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同探寻人类共生共处之道
2023年10月24日 11:0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3年10月24日第2757期 作者:朱羿

  中华文明具有突出的包容性与和平性,古丝绸之路的开通与延续是中华文明包容性与和平性的显著例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华文明必将为“一带一路”建设提供更大的精神动力。10月14—15日,以“中华文明与波斯文明的交流与互鉴”为主题的“世界文明对话论坛”在兰州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美国、伊朗、意大利的80余位专家学者与会,围绕文明对话以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文化类型、文明形态等重要理论问题和学术议题展开研讨,共同探寻人类共生共处之道。

  交流互鉴共存是文化繁荣进步的基石 

  中华文明和世界其他文明的交往史,充分揭示了交流互鉴共存是文化不断繁荣进步的重要基石,也是促进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先决条件。伊朗—中国友好协会秘书长阿里·穆罕默德·萨贝吉表示,古丝绸之路是连接世界不同地区文明的通道,也是中西方交换意见、交流文化的窗口,堪称不同文明、文化乃至经济和商业全球化的第一条道路。丝路各国交往的历史证明,文明交流与对话是创造持久和平与普遍安全的最佳方式,伊朗和中国两千多年交流的经验与成就,充分体现了文化的融通性。

  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校长严纯华表示,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人类发展史充分证明,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强大动力。中华文明自古就以开放包容闻名于世,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并在同其他文明的交流互鉴中不断内生新的生命力。

  中华文明蕴含丰富和平思想 

  “智者求同、愚者求异”,文明的多样性,不同文明的共存,正是人类文明的魅力所在。敦煌研究院党委书记赵声良表示,敦煌莫高窟就是多元文化交流交融的一个显著例证。作为古代丝绸之路的咽喉要地,敦煌曾是国际性的都会,来自印度、中亚、西亚,乃至希腊罗马的商人、使节等各个行业人员都曾在敦煌留下过他们的足迹,见证了丝绸之路千百年的兴盛、繁荣,也见证了中华文明以开放的胸襟不断吸纳不同地区、不同文明成果,并不断创造出各个时代的新文化,为人类文明的共同发展作出的巨大贡献。“内涵丰富的敦煌文化形象地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延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等突出特性。尤其体现了丝绸之路上多元文明和谐共生、美美与共、生机勃勃的万千气象。”敦煌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可以从中看到古印度、古希腊、古波斯等多元文明的交流融汇,也可看到汉民族与鲜卑、吐蕃、回鹘、党项、蒙古等少数民族的和谐共处,这是中华民族极为珍贵的优良品质,也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发展密码。

  “5000多年中华文明蕴含着丰富的人类智慧与和平理念。”在兰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范鹏看来,从多元并蓄的敦煌文化中可以找到“通而不统”的思想源头。“通而不统”作为一种哲学理念,始终支配着敦煌文化的形成、发展和演变。“通而不统”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与交往交流交融理念,使和平合作有了哲学世界观的根基,使开放包容有了哲学价值观的支撑,使互学互鉴有了人文精神的内涵,使互利共赢有了哲学理念的高度。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共鸣 

  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世界矛盾和冲突加速演变,需要以文化的力量加以消解与融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起与会专家共鸣。与会专家认为,面对当今世界存在的各种矛盾和冲突,世界各国需要用最大的诚意高举文明互鉴的旗帜,秉持开放包容的态度,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互鉴、求同存异,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在更高层次上超越文明冲突、弥合分歧,共同促进世界大同和人类文明进步。

  阿里·穆罕默德·萨贝吉表示,习近平主席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世界和平相处提出了中国方案。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在新的时代促进了世界人民的互动与往来,加强了文化交流和文明对话,增进了共建“一带一路”国家人民的福祉,对人类社会进步与世界发展发挥了正面的、积极的作用。

  范鹏提到,当今世界因交流而多彩,靠合作才能发展,任何一统天下、强加于人的理念都是不合时宜的。要构造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开放包容的世界,就必须开放包容、通而不统。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不断夯实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讲好中国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往来的故事。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教授陈声柏认为,不同文明之间进行对话,既要“求同”,也要“存异”,要尊重文明多样性。

  论坛由兰州大学、敦煌研究院主办,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承办。

 

 

责任编辑:崔博涵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