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区域国别研究“层化”式发展
2023年05月11日 09: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5月11日第2647期 作者:王逸舟

  凭借国家发展的重大需求和财政投入,区域国别学在中国高校成为方兴未艾的制度建设和学科增长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各高校快速建立起几十个区域国别研究的机构,国家有关部门和教育主管单位下达了数百个专项课题,相当一部分院所开始招收学生、为社会与企业进行相关培训;二是在各高校内部和相互之间,出现一批专门研讨区域国别学的制度性安排,为其长远发展打下初步的基础;三是国内高校范围内形成两条不同取向、不同风格的研究路径,既包括侧重人文,依托“文史哲及外国语言”等学科,重视多样性、差异性和背后历史文明渊源挖掘的探索,又包括偏重社会科学,依靠“政经法外交国际关系”等学科,从事关乎现实利害追踪的分析。相较其他国家其他时期,中国高校区域国别研究近年来取得的进展、力度规模及效果影响都颇为壮观。

  知识进步关键在于继承中创新

  不过,迄今为止,区域国别学的学理基础较为薄弱,其专有理论和方法论并未成型,离一门独立的学科仍有很大差距。例如,区域国别学作为教育部门新确定的交叉一级学科,理应落脚在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国际关系学之上,有相应的二级三级学科及教学体系?还是嫁接哲学、历史学、文学、外国语言文学的专业工具和概念系统?抑或作为全新的跨学科交叉平台,打破传统学科藩篱、合成新的增长点?集成后的定位与叫法是什么?课程与教材如何脱胎并超越原有体系?究竟什么是区域国别之“学”,它的核心问题是什么?它的专属对象与方法又有哪些?只有搞清楚这些问题,大学教师和管理人员,才有可能制订教学大纲和培养方案,做出明确的院系分工和战略步骤,也使进入这一领域的年轻学子有清晰的专业目标和人生规划。

  已有学术史表明,知识进步的关键是在继承中创新,即研究范式的持续更新和超越,以及不同流派思想的交流、评估与批评。依此标准衡量,不论国内国外,区域国别研究仍处于学术成长的初级阶段。纵向考察,以国内高校的美国研究为例,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作为国际问题教学科研的一支主干,其人员数量、招生规模、项目资金迅猛扩展。但用知识社会学尺度察看,几代研究者和教师使用的分析框架、认知水平和影响力并无明显分别,理论迭代与规模扩大并未构成正比关系,尤其流派、范式的更新很难判断。横向观察,世界各国学界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不同区域(对象国)的研究者各说各话、鲜有交流,难以形成共同的话语体系与争辩命题。即便在区域国别研究起步较早、水平较高的美国学界,对于区域研究也不乏批评之声,认为它只是做具体事件、问题和人物的解说,而没有独立的本体和工具,因而属于“前理论”“前学科”的地带。

  现有研究与“学”的不同

  一方面,聚焦于特定地区(或对象国)的区域国别研究并非始于今日,它们确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硕的成果,如众所周知的古希腊罗马研究、古埃及学、欧洲学、东方学、非洲学、苏联学、汉学等学术簇群。无论存在哪些局限性和缺失,它们都不同程度丰富了学术思想文献,提供了区域国别研究的不同范本。另一方面,这些学术簇群多是建构各自领域的具体知识,集萃对象区域(国家)的历史信息,尤其是基于欧美中心主义对“外围”和“边缘”加以解释。以今天的眼光观察,它们既缺少有关区域国别研究整体性的讨论,没有适合中国与各区域(对象国)创造性对话、建构新型命运共同体的思考,又缺乏有关大变局时代各个区域板块之整体联系的学理定位。

  国内高校现有的区域国别研究讨论,同样缺少反省自问和对话批评的环节。现代科学和思想品格的最重要价值,在于它的自我审视和不断扬弃的能力。要想让区域国别学成为一个生命力不断延续的学科门类,必须培育学科的评价反思机制和学人间的对话批评机制(无论对外或对自身),研判某些看似形而上、实则根本性学理性的严肃问题(例如不同时代的“我”与“他者”、策论目标与学术本位、“区域”潜藏的功效与它背后的文化线脉、中国体制自身的优势与短板等)。这样一些只有在大学课堂及氛围下才能进行的探问,可能需要很长的时间,尤其需要政治的宽容与学者的韧性。只有坚持这个方向,或可让现有的区域国别研究慢慢添加不同的思想和流派,培育出好的本体与方法意识,逐步形成有共识的支撑性课程和专门知识,从而使区域国别研究羽化为一门“亚学科”(即类似一般学科外观,又具备自身学术内核,虽然尚未形成成熟完备的某种学制)。所谓学问,“学”离不了“问”。学科意义上的区域国别研究,不能没有反思与诘问的存在。

  区域国别研究的“层化”扩展

  借鉴地质学的“层化”(又名“层理”)概念,或可看出区域国别研究未来出现的多向扩展,显现年轻学人的更大发展空间。层化是指岩石沿垂直方向变化所产生的层状构造,它通过岩石的物质成分、结构和颜色的突变或渐现,表现沉积岩的不同年代、生成环境、沉积作用和结构特点,在各层间构成特殊的层理(纹理)。层化过程漫长复杂,对其分类解说,则可展示地质构造及周围大气空间环境的特性,以便于解析宇宙发生和演化规律。它启发我们,有无丰富且差异化的层化结构和剖析层理,有无自觉的学科整体及分门别类意识,是确立学科形态的关键。

  结合“层化”思路,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各地发展与对外交往极具特色的超大国家,特别需要鼓励地方高校和教师积极性的发挥,激活各自的存量资源、研究潜力及探索尝试。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和区域国别研究的叙事,不能只有权威部门的顶层设计或少数重点高校的版本,更需要不同地区和类别高校的特色版本。各种角色充分施展之日,才是中国特色形成之时。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有创造性的区域国别研究能够帮助缓解国家和社会面临的涉外难题,如跨境水资源问题、跨境人口流动问题、自然灾害后的勘界维护问题、跨国贩毒和走私问题、边海渔业纠纷问题、海盗及海难处置问题等。中国各地高校的区域国别研究若下功夫捕捉类似线索,不仅能发展成与国际同行对话的自主性知识,更可打造出适合未来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的高价值质料。

  (作者系南京大学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教授)

责任编辑:崔岑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