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治理创新需多维发力
2024年01月22日 11:07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1月22日第2820期 作者:本报记者 李永杰

  1月14日,“全球城市治理创新·前海论坛”在深圳举行,百余位嘉宾与会共论全球城市治理创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前海创新发展。

  全球城市治理备受重视

  21世纪以来,城市化进程加速,全球人口城市化快速发展。世界大都市协会秘书长乔尔迪·巴克尔认为,当前,全球的新城市规模可分为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集群,因此创新城市治理形式要与城市发展规模相适应。人们可以在大城市空间获得创新、文化、工作和许多其他方面的机会,但也要在居住方式、空气质量、通勤时间以及街区安全等方面付出代价,如何提升城市生活质量是当下最重要的城市治理研究议题。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军认为,美丽中国建设需落实到国土空间上,借助以遥感、空间定位和GIS为核心的时空信息技术及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创新城市空间治理,做好时空型监测评估,克服以往各部门(地区)各自为政、单一调查评估的局限性,增强对社会—经济—环境综合发展状况的系统性研究和整体性认知。同济大学长三角可持续发展研究院副院长郭理桥介绍了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水乡客厅的开发思路。他表示,长三角先行建设水乡客厅,进行区域治理和区域协作的压力测试,实现了“以近零碳能源系统为主线开展建设开发”“重点领域减碳和绿色低碳产业一体化发展”“开发区域ESG大数据平台”以及“园区碳中和—碳金融—园区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实现”四大方面创新。

  气候变化背景下的城市灾害风险管理越来越受到各国政府的重视。中国社会治理研究会会长、浙江工商大学社会政策研究院院长王杰秀认为,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的负面影响不断增强,全球灾害事件频发,要树立现代灾害治理理念,认识到减少自然灾害风险的重要性和城市自然灾害风险的复杂性严峻性,加强工程性减灾措施有利于减少易损性,全面提升抵御灾害风险能力。澳门发展策略研究中心会长萧志伟认为,全球局势复杂多变,城市加速谋求自身治理体系革新,在坚持“一国两制”的政策背景下,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的国家发展战略中,推动琴澳合作,构建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体制机制是前所未有的创新模式。香港中文大学(深圳)人文社会科学院教授郝雨凡认为,中国城市现代化未来需构建更开放的发展理念,中国城市必须“世界化”,要进一步调节“政府、市场与社会”关系,打造服务型政府、稳健型市场和活力型社会,以“人”为核心,以人流汇聚带动智慧、资本、技术等汇聚。

  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治理

  论坛同期还举行了大湾区城市治理创新研究网络启动暨圆桌会。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院长、全球特大型城市治理研究院院长俞可平表示,大湾区的城市治理具有特殊性,建议大湾区城市治理研究网络发起单位举办年度圆桌论坛,推动大湾区城市治理创新优秀案例评选,开发大湾区城市治理创新研究指数,建立大湾区城市治理创新数据库,创新大湾区高校科研机构之间的常态化交流机制。

  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李胜会认为,城市治理创新研究需落实到城市发展的各个方面,大湾区城市治理创新研究网络需突出各发起单位的研究优势,形成研究合力,推动城市科技创新治理。澳门大学社会科学学院院长胡伟星提出,大湾区城市治理创新研究网络需重视城市智慧创新研究,如何实现粤港澳大湾区城市间共享共治体制机制创新是题中应有之义。广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周利敏认为,需从城市韧性的角度来理解和推动城市治理,通过加强城市的基础设施韧性、经济韧性、社区韧性、技术韧性、城市生态环境韧性和城市组织制度韧性,推动大湾区的城市治理创新。

  香港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学系主任林维峰提出,大湾区城市治理创新研究网络的发起单位需通过共同开展项目研究,增强研究网络的联系性和持续性,需致力于对城市公共政策产生实质影响,联合开展专项城市治理培训,提升研究网络的影响力,以全球化眼光向全球城市治理创新研究网络拓展。香港中文大学地理与资源管理学系主任徐江建议,建立大湾区城市治理创新青年学者研究网络,提升研究网络的参与范围和活跃度,切实加强深港互动合作,让研究网络背靠祖国、面向世界。

  香港城市大学公共及国际事务学系主任何达基认为,深圳在科创方面走在全国甚至全球前列,具有全球知名度,但在城市治理、社会治理创新方面却没有得到世界的充分关注,研究网络可就此对城市治理创新的各个维度进行全方位研究,将大湾区精彩的城市治理创新故事向全球传播。澳门理工大学社会经济与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鄞益奋认为,跨“制”治理、跨“城”治理是大湾区城市治理创新研究的重点,地方政府之间需加强交流学习,共享地方政府治理创新实践成果。

  论坛由深圳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深圳大学全球特大型城市治理研究院、北京大学城市治理研究院主办。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