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高质量新闻教育行稳致远
2024年04月26日 10:22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2024年4月26日第2881期 作者:本报记者 陈雅静

  4月14日,“加强高质量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体系建设”——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本科专业建设研讨会暨第六届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论坛在北京召开。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如何建设“国际新闻与传播”本科专业,如何建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如何应对不断变化的全球传播生态环境的挑战,成为国际新闻从业者和教育者亟须解决的问题。

  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面临新机遇

  新时代以来,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学科建设取得显著进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把新闻学列为需要加快建设、对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具有支撑作用的11个重要学科之一,大大提升了新闻学的学科地位,使我国新闻学和传播学学科建设步入历史上最好的机遇期。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国际新闻与传播在促进文化交流、增进相互理解方面的作用日益凸显。中国外文局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院长于运全表示,国家对国际传播的强大需求已成为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际传播的重要讲话以及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内容,彰显了国际传播在国家层面的重要性。国际传播不仅成为国家战略的一部分,更是引领行业学科发展的重要内生动力。

  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范围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扩展。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隋岩表示,网络中产生的海量文本形成的虚拟关系,对现实关系产生深远影响,形成新型社会关系土壤,进而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陈刚强调,数字化转型还在加速,国家战略面临着高质量国际传播语料和人工智能传播框架主导权的竞争。技术环境的变化对学科发展和国家软实力提升而言都是前所未有的重大挑战和机遇。在人工智能竞争环境下,我们不仅需要对外媒讲好中国故事,还需要思考在通用大模型下如何进行国际传播。

  如今,国际新闻与传播教育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才能在国际传播中唱响中国声音?北京外国语大学副校长赵刚表示,应加强多语种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致力于构建国际新闻传播教育与研究共同体,将探索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规律与创新中国特色国际传播理论作为工作重心,制定和实施高端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计划,加强与业界的沟通与合作,积极参与国际传播实践,塑造学科发展新格局。

  中国传媒大学传播研究院舆论研究所所长雷跃捷认为,国际传播教育要讲好中国故事,一是教师在讲授国际传播的一些原理和原则时,注意把中国的理论主张和实践创新融汇在课堂中;二是要体现在课外的参访活动以及日常交往的点点滴滴中。

  深入推动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

  面对信息时代的快速发展和融媒体的深入推进,我国新闻学与传播学都面临重大挑战。在此背景下,新闻传播学学科建设需要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以更好地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四川外国语大学副校长严功军表示,应注重既要以中国视角看世界,也要以世界视角看中国。重构新闻传播学学科两种体系,推动传统研究和创新研究的创新衔接。辽宁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程丽红提到,媒介技术变迁对知识结构形成挑战,迫切需要创新建构新闻传播学学科自主知识体系。在此过程中,建构新的观念和理论体系、形成学科特色是推动学科进步的关键所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所长胡正荣表示,自主知识体系是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包括新闻传播学界长期面临的问题。在建构自主知识体系时,需要平衡学术自主性与学术普遍性。他认为,话语体系是基础,教材体系是手段,在这个基础上才能找到需要研究的根本问题,而其研究对象则必须是中国问题,且要放在全球比较视野下研究。在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喻国明看来,无论是实践还是学科建设,以人为本,从人出发,对人的深度研究,会成为未来学科建设和传播实践的重中之重。

  会议由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新闻与传播学院主办。

责任编辑:张晶
二维码图标2.jpg
重点推荐
最新文章
图  片
视  频

友情链接: 中国社会科学院官方网站 | 中国社会科学网

网站备案号: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0146号 工信部:京ICP备11013869号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使用

总编辑邮箱:zzszbj@126.com 本网联系方式:010-85886809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光华路15号院1号楼11-12层 邮编:100026

Baidu
map