技术、LED幕墙组成的环形巨屏打造出极具科技感的舞台效果,逼真地展示了每件文物的细节,带给观众视觉震撼。同时,由关大洲创作的多首声势宏大的中国风格的背景音乐营造节目的仪式感,并以二次元群体熟知的古装剧、网游音乐为背景音乐拉近与青少年的距离。2021年,河南卫视春节晚会舞蹈节目《唐宫夜宴》通过演员的妆容、造型以及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相结合的方式将歌舞置入博物馆场景,全方位再现了“唐俑”形象和盛唐风貌,完成穿越时空的古今对话。这种融合高科技的场景呈现策略,可以有效地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火”起来,让青少年在沉浸式体验中感知中华文化的魅力。

  第四,网台联动,全网覆盖,并适应移动媒体进行播放,以话题营销、文创设计共同形成连绵不绝的影响力。这种尝试始于故宫博物院建院90周年的献礼片《我在故宫修文物》,该片于2016年首播于央视纪录片频道黄金时段,不久后被投放至B站,好评如潮。2017年,《国家宝藏》节目开始同步在央视和B站平台播出,同时将聚集大量青少年群体的多种视听社交媒体作为指定播放推介渠道,这也成为之后“爆款”传统文化类产品的“标配”。这些“现象级”文化节目在各平台播出后,节目精彩段落还会被进一步进行片段化剪辑,在10分钟内完成一个闭合的内容呈现在社交媒体平台。2018年,央视甚至推出每集只有5分钟的百集纪录片《如果国宝会说话》,以精致短小的叙事方式讲述国宝鲜为人知的传奇。这些短小片段在各类视频平台和社交媒体渠道实现“刷屏式”传播,召唤青年群体通过转发、评论、点赞、二次剪辑等方式主动参与。

  此外,传统文化类主流网络文艺节目还尝试运用社会化营销的方式,围绕节目内容在社交媒体制造热点话题,发起讨论与粉丝互动;或进行文创尝试,以文物元素打造符合当下年轻人审美诉求的文创产品。这些宣传方式不落窠臼,既能让文物在新时代焕发新魅力,也可以有效助力节目“破圈”,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滋养青少年的精神生活。

  传统文化引领网络文艺发展新潮流

  近年来,主流网络文艺产品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努力贴合年轻用户群的审美,引领网络文艺发展新潮流。这一思路与尝试,在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价值和时代价值的同时,也使得青少年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了更深入的认知和情感认同。

  在实践中,主流网络文艺产品能否有效实现“两个结合”,是提升网络舆论引导能力、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充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的关键。为此,在传统文化类主流网络文艺节目成功“破圈”后,还应注意到不同社群圈层对这些文艺产品有着不同的关注逻辑和使用方式,特别需要深入观察青少年网络群体对主流网络文艺节目的消费与接受方式,进而了解这一群体在不同维度中对主流网络文艺节目真正产生的认知和认同。对主流网络文艺节目意识形态效果进行细致评估,有利于后继产出更多优秀网络视听作品,在网络空间中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最大化。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文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